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蹬三轮为生,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蔡伟是如何逆袭的?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他仅有高中学历,却在38岁时,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从此成为一名文学博士,他就是蔡伟。

  而他并非天才,当初高中毕业后,他为了生计,也蹬过三轮,摆过摊。

  

  那他有着什么过人之处,能实现从车夫到博士生的大跨越呢?

  如今的他又过得怎样了呢?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带你一起认识一下蔡伟。

  1972年,蔡伟出生于东北的一个工人家庭,当时父母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管他的学习。

  

  但蔡伟却对书本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捧着图画书看。

  上小学时,学校开设书法班,他跟着练了几年毛笔字,这不仅让他写得一手好字,也让他爱上了文字,遇到不认识的,他会专门去查字典,了解清楚。

  几年下来,蔡伟的文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班级里,他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最好的。

  

  到了中学后,蔡伟对汉字的喜爱,逐渐延伸到对文学的热爱,他一有时间,就会捧着名著看,甚至各种晦涩的古文学,他也会研究。

  每次语文课堂上,他都求知若渴,是表现最积极的那一个。

  有一次,老师讲解文言文延伸知识的时候,读到夫子哂之的哂(shen)时,卡顿住了,但很快蔡伟举手回答出来,赢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掌声。

  

  初中时,他还能平衡好各科的成绩。但进入高中后,由于他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语文上,因此成绩出现严重偏科。

  当分班月考时,他的数学和英语拖了后腿,导致他被分到最差的班级。而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不好,因此蔡伟一有空,就自己跑去当地的图书馆学习。

  那时候,他一头扎进知识海洋,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看完了300多本书籍。

  

  市图书馆很大,藏书众多,蔡伟很享受读书的时光。光《红楼梦》他都读了四五遍,他喜欢反复咀嚼其中的文字,时不时还会背其中的诗句。

  后来,无意间,他翻到一本讲解训诂学的书籍,从此更是加深了对古文学的认识。

  高三时,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已经超过许多大学生,但他的其他课,实在太差了,因此1990年高考时,他落榜了。

  

  当时,家里条件也不好,无法支撑他复读的想法,于是他选择听从父亲的安排,进入了一家胶管厂打工。

  进厂后的蔡伟,虽然白天在流水线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但还好时间自由,三班倒,让他腾出许多时间看书。

  当时工友们休息的时候,会聚在一起打牌,但他还是更喜欢安静地读书,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许多同事还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但没想到,三年后,工厂就因为效益不好,将他辞退。于是他又干了几年后厨打杂的工作,平时就揉面,熬汤等等。

  23岁时,蔡伟在父母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女孩,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后来,在后厨挣得少,养不了家,而且太忙了,他没有时间看书,于是他又开始摆摊。而这一摆就是十余年,期间他从未放弃看书研究。

  

  在他的生活里,书本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研究也成了习惯。妻子对蔡伟的爱好,是十分支持的,她觉得多读书,只会有好处,也从不干预丈夫的事情。

  当时,他虽然做着工作,但内心仍十分向往校园生活。有些时候,他会去大学门口摆摊,看着学生们捧着书,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羡慕极了。

  后来,他不仅将读书当成爱好,更当成自己自学的通道。

  

  有一天,他在一篇文学杂志上,看到了著名学者裘锡圭的文章,十分喜欢,经常拿出来拜读。

  但期间,他也有许多疑问,可是找不到人解答,于是在1995年的时候,他忍不住,给裘锡圭教授写了信,期待得到答复。

  虽然这么想,但他也抱太大希望,因为这些年,他也给其他学者,写了很多信,都石沉大海。

  

  但让他意外的是,不久后,他就收到了回信。信中,裘教授不仅对他的疑问进行解答,还表示了对他的欣赏。

  之后,俩人正式成为笔友,隔三差五通过书信,进行文学交流。裘锡圭还热情邀请他去北京见面,1996年,俩人顺利相聚于北京。

  因为对文学的研究,两个身份差异巨大的人,一见如故,仿佛多年老友。裘教授还鼓励蔡伟不要放弃研究文学。

  

  在裘锡圭的鼓励下,蔡伟废寝忘食地学习。

  后来,有一次,他读到裘教授发表在《文物》上的《<神鸟赋>初探》时,因为他之前也探索过相关内容。

  所以对其中的佐子的读音,有其他看法,因此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裘锡圭。

  

  当裘教授看到他的来信后,觉得特别有道理,不仅思路新颖,而且符合原文。

  于是在1998年,专门发了一篇文章,解释此事。之后,这件事在文学界传播开来,蔡伟也逐渐小有名气。

  后来,他一边摆摊,一边继续学习,期间他当了父亲,一家三口,幸福温馨。

  

  但2007年,妻子突然生病,打破了小家庭的宁静,当时摆摊的钱,无法支撑高昂的医药费,为了给妻子治病,蔡伟不得不放下书本,外出蹬三轮挣钱。

  为了多挣点,他不分昼夜,拉人也拉货,大街小巷里,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为了节假日多赚点,他全年无休,也因此落下了严重的腿疼毛病。

  后来,他蹬了一年的三轮车,妻子的身体逐渐好转,家里借的几万块钱也还清,他再次开始投入读书研究中。

  

  有一天,他收到了裘教授和其他学者的来信,询问他为何不再给他们寄信了。

  蔡伟在回信里,讲了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并表示自己之后,还会继续和他们进行文学交流。

  当时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研究中心联合博物馆,正在进行文物书籍编纂工作,缺了几名研究员,裘锡圭就想到了蔡伟,决定临时聘请他到中心做研究。

  

  2008年9月,蔡伟带着妻子,来到上海,虽然过去他没有接触过,但当时编纂工作中,他的能力,甚至很多时候,比那些老教授还要厉害。

  一年后,教授们不希望蔡伟这样的人才被埋没,就想让他留在学校,当时复旦的规定是院士可以自主招博士,但蔡伟只有高中学历,这并不符合学历要求。

  于是裘锡圭等多位学者联名写了推荐信,由复旦大学上报到教育部,后经联合批准,38岁的蔡伟,成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就是他的恩师裘锡圭。

  

  之后,读博的日子里,蔡伟专心跟着老师做研究,埋头苦读,但很快他也发现自己和同门学生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因此课余时间,他都会恶补大学和硕士期间的专业知识。

  但想要毕业谈何容易,为了顺利完成论文,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终于在44岁时,他取得博士学位,顺利从复旦毕业。

  后来,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人们纷纷来采访他,但他觉得困扰,于是更换手机号,回归正常生活。

  

  毕业后的他,选择去贵州安顺的一家学校图书馆工作,平时,他就自己做研究,上上课,学生们也都很喜欢讲课生动的蔡老师。

  对蔡伟而言,他一生所求,也不过于此。

  

  看完了蔡伟的故事,你们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恶鼠参加澳洲NBL试训?CBA选秀没选上的他能加盟NBL吗?
下一篇:四川天府新区2023年幼儿园小班入园指南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