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86岁独居,爽成了人间理想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5-11
手机版

  原标题:她86岁独居,爽成了人间理想

  ↓↓↓点击下方卡片,发现更多精彩↓↓↓

  英语口语·吉米老师说

  这大约是我所能见到的,面对衰老和死亡最优雅,最无畏的态度了。

  人物·生活态度

  本文授权转自:艺非凡

  ID:efifan

  朱奶奶怎么也没料到,自己在86岁这年成了「网红」。

  去年,她在抖音开通了账号,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独居生活,很勤快,日更的程度。

  「独居老人」这个词往往叫人联想到凄惨和无助,但这在朱奶奶身上是不存在的。

  

  她是个超级网迷,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平台,她基本上都有账号。

  看新闻、发评论、看视频、购物、游戏...没她不会整的活儿,如果有,她立马去学。

  瞧瞧她的视频标题,一看就是拿捏住流量的那种。

  

  都说熬夜是年轻人的专属,但朱奶奶可谓是熬夜大军中最猛的那一种,熬夜干嘛呢?

  看球。

  

  在简介里,她称自己为「40年的女排迷」,她粉上女排的那会儿,郎平还只是普通球员,多年来一场场精彩球赛她如数家珍,只要有我们国家的比赛,她再晚都要看。

  看到网友给运动员起外号,她立马留言怒怼:「你少说几句,你为什么一天到晚攻击别人,你到底是要赚多少流量?」

  除了排球,她也是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的忠实粉,特别重要的比赛,她连对手和比分都记得清清楚楚。

  

  为了大脑不退化,朱奶奶在平板上下了个APP,专门做数独。

  从菜鸟到大师级,她只用了不到半年,这学习能力,分分钟让我跪了。

  

  因为过分硬核,朱奶奶的视频火了。

  早就把养老提上日程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了理想标杆,留言区不少00后前来报到。

  这位宝藏奶奶,名叫朱锦沁,她的过往经历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

  你以为她是老了之后才牛,不,她是从年轻时一直牛到老。

  朱奶奶,相见恨晚!

  01

  朱奶奶的大半辈子都在跟鼠疫打交道。

  从普通的研究员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她和她的团队为我国的鼠疫防治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朱奶奶身上有着那一代人所共有的苦难与卓绝,光荣与梦想。

  

  1938年,朱锦沁出生于上海松江。那是上海的孤岛时期,整个城市都被日军践踏。

  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小就扛起了责任,十来岁时她就要挤进囤米的人堆里,跟大人一起抢米,以保全家不饿肚子。

  洗衣做饭都是日常,每天她还得把两个刚出生的妹妹送去育婴堂,甚至在奶奶离世时,她还得安排老人的火葬等繁琐事项。

  父亲一辈子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东奔西走,一家人也随着他颠沛流离。

  

  17岁那年,父亲被安排去支援大西北,她跟随家人定居青海,这里也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

  1957年,朱锦沁以青海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因为成绩十分优秀,老师们都希望她能留在北京,但她放弃了北京优异的条件,坚决回到青海,她说:「青海是我的家,我要回家。」

  

  回到青海的朱锦沁做起了鼠疫防治工作,虽早有心理准备,但条件的艰苦还是大大超过了她的预期。

  所谓的国家实验室,不过是几个矮小的平房,连自来水都没有,做实验用的水,全靠她和同事们去大老远的地方挑。

  

  初来乍到时,同事都说她是「上海来的娇小姐」,吃不了苦,但没过多久大家就惊叹于这个「娇小姐」的生猛。

  男同志会骑马,她也能。

  做研究的档子里,她会跟大家一起骑着马去给藏民看病,帐房跟行军床都是自己带,自己搭。

  因为缺少实验样本,她还曾去到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区,把死人的尸体挖出来做解剖。

  

  那个年代,鼠疫防治工作是属于国家保密的,就连丈夫都只知道她要么待在实验室,要么外出,并不知道她具体做啥。

  这注定是一条危险且孤独的道路,再辛苦也只能自己消解。

  

  30多年,生死线上过,朱锦沁没有一天松懈。

  曾经,鼠疫是动辄让数百万人丧命的瘟疫之一,如今,它的年发病和死亡数已经接近为零。

  没有他们的付出,咱们现在大概率还是会谈鼠疫色变。

  

  当鼠疫防治已不再保密,很多朋友都劝她写本自传,聊聊疯狂的那些年,朱锦沁只用「懒笔头」为由给推脱了。

  如今,她在视频里聊聊这些,只因女儿说「我们都想听故事」。

  人到了这个岁数,脆弱得很,给子女留下些回忆,也不赖。

  02

  朱奶奶一生忙碌,老了也不消停,用她的话说:「以前拼命工作,现在尽管闲事」。

  2020年,朱奶奶的老伴儿突然去世了,儿女都想把她接过去同住,但她却主动选择了独居。

  一来,她不想影响儿女的正常生活,二来,她也能放飞自我。

  

  话说,朱奶奶的一天真是忙碌。

  每天早晨6点多,她准时醒来,第一件事:躺床上玩手机。

  自制一张早安图,每天不重样。然后翻开微信里的300多位好友,挨个儿发。

  

  要是偶尔忙得抽不出身,她很快便会接到无数关心的电话:今天咋没发图?身体还好不好?

