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万人,再创新高!福建发布高考重要提醒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6-06
手机版

  今天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发布高考温馨提示

  

  亲爱的考生:

  风吹莲叶,时盛岁新。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将于6月7日-9日举行,我们也将携手共赴这场初夏之约。在这里,特为大家送上一份顺利赴考的温馨提醒:

  1.考生须于6月3日-6日按规定签领本人准考证。准考证领取后请妥善保管,正反面除本人签名外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请勿将准考证拍照发在微信朋友圈、QQ群、抖音等网络平台上,以防个人信息泄露,同时要谨防网络、电信诈骗。

  2.6月6日前,请考生根据考区考点安排,错峰、有序熟悉考场,接受诚信考试和法治警示教育,并参加外语听力试听。

  3.高考期间,我省多地可能有降雨,请考生及家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出门带好雨具,提前前往考点,预防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影响赴考。同时,建议考生穿较为宽松的衣服并多带一件备用。

  4.请考生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和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咳嗽等特殊症状,要及时就医,主动向就读学校或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并服从考点统一安排。

  5.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持由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证明。

  6.考生进入考点时须通过智能安检门检测,严禁携带手机、手表、电子手环、无线耳机等电子通讯设备进入考点。为确保进入考点高效、有序,建议考生尽量不穿有金属配饰的衣服、鞋子等。

  7.开考前50分钟,考生可以进入考点。开考前30分钟,考生可以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6月8日下午外语科目14:45以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8.考生入场时,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考试违禁物品检查等。除2B铅笔、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如手机、手表、电子手环、无线耳机、涂改液、修正带等)一律不得带入考场。

  9.考生若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须将自备口罩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不得带入考场。入场后确有需要的,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由考场提供。

  10.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放在“准考证号签”旁的桌面上以便核验。入座后,须在《考生签到表》上签字。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不得提前作答或动笔书写任何字迹。

  11.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并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听力考试期间,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并保持安静。

  12.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考生必须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外语科目除外)。考生须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凡因答题卡上漏填(涂)、错填(涂)或书写字迹不清等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13.考生在考场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得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得传递文具、物品等,不得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垫板带出或传出考场。

  14.考试期间,考生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监考员或其他考试工作人员。

  15.在考试结束前,考生不得提前交卷离场。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将自己的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依序放在桌面上,用小木块或小石子压住后,静坐在座位上等候。待监考员清点核对无误并验收密封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考生离场后,根据考点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离开考点。

  16.考试实行全程实时监控录像,监控录像将实行回放审看制度,请考生遵守考场纪律,诚信应考,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以免贻误终身。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将依法依规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3年6月1日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比去年增加98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

  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统筹谋划,周密部署

  指导各地全力以赴

  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从严规范管理,全力保障考试安全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做好今年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守牢考试安全底线。

  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考务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考务工作人员管理、试卷印制、试卷运送与保管、考试实施、安全保密等工作规范要求,保障考试招生公平、安全、科学、规范。

  严厉打击考试舞弊。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将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指导各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入场安检规范,强化考场监考巡考,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等通信设备作弊行为。对于在高考中存在作弊行为的考生和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统筹做好考试防疫。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优化考生服务,全力保障温馨高考

  优化考生服务保障。会同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分析高考期间发生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信息,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治安出行、食宿卫生、噪声治理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为全国近1万名各类残障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开展“2023年高考护航行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指导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心组织考后高考志愿填报专项咨询服务活动,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中学主渠道作用,加强高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政策培训,为考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运用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广泛多样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等服务工作。

  规范涉考培训机构行为。指导各地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加强校外涉考教育培训机构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高考倒计时即将清零

  相信每位考生都想用

  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那么

  备考期间怎么吃更安全?

  如果“阳了”咋办?

  如何做好防护?

  请收下小福为大家准备的

  备考小贴士↓

  饮食做到“三要两避免”

  高考正值初夏,气温急剧升高,食物易于滋生细菌,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期间考生饮食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发生食物中毒或肠道疾病。

  一是食材要新鲜:选择新鲜的食材,现吃现做,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

  二是饮食要清淡:烹调以清淡为主,少用油炸、煎烤等方式;

  三是蔬果要卫生:生食的蔬果食用前要用流水反复清洗干净,如发生局部变质、腐烂等问题不要食用;

  四是避免尝鲜:尽量避免尝试以前未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突发的食物过敏;

  五是避免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不食用生冷食物和来源不明的食物。

  备考期间“阳了”咋办?

  如果已经确认感染新冠病毒,考生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对症治疗、充分休息为主,提高免疫力,助力身体快速恢复。

  若体温超过38.5℃,可适当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补充温盐水,避免发热引起的脱水加重病情。

  另外,坚持用温盐水冲洗鼻腔和漱口,清除鼻腔和咽喉部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有助于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不要用未清洗消毒的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以免引发结膜炎等交叉感染。

  备考期间如何防范新冠感染?

  1、做好日常个人防护

  继续维持以前养成的良好习惯,比如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好安全的社交距离、聚餐时使用公筷、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并做好居所、学习场所区域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等。尽量通过步行、骑行或由家长接送等方式上下学,避免与密集的人流接触;上下楼梯时尽量不触摸扶手,乘坐电梯时不扎堆。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检测。如确认已感染,要及时休息,科学治疗,争取尽快康复。如果家庭共同居住人员有感染症状,学生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感染成员接触,同时也要做好监测。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

  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有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应试的紧张心理。考前要注意均衡膳食,多喝水,既不可忙于复习而不吃饭,也不能过于“大补”或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考前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正确认识,科学对待

  不要一出现相关症状就立刻认为自己是“阳了”,从而变得天天紧张兮兮的。要知道,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出现头痛、流涕、咳嗽、咽干等症状,比如天气变化引起的着凉等。对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的青少年而言,感染新冠病毒后主要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病程也较短。对于病毒感染的风险,广大考生与家长既不可无视,也不必过于担心,应以平常心对待,不要给自己增添太多心理负担。

  祝愿所有考生

  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来源: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央视新闻、石狮日报、海峡教育报

  编辑:陈起越、王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深圳市局(公司)开展新任职处级干部集体谈话和廉政谈话
下一篇:用心用情,打造“法治教育”共同体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