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在没有微信微博的年代,群众用什么自媒体?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图片来源:chineseposters)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还没有电脑和网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报纸作为媒体宣传的重要工具,被群众组织应用到极致。经历过文革的人大都知道,“出版”文革小报,无需经任何部门批准。群众组织、战斗队,甚至几个人一商议,一份小报就出来了。当然,这多为油印小报。铅印小报大都由比较有名气的群众组织创办。文革小报品种之多、名称之新异、出版之随意,在中外报刊史上绝无仅有。

  种类繁多数量大

  文革小报究竟有多少种?确切数量很难考证。据说从1966年8月到1969年春,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全国各地群众组织创办的“文革小报”(或称“红卫兵小报”)有数万种之多。笔者曾采访过原北京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造反派负责人、院革委会主任刘长信,他说:1967年4月一天,他去见周恩来总理,商议召开体育界批判(体委主任)大会的有关事宜时说到了文革小报,周总理曾让他们统计北京市文革小报的数量,回校后他组织一个小组用一周时间把统计结果交给了总理,可惜今天已经不记得具体数字了。其实,所谓“数万种”之说,恐怕很难囊括在钢板上刻写蜡纸、然后手工油印的小报。油印小报,简便易行,文革中特别受到“战斗队”的青睐。例如:河南省医药公司从1966年11月27日到68年1月19日,共成立过群众组织(战斗队)12个,伴随着每个组织的诞生,都有一份油印小报问世。一个80多人的行政单位竟有小报12种,文革小报数量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应该说明的是,油印小报虽然印刷质量良莠不齐,但时效性性极强。组织的成立宣言、纲领、领导组成员、重要大字报跃然纸上,原始而无雕琢。河南省医药公司较大的群众组织“二七公社革联”主办的《劲松》油印小报,从1967年5月20日创刊,到1968年6月8日终刊,共出版127期。每一期都刻写工整、印刷清晰、栏目齐全,或纪实,或评论,或诗,或文,或插图,或漫画,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郑州地区发生的许多事件,是一份难得的比较系统的文革参考资料。

  河南省医药公司油印小报《劲松》(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文革小报品种数量的多寡,可以直观反映出该地区文革运动的进程。笔者通过对29个省、市、自治区3000余种文革小报进行统计分析,品种数量占前四位的地区依次是:北京、四川、上海、江苏,较少的是青海和西藏(系笔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西藏自治区,文革前人口180万,仅有一所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还设在陕西咸阳,文革运动发展相对滞后,小报品种自然稀少。

  西藏拉萨小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而与西藏毗邻的四川省,7000万人口,20余所大学,文革运动异常激烈,小报的数量“全国罕见”(1968年5月,《四川日报》评论员文章《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潮》一文中说:“在四川,群众组织的大小报纸,数量之多,是全国罕见的。”)1968年3月15日,周总理接见四川省革筹和驻军代表时说:“毛主席看了许多小报。重庆‘八·一五’的《大局已定,八·一五必性》,主席说叫‘反到底’批的一塌糊涂。还有什么《嘉陵江上烟云滚滚》,主席都看了。”毛泽东对小报的重视,从一个侧面说明小报地位之重要。

  四川“红十条”派12种文革小报合刊(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小报名称,暗含乾坤

  文革小报的名称,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红卫兵”是文革中率先出现的新生事物,受到毛泽东的高度称赞。所以,以“红卫兵”或“××红卫兵”为名称的小报各地都有,宁夏一份小报干脆就叫“红卫兵小报”;很多小报采用毛主席语录或诗词中的词语或革命圣地作为小报名称,如“风雷激”、“换新天”、“万山红遍”、“指点江山”、“井冈山”等;文革中以“革命”、“红色”、“造反”为时尚,所以“革命造反报”、“造反有理报”、“红红红”、“红烂漫”、“红色造反”等比比皆是。以“新”字打头的小报,如“新北大”、“新师大”、“新复旦”、“新南开”等,取其旧貌换新、破旧立新之意;也有一些与群众组织名称相吻合的小报,如:清华大学“井冈山”报、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报、地质学院“东方红”报、人民大学“人大三红”报、河南“二七公社报”、武汉“钢二司”、湖南“湘江风雷”等;“革命聋人报”则反映残疾人也有办报纸的权利。还有一类报纸,仅从名称就可以闻到浓浓的火药味。如:“血战到底”“××怒火”、“文攻武卫”、“杀派报”等,其中有的还把“第×期”改为“第×声”、“第×炮”、“血战×号”等,这是走资派挑动武斗,出现“全面内战”的见证。从这些小报上频频刊登的死难“烈士”的照片、××惨案经过、声讨文章等,就可以理解“声”、“炮”的含义,一期报纸何尝不是一发炮弹,一声呐喊!1967年2月以后,不少地区军队在支左问题上支持保守派,调动不明真相的农民进城围攻造反派,频频发生武斗,造反派死伤惨重。这些小报大都产生于这个背景。

