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中心 四载欣荣育生态 要素汇涌启新篇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5-30
手机版

  芳菲时节,拔节生长的声音在广州这片科创沃土上激荡。

  蓬勃的创新生态,离不开大院大所的策源:广州是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

  繁盛的创新生态,少不了经营主体的成长:2022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1.23万家、1.67万家,均创历史新高。围绕创新“军”,广州了大量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转化机构等。

  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以“政府主导+国资牵头+市场运作”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下称“大湾区中心”),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构建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创新生态。

  4月18日,时值大湾区中心成立四周年,由其主办的2023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上亮点频出:走进大院大所,科创服务正向源头探索;高科技·硬科技主题展,科创服务发掘产业动能;“以赛促评”颁奖,科创服务迎来行业标杆……

  百尺竿头再进阶,奋楫扬帆又启程。大湾区中心将不断推动创新要素竞相涌流,助力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

  溯源向上

  激发大院大所磅礴力量

  在拟真互动设备前,人们一只脚立定、一只脚滑动。镜头捕捉到这一动作后,就会在旁边的显示屏成像:虚拟人随着真人动作的不停变化,在碧道上滑滑板;人们原地踏步或是转变方向,虚拟人动画也将调整为步行或拐弯等状态。

  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会场外,广州紫为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紫为云”)利用AI和AR技术,搭建了元宇宙应用场景。借助该设备,人们在家里无需健身器材即可运动健身,同时还能享受虚拟空间中一路旖旎的“移步换景”体验。

  “我们是第二次参加生态大会,每次都有不同收获。例如,我们在技术、资金、产业标准制定方面开展了资源对接。”该企业董事长顾友良说。紫为云由清华大学AI产业化孵化,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AI使能平台”。

  如今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紫为云,是大院大所向应用前沿延伸的缩影。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如何盘活庞大的基础研究资源,使之成为哺育下游产业的汩汩源泉,是全市上下持之以恒的探索。

  成立四年来,大湾区中心从创新服务效力最为直观的产业端入手,充分发掘企业需求。随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大湾区中心开始“向上漫溯”,通过整合各类要素“走进”大院大所,致力让“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会场上,“走进大院大所”系列活动宣告启动。大湾区中心将带领企业、投资机构、走进不同的科研院所,通过企业技术需求集中发布和院所技术成果推介,进行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精准对接。

  “走进大院大所更多的是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要素参与进来。”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

  此前,依托完善的线下服务体系以及长期积累的关键要素资源,大湾区中心搭建了全链条、要素资源齐备的生态赋能平台——大湾区科技金融智慧大脑平台,整合区域内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产业园区等大量数据资源,横跨7大行业40多个领域。该平台曾获2022年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案例——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奖项。

  通过数字化整合13万家科技企业数据,大湾区中心将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创新能力、科创属性做出评价,同时提前把大院大所的技术成果梳理成册,包括技术、产品、应用场景、产业化等。双方在对接前先进行初步匹配,将大大提升产学研合作效率。

  “‘校要知企所需,企要知校所能’,才能让创新驱动发展迸发磅礴力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副院长马博对此表示期待。

  探索向新

  赋能高企科小茁壮成长

  高科技·硬科技主题展上,一款全智能制作咖啡机,能够在收到小程序下单的信息后,挥舞机械臂快速调制好咖啡,并完成自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

  这款结合了软硬件技术创新的产品,由广州酷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该企业总经理李雍丞提到:“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在算法视觉识别领域,跟科研院所联动;另一方面,也希望把设备产品广泛投入市场。”

  打通政企研合作“中梗阻”,助力更多科技企业锤炼出一“技”之长,落地更多应用场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湾区中心自成立伊始,便致力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大湾区中心创新服务中小企业,入选了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大湾区中心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连续5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这项赛事首创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免申即享”等联动创新机制,并连续4年举办广州周,共促成、投资机构累计为千余家大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超322亿元。2021年,双创大赛入选科技体制改革案例。

  近年来,大湾区中心运营广东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选“科创中国”广州市级试点园区——

  在市区共建的重点项目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下称“天河基地”),大湾区中心全国首创打造了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板。同时,天河基地借助“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2个抓手,通过创新性的11步闭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去年,大湾区中心入选“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广州市级试点园区,助力谱写科技成果转化的“湾区样本”。

  近年来,全省首创助力科创企业上市工程,铺就企业发展“快车道”——

  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广州开发区局指导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建项目团队,制定详细承办方案并组织实施的“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项目”,其项目服务经验——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规范正式立项为“广州市地方标准”,服务企业达1504家,其中助推5家企业IPO进入新阶段;为108家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超12亿元。

  近期,组建广州市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统筹“信用园区”建设工作——

  在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信用办)指导下,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黄埔区“信用园区”建设。“信用园区”实行“以赛代评”,建立动态更新的“信用园区”名单,首批遴选10家“信用培育园区”。其中建成由12家组成的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库,为园区、企业定制“信用+融资”服务。

  一个个“广东首个”、一次次“全国率先”,是大湾区中心笃行不怠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创新探索;驰而不息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力举措,踔厉奋发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的不断尝试。

