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如何“助”村?来看舒城答案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5-06
手机版

  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在安徽省舒城县,一支支强有力的政协驻村帮扶工作队,他们从“小切口”解决“大难题”,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推动“驻村”向“助村”转变,在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中印下了坚实的步履,展现了奋斗的身姿,续写着舒城答卷。日前,“政协江淮行”采访团走进舒城县,寻访乡村振兴路上这群“领头雁”。

  齐心协力,奏响青墩振兴“协奏曲”

  “以前这里是荒废的鱼塘,很快将变身成综合旅游基地,村里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后致富路将越走越宽阔。”4月13日,舒城县经开区青墩村村民杨中荣指着该村建设中的休闲垂钓中心兴奋地说。

  青墩村曾是舒城县80个建卡立档贫困村之一。作为舒城县、全国政协和碧桂园集团三方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近年来青墩村的产业振兴陆续上马了多个优质项目,包括集果蔬生产、采摘、旅游观光、青少年劳动教育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整体租赁房等等,每年运营创收都取得丰硕成果。

  图为在建中的青墩垂钓基地

  “温室大棚,占地34亩,有18个农业大棚设施,近年来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目前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6万元的租金收入,光伏发电和租赁房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12万。” 作为全国政协第三批驻村干部,青墩村第一书记于一深有感慨,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 政协驻村干部一棒接一棒,正续力唱好“助推曲”。

  “帮一把”是方式手段,“扶起来”是主要目的。青墩村党支部书记桂霞介绍,2016年至今,青墩村陆续建成文化广场、篮球场、农家书屋、卫生室、村广播站等,村“两委”注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多次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成立老年歌舞团和篮球队,让村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挖掘乡村潜力,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在政协工作队帮扶下,青墩村已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青墩文化广场

  近年来,在全国政协的指导帮扶和碧桂园的“协奏”之下,舒城县青墩村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碧桂园集团在青墩 “4+X”扶贫模式上,持续创新,不断引领。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抓手,聚焦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等五大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反哺乡村公用事业的“1+5+N”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用创新思维,引领乡村振兴建设可持续发展。碧桂园积极推进搭建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双体共促”帮扶建设机制,带动更多人、更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碧桂园结合帮扶县资源禀赋,帮助农民开展特色种养,积极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共建共享产业模式,助推项目稳定运营和突破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青墩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已经成为凝聚政协力量、联动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领头雁”躬耕农村显担当

  广阔的农村大地,是驻村干部锤炼本领、展现风采的大舞台。在舒城县,除了全国政协选派的驻村指导员,还有来自安徽省政协的驻村干部。

  春风拂面,杨柳吐绿。这个季节,走在舒城县千人桥镇韩桥村稻虾畜立体种养田埂上,水面在微风下泛起阵阵涟漪,羊群悠闲的吃着青草,相映美如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在几年前还是一个没有产业、村貌不佳的重点贫困村。

  韩桥村是安徽省政协机关乡村振兴联系村,自2014年以来,省政协机关已连续选派3批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近年来,探索特色稻虾共养、田间养殖、太空莲藕等项目,已取得了成效,目前正在探索‘数字韩桥’智慧乡村工程,‘绿稻红花’生态制种产业,以实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袁苗介绍,韩桥村农业产业初步形成,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21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 万元。”

  “以前一年忙到头,也只能吃喝不愁。”曾是韩桥村村民自嘲的一句话,没有产业做支柱,致富无出路。韩桥村村民秦发根算了一笔账,现在种地、兼职村里环卫工作以及养殖等,一年也可以挣三万多。

  驻村驻心,兴村富民。韩桥村为何可以在乡村振兴中脱颖而出?袁苗总结为“张开嘴”“迈开腿”和“走出去”。“‘张开嘴’就是要入户全覆盖走访,了解群众需求;‘迈开腿’则是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禀赋;‘走出去’学习了解更多先进经验,围绕土地做文章,向产业要效益。”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激发农民赚。“今年准备在带队出去考察学习,村里黑体水污染净化处理要完成,再给村里修一条路。”作为“领头雁”,继续耕耘在韩桥村这片土地上的袁苗看到越来越光明的前景。

  图为柏林村村容村貌换新颜

  相较于韩桥村,柏林乡柏林村2021年才被列为安徽省政协机关乡村振兴联系村。4月13日,采访团刚下车,就被村口亭桥流水、绿树红花美丽乡村一景吸引。“大家看到的是南小堰整治工程,昔日的臭水沟,改造成乡村美景,这得益于‘同建柏林’协商品牌发挥的作用。”安徽省政协驻柏林村第一书记金锐介绍,近年来,围绕实施内堰整治、村级产业项目招商、发展养牛和薄壳山核桃项目等诸多议题,柏林村开展了协商议事活动,集众智、汇众力,通过各方协商议事,共建共享美丽柏 林。“发挥协商机制,邀请水利局专家到村调查,听取群众反映,把内堰整治作为第一个议题,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

  同时,柏林村 8.6 公里主干道已于 2021 年底全部完成亮化。为更好开展为民 服务,在省政协机关的关心帮扶以及县、乡支持下,申报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申报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 200 万元, 争取河道清理、文化广场、“一老一小关爱中心”等配套项目资金 300 余万元,村容村貌将日新月异。

  脚下的泥土,见证他们付出的汗水和真情……风吹沃野,碧水稻香。在安徽广袤乡村的第一线,政协驻村干部在躬耕实践中彰显担当,在砥砺前行中诠释初心,稳稳接过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

上一篇:昌平卖福田祥菱M1,M2的电话及地址
下一篇:ChiSoc 帮转 | 华威压分严重?2:2+三等学位比例上升接近疫情之前!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