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李祖文:身为语文老师,我也特别反对写读后感!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转载来源:童书妈妈三川玲

  (ID:tongshuchubanmama)

  裙带菜 / 撰文

  裙带菜 / 编辑

  二狗 / 值班编辑

  

  你一定听过来自各种老师这样那样的“教诲”:想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你需要盯着他,让他少玩游戏,多看书勤动笔,多做摘抄、写读后感,不要看漫画书没营养……

  可广东省特级教师、“百班千人”公益阅读活动全国总导师李祖文告诉我们:千万别这么干!越不爱读书的孩子,越要温柔以待!

  李祖文老师是谁?

  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总导师

  广东省特级教师

  深圳市第四批“名教师”

  深圳市福田区小学语文首席教师

  

  01不要武断地说“孩子不爱读书”先理解孩子,再想办法

  我们都承认,现在很多人不爱看书,所以“阅读”才需要“推广”。

  可是,我们更应该明白,跟成年人相比,孩子是有可塑性的。我们家长先不要武断地说孩子不爱读书,这是你对孩子缺乏信心的表现。

  我们更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不爱读书,我可以理解。我们不跟他讨论或者说教,但我们仍然能有很多办法。给孩子时间、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选择,我相信有机会改变他们。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学生的故事。

  有一天,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回到办公室,很生气地扔给我一本书,说:“XX同学很可气,上数学课都在看书!”我说:“你别瞎说,这怎么可能!”

  后来我找到那个学生,问他是怎么回事儿。他回答:“李老师,我发现数学课上听不懂的时候,看看书挺舒服的。”

  整整一个学期之前,他可不是这样子的。

  在我的教室里,三面墙上都有书架。每周大概有一两节自由阅读课,老师什么都不讲,孩子从书架上挑一本书,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安安静静读一节课。

  有的学生很快就挑好了回到位子上读书,可前面我说的这个孩子,他一本一本地摸过来又摸过去。看到我在看他,就很害羞地跟我解释:“李老师,我还没有挑好。这么多书,我也不知道读哪本。”我说:“没关系,你继续挑。”

  后来,还有5分钟下课,他才随便拿了一本书坐下来翻看。对别人来说,这是享受的一节课,对他来说,则是很痛苦的。我理解他,允许他的行为。

  到下一周的自由阅读课,他摸了30分钟书,我就很高兴:“你真的很厉害,今天比上一次多看了10分钟的书。”他苦着脸说:“走来走去好像很自在,但走一节课很累,你知道吗?”

  他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一个学期,慢慢地,他知道了:“读书好像比走来走去舒服一点儿。”所以,才发生了第二学期数学课上看书的事儿。

  我一直都在一线当班主任,见过很多孩子说自己“不爱读书”。

  我亲耳听到有家长对孩子说:“老子不吃不喝,给你买本书,你就看两页就扔旁边了?!”那你的孩子不想看你买的书,你就不能容忍了?

  在我的教室里,就有孩子说:“李老师,我今天心里很兴奋,静不下来读书,我能不能把教室的地拖一遍?”有的还要求去整理书架。我觉得是可以的。????????

  越是这样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越需要温柔以待。

  (编辑注:下文先说家长们需要避免的越位操作,再说哪些是需要我们坚持的。)

  

  02?家长不要“越位操作”

  我们每一个关心孩子阅读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等,都要小心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有“越位操作”了!

  我特别反对写读后感??????

  很多家长不单希望孩子读整本书,还希望他精读、读得深入,有自己想法最好还能写篇文章。

  那家长自己喜欢精读吗?是不是小时候读名著,都背下了很多经典名句?现在还背得下来?你如果做不到,为什么让孩子做到?

  读完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句话都可以,但不要写成作文——我特别反对写读后感,强迫孩子写读后感,到最后造成的是伤害,而不是激励。

  孩子读书不一定要深读,倒是要尽量多读,阅读广一点。为什么我们提倡孩子读整本书?就是希望他了解这个世界,经历没有经历过的人生。

  孩子都喜欢情节跌宕起伏的书,书中的主人公通常会碰到困难,再想方设法解决苦难。我们为什么说看书多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因为他在书里看到这种情景很多,主人公最后都有办法解决困难,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办法!将来孩子自己碰到人生难题时,会想起在哪些书中我看到过这种困境、书中人物用了什么方法解决,这个方法是不是可以借鉴。

  ??????

