被遗忘的一代人:学历是中专,水平却是985丨我国的内卷早已开始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1-04-30
手机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以为的“内卷”可能还不算内卷,不过是自我偷懒、顺承潮流而已。

“打工是不可能去打工的”“内卷是不可能真内卷的”——句式相同,句意迥异的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懂互联网梗的人都知道,打工人群,与处于内卷状态下的人群,无论是层级与收入、学历与思维水平,还是眼界与格局都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不同表现在:

1. 打工人群为生存、房贷、车贷、人生既定环节去惯性地工作挣钱,有个事儿干着就行,事儿来了做就是了;内卷人群则是在同等质量基础上,彼此竞争谁做得更好,谁做得最优秀,谁的提法和idea最完美无缺,最切中问题本质。

2. 打工人群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买房结婚生孩子,按部就班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甘当大时代背景幕布并美其名曰“知足常乐”、“与时俱进”;内卷化人群则是在较高认知层面,更寻求精神意识上的优越。相互比拼的,是自我对他人甚至时代的启发性、引领性;

3. 打工人群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百样基础工作的从业者,工作流程上的螺丝钉,大环境体系下的小元素,被替换性极高;内卷化人群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想要去的高度与目标,他们的意愿是:做好自己,成为唯一,独一无二。

所以,从以上层面区分的话,我们几乎可毫不留情地撕破一些人的内卷化错觉。

因为,多数人听说的,以为的“内卷”,可能根本还算不上是内卷:只是群体性自我偷懒,以及顺承潮流,一阵闹哄哄而已。

当年那批中专学历的人 = 当下985出身者的水平?

一直有一种说法和看法是这样的:1976年前后的那批人,虽然学历仅为中专,但认知思维水平却能达到如今985出身的人。乍一听,好像是/但年代久远不确定?

其实基本可以断定,持有此种观念的人,或者这么说的人,其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都存在认知误区。

误区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 不对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做调查研究,人云亦云,就相信了这些说法。

第二, 没有意识到学历与思维能力水平,是正比关系。

有一段时期,60后、70后老一辈人都爱自诩这么一句:“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值钱!知识水平根本比不上‘老三届’!更比不上文革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他们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的经历。

当年这群“老三届”毕业后多数去了农村,在艰苦劳动过程中,根本不知道个人命运如何。很多人都是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听到广播里播放重新恢复高考,鼓励所有人报考消息的。

但在当时,很多人的学习和知识体系七零八散,并不完整。得知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他们最长只有半年或三四个月的复习准备时间。

所以,能在短促自学准备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天资,在同龄人中都是出类拔萃的。

此外,由于文革前所使用的学习教材以及知识体系偏难,所以,“老三届”和当年的第一批大学生,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在知识水平和个人思维能力上,都是非常优秀的。

在此,我们引用知乎上一位ID为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答主的话来交错论证一下。答主父亲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入了某测绘学院,但因为嫌专业太苦看不到更大前途就没去;然后第二年,考入了北大数学系。

所以,他老爹是什么水平呢?这位答主的评价是:大概就是我现如今都无法企及的水平吧。已六十多岁的老爹,现如今在我专业方向上,依然能够给出相当多而且正确的指导意见。

而且,父亲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比现在考上大学难度高多了。

虽然某种程度上,老爹他们的考学试卷可能没我现在难,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拼搏精神,却比当下的我们厉害很多!搜易,对于这些父辈,我是真正的满怀敬仰。

这位答主的说法,较为客观比较有代表性。

那么,当代985大学生的水平真不如当年的老三届以及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吗?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值钱,知识水平根本比不上‘老三届’,更比不上当年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这一说法呢?

关于这一点,必须结合时代历史特征来看。

民间盛行这一说法的时期是90年代末。

当时,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别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大力扩充高等学校招生以及高校教育,以培养时代所需人才。上年纪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大学扩招”这个词,它所指代的,就是90年代末高校扩招的事儿。

所谓大学扩招,也称为高校扩招或大学生扩招。包括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简单来说,即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政策基准线,源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需达到适龄青年的15%。

经过这一轮扩招后,到2012年4月,教育部又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招生规模从2012年开始增速放缓,保持相对稳定。

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已经抵达一定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科高校过度扩招,引发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等负面效应。至此之后,持续长达13年的本科扩招开始叫停。

所以,综上所说,我们需要厘清的是:

1. 以老三届出身,在文革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群,知识与思维水平的确扎实过硬。但是否全部高过如今985出身的毕业生,无法论证,只能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2. 同时,当年为老三届出身,仅初中毕业又被调去师范中专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老师的人群,其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水平,也未必高得过如今985毕业生。

因为,受限于时代以及所学专业、当年的教育教学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这一群体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层面上,已与当下大学生拉开了差距。

3. 90年代末扩招潮,曾经导致大学招生和毕业生质量整体下滑。那一时期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从某种程度来说,的确有一部分不如当年“老三届”出身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甚至不如此后五年内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

至此我们应该知晓的是,做出“虽然学历为中专,但水平却能达到985”这种表述或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一缺乏历史时代调查和梳理,二逻辑认知上存在漏洞。

如果你也相信这一说法,极有可能意味着,在潜意识里,你对此是混淆的。

原本,有什么学历,就表示其人有什么样的学习水准和思维能力;学历与学习水平是正比关系。但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各种人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不同收获,所以,学历不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成为标准之一。

出于对人的全面衡量和认知均衡的考量,当下社会已经不完全以学历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这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也是人们认知上的进步。

但是,学历必然要与学习能力水平挂钩,有什么学历=相应学习水平以及思维水平。所以,拥有中专学历的人,其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一定比不过985学历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人的认知水平反映在哪里?

抛开其他各种具体衡量指标,日常生活中就有明确检验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话语表达,以及其人所表达内容的可证实性,以及逻辑关系。

如果我们不再内卷,或许这个社会也很难进步,或者说,进步的速度会大大缩水放缓。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2] Skene NG, Roy M, Grant SG (2017) A genomic lifespan program that reorganises the young adult brain is targeted in schizophrenia. eLife 6:e17915.

上一篇:8-12岁小盆友的财商教育|华创证券投教基地&贵阳晚报财商教育课上线啦
下一篇:报考湖南土建中级职称考试,中专学历需要注意什么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