  为了不让老朋友们担心,她把这视为一天中顶重要的事儿。

  一阵问候,手指忙到起飞,直待放下手机,她才能抽空给自己做个早饭,简单又营养,拍出来还好看。

  

  

  午饭荤素搭配,再加一汤,吃饭从不糊弄自己。

  

  兴头一来,烤肉分分钟搞起。

  

  下午,她又成了大忙人,教老同学们用电脑、用手机、排查网络问题,妥妥的技术顾问。

  要么跟老同事们唠唠嗑,天南地北的,聊不完的话题。

  老班长一发话,张罗大家寻找失联的老同学,朱奶奶第一个冲在前面,翻遍网络也得把人找出来。

  整个朋友圈,朱奶奶是绝对的大姐大,能折腾,肯帮忙,从来不寂寞。

  晚饭过后,她要么做做数独,要么玩玩游戏,要是有比赛追,那更是熬大夜。

  

  即便80多岁,朱奶奶的兴趣也依然广泛。

  多肉流行时,她跟着入坑,狂买100多盆,加上院子里的月季、牡丹、美人蕉、绣球、茶花、仙人掌...光是浇水,每天就得提上十来桶。

  年轻时,她是乒乓小能手,单位组织的球赛,她准是作为种子选手参赛。

  现在大多数同龄人都玩不动了,她依然自己跟自己打,拍上500个来回一点问题都没有。

  

  家里的书架亦是她的藏宝处,各种萌萌哒的小玩意摆的到处都是。

  集邮的爱好玩了40多年,邮册一本本的,翻开来细看乐趣无穷。

  

  去年,朱奶奶开始玩抖音,生活更忙碌了。

  她对网友讲述自己的经历,高光的、惊险的、黯淡的...一幕幕娓娓道来,逻辑清晰,记忆力惊人。

  再后来,话题逐渐展开,聊老年人被骗、谈下一代人的婚恋...

  很多年轻人给她留言,请她解惑,她都会回复得极认真,这一回复,很多时候又是到深夜。

  

  朱奶奶的生活,每天都忙忙碌碌,热气腾腾,丰富到令人羡慕。

  但仔细咂摸, 无非是一蔬一饭,一朝一夕,糊弄是一天,认真也是一天。

  世间哪有什么过日子的天才,无非是勤勤恳恳,用心经营,不嫌弃上天给的每一个瞬间。

  如果可以,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流动起来。

  03

  今年2月,朱奶奶上传了一则视频,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一旦病重或有意外的话,不要抢救,就正常治疗。」

  

  她不希望自己走时全身插满了管子,还顺带diss了下现在医疗的商业化现象严重,「有时候过度医疗,弄得人倾家荡产,最后一条命还是没了」。

  她反对复杂的仪式,「一切都要从简,骨灰盒买最简单的,人生就这么一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在咱们这个忌讳谈论死亡的语境里,朱奶奶聊起这些坦坦然然,如同聊些家常话。

  这则视频仅13分钟,但发布后却很快收获了1300多万的播放量,很多网友都说奶奶清醒通透。

  这反而把朱奶奶给整懵了,在一位医学工作者的眼里,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她之所以把话交代在前头,是因为目睹了很多仓促的死亡。

  曾经的同事,早上说头痛,晚上就过世了,给家人留下的是突然的悲伤与慌乱。

  老伴儿亦是,好好的人突然倒地,没两天就过世了,临终前,他的嘴唇张张合合,但始终没能说出一句话。

  他到底想说什么呢?想对谁说呢?此后许久,朱奶奶都无法释怀。

  「他这个走法,我心里不痛快」,朱奶奶说。

  老伴走后,她开始慎重思考自己应该为死亡做好哪些准备,如何跟子女预演一场告别。

  所以她仔细梳理了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多的留下些美好的影像。

  

  年轻人与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往往不一样,就像电影《大鱼海棠》里的那句台词: 「你们年轻人对待生命就像路边的石头,不像我们这些老东西,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

  如何体面地对待生命的倒计时,是每个人迟早都会面临的问题。

  2020年,朱奶奶被查出胰腺上有实性病灶,医生建议她做穿刺,确诊一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若是恶性的,基本没救,若是良性的,也会面临漫长的治疗,无论哪种,都不会轻松。

  但朱奶奶两相对比后,反而心里清爽了,她对医生说,确诊不做了,以后的每一天就假装没有这个肿瘤。

  「80多岁就这个好,有些不好做的决定,就交给老天爷吧。」

  

  与病痛共处的日子里,朱奶奶的生活一如往常,忙碌,开心。

  她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积极拥抱新鲜的事物。

  她从不封闭自己,努力伸出各种触角,去与周围建立联系,不让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她从不为想象中的困境而焦虑,而是过好每一个具体的当下。

  「人啊,愁眉苦脸地生活是一天,开开心心生活也是一天,我还是选择开心点过。」

  这大约是我所能见到的,面对衰老和死亡最优雅,最无畏的态度了。

  生命无论在哪一刻停止,都值了!

  参考资料:

  《“我一旦病重,不要抢救”,86岁老人谈身后事走红》澎湃新闻;

  朱锦沁B站个人账号;

  编辑| Bella

  翻译| HAI

  免费送100个成语俗语翻译

  吉米老师免费学英语,天天送福利!

  不会领取,请加吉米老师微信号:OHK008

  吉米老师送你 365免费英语口语学习群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责任编辑:

上一篇:孩子经常撒谎怎么办?比起认错教育,这三种方法更能治根
下一篇:发现白色衣服发黄求助,泡法让你立竿见影见神奇效果!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