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07
手机版

  一、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

  1、湖北省严控文山会海

  文山会海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严格按照“三短一简”的要求。

  在开短会方面,要求严格会议审批,省直部门承办或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必须报省委、省政府审批;未经批准擅自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要予以通报,财政不予报销会议经费。控制会议数量,今年以来,全省性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25.2%;省直部门召开的全省性工作会议,每部门每年原则要求不超过一次。并严格控制会议的规格、规模、时间,实行“无会月”制度。

  在发短文方面,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今年省委办公厅发文总数减少21.79%,97个省直单位简报种类、期数分别减少69.8%、69.7%;实现省、市、县党委、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全覆盖,公文传输效率不断提高。压缩文件篇幅,突出主题,简明扼要,不“穿靴戴帽”,做到意尽文止。

  在讲短话方面,要求减少会议讲话,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会议,原则上只安排一位领导同志作主题讲话。限定讲话时间,全省性重要会议讲话、报告控制在90分钟以内,省直部门专题会议讲话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一般性会议讲话控制在30分钟以内。提倡领导同志亲自起草文件和讲话,提倡即席讲话。

  在简办事方面,要求控制事务性活动数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原则上不出席地方和部门组织的各种剪彩、奠基、挂牌、颁奖等相关活动。简朴办活动,精心组织,控制规模,节约开支,务求实效,力戒扰民伤财、铺张浪费。

  2、湖北省对评比达标表彰从严审批

  省委省政府、省政府要求,各单位有需要申请设立、调整或者变更的表彰项目,统一报省协调小组,由省协调小组审核把关、统筹调剂后归口报省委、省政府审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审批坚持从严把握,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的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省直各单位开展的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坚决停止已经明令取消和未列入保留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得对决定取消的项目搞变通检查评比,不得打“擦边球”,不得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新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2、武汉市四条新规促文山会海大瘦身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征求意见,大家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会议文件过多、会议规模过大。武汉市某市直单位反映,仅2012年一年,该单位就接到了1300多个开会通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某基层干部坦言,会太多,开会时间太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我每天都疲于奔会,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办实事,工作只能晚上加班做。”经过反复论证,9月15日,武汉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开展“文山会海”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列出“精简一批会议和文件;对会议和文件进行适当归并;合理调整会议召开的时间节奏,控制发文数量;降低会议和文件规格,提升会议效果和发文质量”等“四条新规”,以及“周五无会日、周日不安排大的活动”等具体要求,并提出“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各类公文总量比上年减少5%以上,简报不超过5种”等量化目标。

  3、湖北工业大学把“文山会海”赶出高校

  当湖北工业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全校收集意见时,不少老师对“文山会海”直发“牢骚”,称其影响了工作精力和时间的分配。老师们的意见引起校党委的高度重视。湖北工业大学纪委副书记周晓调研发现,院系领导层面,由于校内行政管理头绪繁多,学问已成了不得不被牺牲的“副业”,管理、开会、应酬反而成了主业。校方通过规定,精简文件会议,并采取会议申报制度,杜绝会议过多过长;建立完善的内部网络和通讯平台,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信息畅通。校方则通过上门清查和统计核实方式,厘清材料、文件、会议的底数情况,检查评估决策、决议和制度的落实情况。规定出台后,该校会议减少了四成,以往需要开会传达的各种文件报告都通过内部网络或邮箱发送。会议申报制度则规定,凡是一定规模部门参与的会议,必须向学校有关部门和领导申报审批,同时缩小各级会议规模,减少通知性会议。会少了,文件少了,老师们的时间更充裕了。