  人生总是会遇上困境,不看书的孩子可能解决方法比较单一,简单直接粗暴;看书多一些,孩子会更理智,不慌张、少冲动。?

  我们不用夸大读书的意义或作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没有几本书,你读完了就改变了人生。

  每读一本书,其实就是在孩子的头脑中画下一道印。我个人的建议是,画一道很深的印,还不如画很多浅浅的印——同样的时间,让孩子多了解人生的十几种可能和方法,有什么不好?

  不要刻意说我们要去跟他讲什么样的精神,学到了什么,读每一本书其实就是在孩子的头脑中画下一道印,再读一本书,再画一道印儿,读的书多了,以后印儿就多了,办法就多了。

  

  强拉孩子聊读书,很不高明??

  孩子不喜欢读四大名著,这让很多家长焦虑。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诞生之初是给成年人写的,可它现在是学生的必读书。

  如果说四大名著将伴随我们一生的话,那我们要清楚:

  在小学阶段,孩子能带着好奇的眼光翻一翻,读个七七八八就不错了,甚至五五六六也可以;中学需要至少读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到了大学,才有批判性研究的思维。

  经常看到有家长在孩子读完之后,非要跟孩子聊两句,我很怕他们这种想法。孩子其实就读了个五五六六,你非要跟他聊出个七七八八。下一次,他就会对读书这件事感到很恐惧。

  好的方式不是你去找他聊,而是你憋着不跟他聊,让孩子想要跟你聊。

  不必过于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

  有的孩子喜欢看科幻,家长发愁了:“他怎么不喜欢深情的书呢?”要我说,科幻有什么不好?科幻小说永远走在人类发展前面。

  谁能说自己喜欢看所有的书呢?家长不必这样焦虑。

  图书内容健康积极就好,不要过于限定范围。

  我小时候,父亲反对我读金庸,一发现就会骂我。等长大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当时听说男孩看完武侠就要打打杀杀。你看,我长大了也没有打打杀杀,竟然成了一名老师。

  你直接否定的书,孩子一定感兴趣

  明明有更经典的选择,可孩子偏偏选流行的快餐式读物。你怎么办?

  对于书,一旦你把它定位为“洪水猛兽”、说某些书“不能看”,这话比任何推荐语都管用,孩子一定对它非常感兴趣。所以,你千万不要直接拒绝。

  我会允许孩子们读,但也会让大家也看看同类里其他作品,其中包括公认的经典作品。看完比较一下,比如同样都是奇幻悬念,是不是《魔戒》《哈利·波特》写得更高明?

  

  03家长少做≠不做,又笨又累的方法最有效

  孩子不读书或者读得少,家长的因素可能比较多,没有用好的方式加以引导。

  上面说了家长不要做的,现在说一说需要家长做、甚至需要坚持下去的。

  读给孩子听,石头总有捂热的时候

  孩子上学后,“亲子阅读”不是就完全停滞了。

  我曾教过一个孩子,很喜欢打球,对读整本书是没有兴趣的。那时,他每天打完球回家上厕所冲凉的时候,他爸爸连小凳子都没有,就蹲在厕所门口给他读四大名著。

  后来这个孩子成绩非常好,他回忆起来就说:“我爸可不容易了,闻着臭味汗味,在门口读四大名著。”

  我有了孩子后,也学这位家长读给孩子听。女儿不到一岁时,我拿着一本绘本,跟在她身后读,读完一遍再读一遍,不停地读。我太太都笑我。孩子有时会嫌我烦,转过身来抢走书扔地上。

  有一天,可能我累了读串行了。结果她突然转身冒出一句:“爸爸,你读错了。”

  你看,你的那些努力、帮孩子做的事情,你可能会觉得他不理你,你没有什么回报,想要认输。可是谁说他没有听进去?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石头总有捂热的时候。