  冲锋向前

  驱动各类要素同向发力

  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2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大湾区中心获评,成为广州市四家入选单位之一。当前,广东通过择优遴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平台基地,加快推进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成立以来,大湾区中心只争朝夕奋力成长:

  2019年,大湾区中心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广州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由广州产投牵头,联合省协会、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珠实股份、、纳斯特、呼研所等相关机构共同参与投资组建,是首个政府主导支持,以“大湾区”字号注册的企业化运作的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双创大赛,揭榜挂帅,硬科技榜单,科技金融特派员、工作站,科技服务示范机构……整合资源要素、精准对接需求、赋能服务科技企业,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闭环、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的路上,一直可以看到大湾区中心的身影。

  “创新生态包括创新平台、创新政策、创新氛围、创新服务四个主要方面。构建创新生态要以创业、研发、服务为核心,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循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科技部火炬中心原主任张志宏在主旨分享中谈到。

  这是大湾区中心创业征程的写照。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媒”创新生态圈,如今大湾区中心正在迈向更高远的境界。

  活动现场举行的2022年广州市科技服务示范机构“以赛促评”颁奖仪式上,100家获奖机构被纳入广州“科技服务机构白名单”,优先向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等单位推荐合作。在此基础上,广州通过“一区一机构”支撑发展服务。

  作为统筹机构的大湾区中心,将参与发起成立广州市科技服务业促进会,制定全市科技服务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打造科技服务“广州标准”品牌。

  基于数字化赋能科创要素价值增长、主导制定行业标准、精准对接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大湾区中心推动科创服务实现了从非标、低频,向规范、高效的跃升。其提质增效的背后,蕴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无尽潜能。

  “大湾区中心牵头,让我们与众多大院大所、高校、金融机构、企业、服务机构齐聚一堂,力促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表示,广州将加速创新、创业、资源自由流动,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携手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链接

  “走进大院大所”首个专场活动在广东腐创院举办

  创双链融合

  院地合作攻坚前沿

  在水下5000米的地方,机器设备如何抵御海水和压力的侵蚀,保持长期运转?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下称“腐创院”)通过三套模拟不同海水深度的测试装置,将水下自然环境“搬到”了陆地上做研究。

  这揭开了腐蚀现象的“冰山一角”。4月19日,走进大院大所——腐创院专场活动中,多家企业发布了技术需求,希望携手腐创院共同抵御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走进大院大所,是大湾区中心致力持续开展的品牌活动。广州市科技局市管一级员李江表示,这有助于形成合力开拓合作共赢点,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圈贡献力量。

  院所布局广州寻求应用场景

  腐创院的实验室里,放置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排水口。这是珠三角某电力基础设施的零部件。经过长期的排水和物理作用,该电力基础设施几百个排水口中,有些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而有些却能保存得相对完好。

  “广东地区高温、高湿、高盐都会造成腐蚀。他们把排水设备送来,希望我们研究下腐蚀原理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腐蚀问题。”腐创院科研资产部副部长陈新华表示。

  在腐创院创设之前,本地此类设备只能运往沈阳的科研院所展开研究。如今,珠三角工业迎来腐创院的加持,可以不用“出远门”了。

  “工业越发达的地区,防治腐蚀带来的收益越可观。工业基础完备的珠三角尤其吸引我们。”陈新华说,“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工业部门,我们必须与产业结合,才能知道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陈新华看来,现在的产业发展早已脱离了过去的粗放式发展,特别是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对于腐蚀技术控制以及材料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此外,南方的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情况,也给了腐创院“大展拳脚”的空间。

  腐创院是广州市黄埔区的“大院大所”之一。黄埔聚集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9家,分别占全市、全省一半,形成“院地合作”的新高地。

  科研院所是全面实施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州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的“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大院大所相继在广州布局落地,我们要抓住这样的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湾区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

  企业问道院所擦出协作火花

  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市2023第一家上市企业。该公司经营的纳米二氧化硅是环保型及多功能的新型材料,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

  “我们专注于纳米二氧化硅产业,目前研发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点,需要防锈方面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主任黄水波参加了本次对接。

  作为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腐创院在金属腐蚀防护和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

  经过参观、对接、交流,黄水波表示:“这对我们有技术疑问的民营企业带来了很大帮助,将更有效地推动各方资源、技术、产品的共享,促进‘大院大所大小企’协同创新。”

  活动现场,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最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集中发布了技术需求。

  在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后,为更好匹配各方需要,腐创院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路演汇报,并汇总了自然环境腐蚀、油气、电子、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37项技术成果形成项目推介书,包括技术、产品、应用场景、产业化等。

  “活动搭建了院企深度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把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腐创院科技合作部副主任李轲新提到,“我们科研人员长期在实验室,对市场了解确实比较有限,通过这次活动,未来我们的研究方向会进一步明确。”

  “很高兴看到‘走进大院大所’活动启动之后,院所与企业的参与热情高涨。”秦海鸥说,接下来,广州将继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大院大所专业力量,让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要素参与进来,让企业与大院大所携手发展。

上一篇:该出手时就出手!男孩人工湖玩耍不慎落水,烟台联通员工冲入水中紧急施救
下一篇:便民服务|出生即有卡,新生儿办卡新途经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