  二、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1、省委宣传部“五措并举”打击新闻敲诈

  新闻敲诈是新闻界一大公害,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为坚决打击新闻敲诈行为,省委宣传部“五措并举”:一是加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深化“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开展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分级、分类对全省5200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培训。加强湖北省新闻职业道德委员会建设,形成了包括投诉、调查、处理等各环节无缝对接的完善的新闻敲诈处置机制。二是依法打击,依法管理。加大了对问题突出媒体的查处力度,对新闻敲诈行为频发、社会影响恶劣的媒体和从业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加大了对网站新闻敲诈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设立的网站予以关停,对违规采访行为坚决制止。加大对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打击力度。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引导媒体自律。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记协、省“扫黄打非”办开设了打击新闻敲诈投诉电话,省新闻出版局、省记协、“扫黄打非”办开设网上举报专区,及时受理社会举报投诉。完善信息公开,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完善了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省记协认真开展了新闻道德评议工作。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组织121家中央和行业媒体驻鄂机构、网站湖北频道、省直和武汉市主要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做出承诺:当好建设者,传递正能量。四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新闻媒体及其负责人责任追究制度、各报刊年检制度、互联网站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了新闻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两分开的规定。研究建立了虚假新闻、不实报道、网络谣言调查处理和还原事实真相报道机制。指导省直和武汉市直媒体建立了“当好建设者 传递正能量”内部管理机制。五是加强对媒体驻鄂记者站的管理。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行业和外省新闻媒体驻鄂记者站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加大了对记者站的服务力度,为他们在湖北开展新闻采访提供支持,引导记者站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了对中央、行业和外省媒体驻鄂记者站的管理。

  2、省粮食局进村入户征求意见,粮农追问逼出“第一速度”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粮食局机关全体干部进村入户基层征求意见。监利县黄歇口镇素称“全国水稻第一镇”,家家户户种早稻。去年,早稻价格高,不少农户加大种植量。今年市场粮价一跌再跌,远远低于国家公布的收购价。面对省粮食局干部,他追问:“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何时能落地?”面对群众的要求,省粮食局决定打破常规,缩短时间,将各项工作前移。在今年夏粮收购中,当中储粮总公司同意我省启动预案批复下达后,省粮食局及中储粮分公司“第一时间”通过政务网站,向群众公布了早稻托市收购政策规定和委托收购库点名单。当晚批复,当晚启动!在国家批准启动2013年早籼稻执行预案的5个省份,我省创造“第一速度”。而在往年,从政策批复到落实,最少得一星期。

  3、省检察院会同省司法厅制定出台全国首创检律关系指导意见,解决律师反映“会见难、阅卷难、调取证据难”问题

  “会见难、阅卷难、调取证据难”一直是阻碍律师行使执业权利的主要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律师向省检察院反映,有的侦查机关甚至把正常的会见演变为律师个人与承办人、与领导的私人关系,人熟则快、不熟则拖。为破解这个“老三难”问题,省检察院、省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新型检律关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摒弃当前实践中存在的把检察官和律师置于“对立”状态,对律师行使执业权利不支持、不配合等错误认识和做法,构建新型检律关系,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共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构建新型检律关系的地方性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省检察院进一步提出,把建立新型检律关系作为深化检察改革、推进执法办案模式转型的重要内容。

  4、省工商局:一把尺子让外资注册一路畅通

  外商投资申办企业要分别向省工商局和省商务厅提交审批登记材料。过去,由于两部门审查标准不同,审批登记材料时常出现一家认可、另一家不认可的情形,企业左右为难。为此,省工商局将解决此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外资发展的着力重点,主动协调省商务厅,就规范审批登记行为、提高审批登记效率推出三项举措。这三项举措分别是:整合并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核登记材料,使办理审批登记需提交的材料“一目了然”;统一审查标准,对审批登记均需提交的材料,商务、工商部门“一把尺子”审查;制订外商投资企业章程及董监事任免文件等示范文本,在工商、商务部门门户网站公布,给投资者使用“一个样本”。省工商局还与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协调,就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需要海关出具的手续证明等登记事项统一意见,以方便企业办理。目前,省工商局外资登记窗口当日办结率达98%,远快于办理登记的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为促进外资项目尽快落地,省工商局还委托尚未获得国家外资登记授权的潜江、天门市行使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方便企业就近办理登记;将外商投资企业冠用省行政区划名称核准权委托全省10个国家级开发区所在市工商局行使。