  我认识的一位杨老师,他的班级里曾经也有很多孩子不爱读书。

  他规定,每天早读时,全班小朋友交完作业后,不做别的事,听他读书。还剩10分钟,就读10分钟,有时也能读20分钟。只要铃声一响,马上就停下来。结果,他们班的孩子都会去找这本书来读。

  “我没有让你非读这本不可,但这个时间,你就得听我读。”杨老师这个办法看上去很笨很累,但其实最有效。

  换个家庭场景,孩子喜欢玩游戏吗?可以,玩20分钟游戏!但在这之前,他必须坐好了听家长给读10分钟书,不然一分钟都没得玩。家长是可以做到这点的,对不对?

  这看似是一件很机械的事,要坚持很长时间,但的确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同伴的影响力大过家长

  同伴的影响力之大,在教室里是非常明显的。

  举个例子,一个男生跟我讲:同一个阅读小组里,其他同学欺负他、冷暴力他,都不跟他说话。

  我听了很紧张。仔细问过其他人才知道,这个男生喜欢看漫画《老夫子》,老想跟大家交流漫画;但其他人都在看霍金的《时间简史》,跟他没有共同话题。

  于是我跟这个男生解释:大家不是故意冷落你,是因为不知道跟你聊什么。我问他要不要换个组,他拒绝了。

  第二天早上我到了教室,就发现这个男生在看《时间简史》,我问他“看得懂吗”,他回答“看不懂”。他翻书的速度很快,我说你别勉强看自己看不进去的书,结果他反过来安慰我:“没关系,我总有一天会看懂。”

  如果是家长跟他说“放下《老夫子》,去看《时间简史》”,他会理会吗?可是同伴的力量就是这么大。

  孩子们还不是成熟的阅读者,还在阅读发展期,周围人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力。如果你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爱读书,那就把他扔到一堆喜欢读书的孩子堆里面,你的孩子也会喜欢读书的,只是过程的快与慢而已。

  比如几个彼此熟悉的家庭组织在一起,让大家一起阅读,这种方式还不错。

  

  家长至少每天假装看书10分钟

  如果家长都不读书,都觉得读书没意思,你凭什么让孩子觉得读书有意思????

  很多孩子说好想当家长,因为家长可以不用上学、做作业,还可以刷手机、看电视,还可以喝着啤酒吃着凤爪看足球直播,这多有意思!???

  如果家长都不情愿读书,凭什么让孩子做?对吧?我都替孩子说两句。

  最起码,在孩子能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哪怕假装看看书也好,等孩子睡觉了再刷手机。

  你说你忙得没时间看,那么每天地铁上看,或者早起10分钟,就看10分钟,你行不行?

  

  连读的书都不能自己选的话,人生就太残酷了

  孩子读什么书,大人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我的教室里,从来没有学习单、任务单,也不指定要读什么,书架上的书你去读好了。我担心的是我做得越多,他读书越少。

  我们想要孩子读哪一类,那我可以这一类里选三五本,让孩子来决定读哪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小朋友已经很可怜了,学哪篇课文、写什么作业、几点放学、几点睡觉等等,都规定好了。如果连读书都不能自己选择的话,就太残酷了。

  像“探宝”一样阅读,激发孩子兴趣

  一个小孩可能爱听三国故事,但没看《三国演义》。有的这种音频故事是有文字版的,我们可以把文字版跟原著的文字版对照,就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我带着孩子去“发现四大名著的秘密”,只要有好奇心,像探宝一样去探险,发现秘密,他们就会很有兴趣。

  结语:?????

  阅读最终是孩子自己去读书,孩子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想法。我们说的这些技巧、方法,说到底都是帮助孩子的阅读搭支架。

  我们希望孩子多读书,就一定要让阅读成为没有压力的舒服事儿。如果阅读会给他带来痛苦,哪怕一丁点,也请你停止。宁可不读,也不要带来阅读的伤害。这种伤害只要有一次,我们再用10次的温柔都无法挽回。

  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

上一篇:秋田满满分阶喂养体系 引领科学喂养新时代
下一篇: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安徽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3安徽卫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