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为什么吸引他们?大咖这么说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5-30
手机版

  4月26日,在2023年沙磁人才大会上,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小康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兴明,陆军军医大学教授朱楚洪,博创知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乐祥,就校地合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愿景、青年创新创业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

  王时龙:深度推进校地合作 积极服务地方发展

  

  王时龙表示,自重庆大学1933年从菜园坝迁至沙坪坝以来,就一直扎根沙坪坝,始终与沙区风雨同舟、休戚与共。长期以来,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多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双方在合作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附中附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助力沙区发展的同时为重庆大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王时龙指出,早在 2001 年,重庆大学就与沙坪坝区合作共建了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区双方共派工作人员组建管理机构,经过多年建设运营,累计孵化企业 1600 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67 家,其中上市企业 5 家。近期,双方再度深入合作,合作共建重庆大学科技园金沙科创园,此举必将进一步推进重庆大学与沙坪坝区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在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中,校区双方按照“双创引领、区校协同、多圈融合、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引导学校专业优势、学科特色、研究成果、科技人才、杰出校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构建了“一校两区六圈多点”空间布局,几年来,共建成创新创业平台 19 个,入驻创新主体 487 个,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2700 多人,培育科技型企业 109 家。

  王时龙建议,继续深化校区合作,打造形成“一带一圈”的升级版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在沙坪坝校区,优化整合创客港内的工程院重庆大学分院、大学科技园金沙科创园、产业技术研究院金沙院等创新平台,做实创客港未来科技产业园,同时持续推进重庆大学创意设计产业园、先锋产业园建设,力争将各创新平台连接成片,形成沿嘉陵江滨江科技产业带。在虎溪校区,依托正在建设的学生交叉创新中心、科学中心、超瞬态实验装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打造环虎溪校区科技创新圈。

  ?

  张兴明:依靠人才创新求变 跑出发展“加速度”

  

  张兴明表示,一座城市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创造有支撑。赛力斯集团作为土生土长的沙坪坝企业,在沙坪坝敬才爱才的满满“温情”与支持创新的磅礴“大气”中不断发展壮大。37年来,公司乘着时代东风经历了三次创业、两次迭代升级,从最初的一根弹簧到一根减震器、一辆摩托车、一辆微车,再到如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的是一条转型之路更是创新之路。

  “只有紧跟时代脉搏,紧紧依靠人才,创新求变,才能跑出追赶跨越加速度。”张兴明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时代。智能汽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事物、新模式、新技术应运而生。在开启创业的37年里,我们深刻认识“一招鲜吃遍天”不是长久之计。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与中国汽车工业脚步同行,顺势而为、求生求变、升级发展,从自主创业到合资造车,再到跨界业务合作,实现从刀耕火种式的生产到智能制造和质量自动化的跃迁,才有了从“衔泥燕”到“金凤凰”的展翅腾飞。同时,公司把人才作为强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坚持“引凤筑巢”,充分利用好沙坪坝区高校院所林立、人才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延揽高精尖人才与青年人才。目前,集团拥有博士33人、硕士458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团队人数达3000余人。在人才的大力加持下,拥有了3000多项核心专利,以赛力斯模式跑出赛力斯速度,成为了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都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是我们最大的机遇。”张兴明表示,下一步,将始终把感党恩、跟党走作为坚定选择,聚焦实体经济,布局赛力斯华为智选智能网联汽车、金康动力新能源等项目,助力沙坪坝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反哺沙区高质量发展。

  ?

  朱楚洪:加速成果转化 打造生物科技引擎

  

  朱楚洪表示,沙区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卫大区,人才资源聚集,是西部科学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他将自己倾注了毕生心血研究出来的最重要成果——“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中心”,选择落户沙区青凤科创城的重要原因。

  朱楚洪说,器官制造技术意义重大,从人类长远健康角度看,不仅可以加速新药研发和精准治疗,更有望用于修复衰老器官、推动再生医学,使延年益寿不再遥远。未来新药临床试验可能根本不需要动物,病人器官移植也不需要依靠捐献。

  当前,器官制造领域国内外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谁先布局谁就有希望领跑,未来将催生万亿级产业。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推动的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中心相继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批准和市级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方案、装修效果等也已经确定,正在加紧推进实施。项目建成后将围绕5个方向核心技术,开展基础、临床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未来将极大推动医疗健康事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同时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并催化、孵化一批关联科技型企业,助力青凤科创城打造高科技生物产业集群。希望继续支持工程中心的项目建设,为器官制造技术转化搭建更好的平台,助推生物经济产业化发展驶上“快车道”。

  同时,希望沙区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宜业宜居的城市硬环境。聚焦未来城市建设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兼具“科学、技术、经济、城市”等复合型功能的现代城区,打造职住平衡、生态秀美、配套完善、景城相融的具有城市温度的未来城市生活空间。另一方面,要着力营造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引才软环境。打破高端科技人员引进体制机制壁垒,解决人才后顾之忧,释放人才创造活力。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发力,栽好“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

  ?

  王乐祥:让科创与企业“双向奔赴”?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王乐祥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他是一名重庆大学土木专业的在读工科博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尝试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如去除甲醛等的科普视频,没想到一下子获得很多好评和关注,这让他萌生了做科普博主的想法。于是,建立了“祥子博士”账号,为相关企业做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的视频推广。从一开始只有祥子博士本人的讲解和插入画面解说,到现在视频里有了“圈一下”划出知识点的功能,祥子博士的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

  王乐祥认为,要融入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既要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也要通过校地合作,让企业能够享受到高校的自主研发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合作的“最初一公里”,目前仍存在不少堵点。

  何不搭建一个科技服务平台,让企业和科研单位“双向奔赴”?2021年,他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博士同学,发起了“新知博士团”项目。“新知博士团”成立后,他们发挥沙区学府重地、人才集中的优势,打好“博士牌”,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技、科普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持续扩容人才库作为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来源池”,在承接更广泛资源的同时提供更丰富的科研成果。目前,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员工人数从4人充实到30余人(重庆),公司年产值已超5000万元。同时,在济南、郑州、长沙、成都4个城市成立“博士团”分运营中心,占据地方市场空白,吸纳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的102位博士和教授加入“博士团”,吸纳了1000余名科技人才加入人才库。

  “青年只要有梦想,就能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王乐祥表示,将继续壮大博士团队伍、扩容科技人才库,切实扛起促进创新创业的使命担当,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推动更多企业创新发展。

  

  主办单位: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

  责任编辑:蒋频

  编辑:谢璟 周婷?余士立

  来源:沙磁荟客户端(记者 吴楠)

上一篇:高圆圆一家罕走机场,穿着短上衣不在乎暴露身材缺点,全程在护娃
下一篇:若觉生活太难,不妨读一读国学!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