  三、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

  1、湖北省“节俭办会”让群众得实惠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大设计、大规模、大制作”办晚会的现象普遍存在,宣传效果难以跟投入成正比。据了解,请一个一线明星,需要支付税后数十万元酬劳,承办一场大型综艺晚会耗资大、耗时长。“承办了一场综艺晚会,一年都只能忙活这一件事儿。”有基层工作人员坦言。8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审计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结合我省实际将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转发各地和相关单位。9月份,文化厅与黄冈市政府联合举办第八届省黄梅戏艺术节,取消了原计划的开幕式晚会,以优秀剧目《东坡》取代开幕式,将节约的200多万元投向基层惠民演出。10月,我省举办中国期刊博览会,取消了原定的开幕式晚会。为简化舞美制作,突出艺术本体呈现。省文化厅以艺术质量至上的理念指导《建安轶事》、《妹娃要过河》、《宇宙锋》等3台剧目的排练和演出,参加10月份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奖剧目数和等次位居全国第二。10月中下旬,由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省文化厅主办的秋之韵?东湖音乐会,本着文化惠民、节俭大气的原则,10天举办了9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受到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

  明年,我省承办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将厉行节俭办节的原则,不搞开幕式晚会;举办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展演月活动,也将以剧目演出作为活动启幕。以后,将更多地组织全省专业艺术院团深入城乡社区、乡镇村落、剧院广场、军营学校演出。

  2、湖北高校反“四风”,剑指科研经费使用痼疾

  科研经费的部分使用环节不明朗、监管不严格,一直以来是科教监管部门的困扰。一些高校院系对课题经费成本核算力度不够,有的将科研经费成本转嫁至教育事业费中支出,且项目与账目脱节,甚至从立项到验收结题都无详细档案。为此,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部门正在抓紧建设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从立项到预算使用报告,再到使用过程环节直至结题,科技部门将对整个科研计划项目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监管”,这套管理系统将于年内完成内测,明年正式运行。在此基础上,省科技厅将推动科技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使每个项目及其立项过程有迹可查。此外,省科技厅正在探索“后补助”的经费拨付方式,即通过设立成果完成数量、企业技术升级等硬指标,设立事后评价体系,根据科研机构的完成情况来逐批拨付经费。

  3、湖北省认真落实“禁卡令”

  中央“禁卡令”下发后,省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挂历。《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中纪委文件精神。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一律不得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台历、挂历等物品。确因外事、港澳台事务、侨务等工作需要的不在此限,但要提倡节俭,不得奢侈浪费。要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审计监督,相关费用不得转嫁摊派,一律不予公款报销。《通知》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挂历等物品以及转嫁摊派相关费用的问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

  四、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

  1、我省专项整治“事难办、车超标、多占房、乱发钱”等突出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会决定,深入开展“四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干部多占住房问题和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以进一步狠刹“四风”,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四项专项整治行动由省纪委牵头,省直七个部门具体负责和配合。整治范围是第一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159家单位,整治时间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在“三难”问题专项整治方面,重点整治机关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在行政服务方面吃、拿、卡、要;不遵守上下班纪律、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看电影;在行政审批方面不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事项等6类问题,由省直机关工委具体负责。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整治方面,重点治理2011年5月20日以后违规配备使用超标准公务用车、违规配备使用越野车、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公车私用、公车违规停放等5类问题,由省机关事务局具体负责,省公安厅配合。在省直机关干部多占住房专项整治方面,重点治理异地调动干部多占的住房、省直机关公务员在统建住房配售中多占的住房、军转干部多占的住房等3类问题,由省机关事务局具体负责,省住建厅、省直机关工委配合。在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整治方面,重点整治设立“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财务支出中列支礼品礼金费等3类问题,由省财政厅具体负责,省人社厅、省审计厅配合。四项专项整治活动实行“一个整治项目、一个专班推进,一个具体方案、一抓到底”。