  安徽芜湖“霹雳”第六声(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聋哑人办的文革小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有的小报名称听起来怪异,其实是有背景的。例如:河南省安阳县“鸡毛上天”

  来源于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安阳县南崔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一文写的按语,称赞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由小变大、由穷变富,鸡毛终于飞上天精神的事。

  河南安阳县“鸡毛上天”小报报头(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河南周口“大喊大叫”(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还有“狂人”、“大喊大叫”、“反到底”、“闯报”等,形象的反映出文革中革命群众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状态;“专刊”、“会刊”、“批×战报”等,是对某人某事件的专题报道;而“揪坏头头战报”、“反极左战报”、“反武斗战报”、“反复辟战报”、“反逆流战报”等,更直观地反映了办报者鲜明的政治观点。文革中两派群众组织都办有小报,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凡造反派报头上都带有镰刀斧头标记,区别十分明显。总之,林林总总的小报名称就是文革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别开生面的版面和内容

  文革小报的版面丰富多彩。一般多为八开4版,也有少量对开4版、4开4版的;有16开杂志型的,也有32开书籍型的。报头几乎都是采用“毛体”(毛泽东手书),以示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套红版小报一般用于创刊号、各种纪念日、最高指示的发表、革委会成立等重大事件,彰显出“红彤彤”的时代风采。

  文革小报大都是不定期出版。只有少数著名群众组织所办小报,规律性、连续性较强。如:清华大学《井冈山》报,从1966年12月1日创刊,到1968年5月31日,出版了154期,其中包括一些合刊或专刊;有趣的是,清华井冈山的对立面“四一四”总部的小报为“井冈山报”,只是“报”字位置不同而已。

  清华“井冈山”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清华四一四“井冈山报”(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海复旦大学的《新复旦》报,创刊于1967年1月10日,出版51期后,9月1日改为《复旦战报》,1969年5月7日终刊,共出版152期;河南《二七公社报》的前身是《直捣中原》报,出版33期后,1967年9月2日改版为《二七公社报》,1968年8月8日,随着二七公社“倒旗”(即撤销)而终刊,共出版148期;1968年8月12日,《河南二七报》创刊,仍是《二七公社报》原班人马,没有署主办单位,实际上是由河南省革命委员会直接领导,出版37期后(1968年11月5日)停刊整顿,11月25日改为河南省工代会主办。

  文革小报的内容主要有:首长讲话、中央文件、重大消息、批判文章、声明、通告、以及组织之间的辩论文章等等。报头旁大都刊有和主题内容相关联的《毛主席语录》,这是文革小报的显著特征之一。文革小报作为一派群众组织的“喉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同一次武斗事件,两派小报的报道大相径庭。各自斥责对方是“挑起武斗的罪魁祸首”,言之凿凿、慷慨激昂,让人难辨真伪。所以,对重大事件的判断,主要看大局、大方向,看旁观群众的评判,还要看当事者对事件的反思以及中央关于该事件的调查和表态,不能完全听小报的一面之词。

  还有一份小报不能不提一下。1967年1月18日,北京四中牟志京等同学创办了一份“中学文革报”,署名“首都中学生革命造反司令部宣传部”。因创刊号上刊登了遇罗克(署名“北京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出身论》而名声大振。《出身论》约3万余字,从理论上批判了反动的“血统论”。该报首次印数3万份,一售而空,在全国引起反响,一时洛阳纸贵。同时,也引起各方面的注意。第一期在印刷厂就被“联动”抢走一部分,在以后三个月里,共出版了6期,其间重版了《出身论》9万份。该报发行时间短、期数少、发行量大、影响面广,在文革小报中独一无二。

  刊登了《出身论》的“中学文革报”报头(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毛泽东说:文化革命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打倒一切,二是全面内战。“打倒一切”就是打击面宽了,致使不少老同志受到冲击。“全面内战”就是武斗。这些被毛泽东称为文革“三分不足”的错误,在文革小报中都留有痕迹。比如,含有讽刺、丑化成分的漫画、宣传画、插图、头像等在不少小报中都能找到。1968年7、8月间,河南省一些小报登载了部分省委领导(时称“走资派”)的头像,受到省革委主任刘建勋的严厉批评。同时,也加速了小报的停刊和群众组织的“倒旗”(即撤销)。

  结语

  文革小报的鼎盛期是从1966年下半年到1968年底。1969年上半年大都停刊,少数更名后改为革命委员会机关报继续出版,党组织恢复后几乎绝迹。文革小报是文革时代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特别油印小报,随着传统印刷业被颠覆,油印方式被淘汰,其中字体工整、排版合理、插图齐全的上乘之作,更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一丁

上一篇:我和我的家乡丨又见炊烟(朱莉)
下一篇:小学、中学、大学,哪个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看完才明白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