  2、省委财经办(农办)突出“准、狠、韧”,销号制管理整改清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委财经办(农办)把专项整治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举措,按照“准”、“狠”、“韧”的要求,落实中央和省委确定的专项整治任务。除了省里统一的“四项专项整治”外,在边查边改过程中,该办还开展了涉农问题专项整治,及时纠正损害涉农利益行为,查处3起截留、挤占、挪用、骗取惠农资金等问题。针对整改过程中发现的公车私用问题,该办对当事驾驶员作出了清退处理,并在查处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每天张榜公布车辆行驶状态,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有效堵塞了车辆管理漏洞。同时,该办及时调整了省级评比表彰项目,将已获批的“省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评比表彰项目与新增的“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和“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主动整合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评比表彰项目,全办已获批的省级评比表彰项目由原来的7个降为现在的5个。省委财经办(农办)对“回头看”活动中排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处室,限期整改到位。对办领导班子需要整改的16个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制,一个项目一份表,明确项目名称、整改目标、具体措施、工作流程、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五、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

  1、湖北省源头治理“三公”经费开支过大

  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大力推进9个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其中就包括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扎实做好2014年省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各项基础和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市、县级政府在2015年之前公开本级“三公”经费。省财政厅将以编制2014年省直部门预算为契机,强化过“紧日子”的理念,将各部门一般性支出压缩5%,并要求省直各部门2014年预算数不超过2012年决算数,从源头上严控“三公”经费。

  为解决“三公”经费支出数额过大的收支矛盾,部分部门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的甚至设置“小金库”隐匿收支。为解决这个痼疾,切实推进财经纪律和行政收费专项整治,省财政厅作为牵头单位,在省直机关开展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内容包括违规设立“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在财务支出上列支礼金礼品和有价证券(购物卡)等问题,对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实行重点检查,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开展收费项目清理,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省级立项的1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2、我省“四项专项整治”初见成效,“三公”经费下降23% 回收旧房512套

  我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四项专项整治行动”初见成效。省纪委明察暗访组调查发现,省直各部门纷纷取消行政审批费用。目前,省直单位99%的审批项目实行零收费。各单位审批环节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审批时限提速40%以上;95%的单位实行了窗口受理制,98%的单位实现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所有单位实行了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省直10多家单位服务大厅设施齐全、环境整洁,态度热情,业务熟练,现场询访办事人员和电话抽查经办人员200人,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公车私用现象大幅下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省直单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在单位车辆编制和规定标准范围内申报购置公务用车,超编、超标配备公车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大幅下降。

  一批干部退出多占住房。截至9月27日,有37名军转干部退出住房,16名军转干部出具住房退给部队的证明材料,82名军转干部向所在单位作出了退房承诺。省直单位旧房清退办已回收旧房512套,回收率为70.5%,已经完成腾退工作任务的省直单位有49家。

  “三公”经费大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省直单位较好地执行财经法规制度,“三公”经费大幅下降,据初步统计,116个省直部门及所属二级单位,今年元至8月,“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23.09%。

  六、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1、省农业厅让支农资金在聚光灯下“过堂”

  一直以来,支农专项资金的拨付问题是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项目点多面广、资金严重分散、分配过程不透明、资金拨付滞后、监管脱节……。省农业厅明确提出,要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从资金拨付的透明度切入,保证科学和公平,才能让支农专项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对此,省农业厅率先引入绩效考核机制,按公共财政支出原则,实行省级财政部分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

  对于每年下拨的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向,以前往往是“几个处室的人合起来议一议,然后由领导拍板说了算”。这个过程难免涉及到人情项目,有暗箱操作的空间。而现在,根据新的竞争性分配改革的办法,资金往哪里投、投多少,领导说了不算数,而由基层先申报项目,然后交由专家评议,对申报项目实施“择优录取”,整个过程公开“过堂”。而在资金下拨后半年和一年的档期,项目还将接受省审计厅的“期中测试”和“期末大考”,绩效评价结果未达预期指标的项目,在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中原则上不再安排。2013年我省竞争性分配的支农专项资金比例已超过全部专项资金的80%。目前,全国仅广东等少数几个省份尝试了竞争性分配的形式,而广东此项比例只有20%。

  2、省交通厅、省财政厅等联合启动3年攻坚战,从“公里数”到“放心度”

  截至去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9.9万公里,所有建制村已通公路,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然而,据统计,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危险路段约3万多公里,同时,我省农村公路在役桥梁被判定为四、五类危桥共计8183座,事故隐患多,险情时有发生。调查显示,2003年以来,我省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有54%发生在农村公路。路是通了,可是管理、安保措施不跟上,百姓走得不放心。过去,我们大干快上,追求通路里程,追求政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这是官僚主义作风,我们不仅要让农村道路走得了、运得出,还得走得安全舒适、运得经济高效。教育实践活动中,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出台《湖北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普通公路危桥改造省级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十二五”后3年,省级财政将拿出4.6亿元的安保工程奖励资金和5.7亿元的危桥改造补助资金。此外,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安监局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协调解决工程实施的重大问题,共同打响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3年攻坚战。

  3、省总工会决策把职工满意放首位

  随着社保体系的完善,困难职工人数逐年下降,普通职工的需求日趋多元,工会帮扶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省总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将地方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全面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并在企业试点“企业职工服务中心”,扩大工会服务面,为全体职工提供维权、帮扶、文体、生活、代办等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4、省统计局“三查四看”让数据清澈无浊

  统计数据弄虚作假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为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省统计局派出多路工作组对各市州进行企业“三查”督导检查。“三查”内容包括查名录库单位、查联网直报数据质量、查国家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落实情况。比如,针对联网直报数据,主要核查企业数据质量。核查包括“四看”:一是看是否存在提供虚假统计数据,二是看是否有代填代报现象,三是看是否有政府部门强令、授意企业上报虚假统计数据的行为,四是看数据之间是否匹配协调。

  在“三查”过程中,省统计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两起地方统计违法案件,对当地政府和统计局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分,并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出“四条红线”的禁令进行整改。

  5、黄冈放弃巨额卖地收入,耗资8亿把遗爱湖还给百姓

  11月9日,黄冈遗爱湖公园最后4个景区——“水韵荷香”、“江柳摇村”、“霜叶松风”、“平湖归雁”开始收官。再过一个月,遗爱湖公园将全部建成开放,开始冲刺5A级景区。“一个遗爱湖,半城黄州人。”洗去铅华,遗爱湖成为黄州人自豪的会客厅。此前,遗爱湖周边曾扎堆大小企业1300多家,直排入湖的污水每天高达533立方米。治理遗爱湖,黄冈动了“血本”。历时3年,搬迁、关停1382家企业,拆除大大小小十几家养殖场;封堵36处排污口,铺设截污管网30公里。有人算了一笔账:仅土地增值一项,政府放弃了几百亿元土地直接出让的财政收入。不仅如此,政府还得从紧张的财政中扣除资金用于建设。

  6、枣阳市公厕里面找答案

  枣阳市城建从建公厕、修小游园等细处着手,尽可能给市民留下足够的绿色空间、娱乐空间。市民反映,聚集了30万人口的枣阳市主城区,竟没有一个公园,实不应该。市里又一次性拿出近1000万元,在中兴大道上兴建占地130亩的东城公园。从6月至今,已改建公厕16所,新建街中心小游园18个。几棵树、几片绿、几个厕所,传递出为百姓筑城的理念。

  七、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1、省交管局长请辞会长,各地14个代表处注销

  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群众反映,以前要过年审,先得交60元会员费给当地的机动车驾驶员协会。钱是收了,但协会承诺的服务却是一件也没落实。协会组织应遵循自愿原则,而办年审也只需符合公安机关的要求,以办年审作为收会费的前置条件,这引发不少群众的质疑。针对驾照年审捆绑收费等问题,省交管局和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决定从自查自纠入手,彻底斩断行业协会与交管部门的利益链条。在今年的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召开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议上,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省交管局局长马国宪主动提请辞去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会长职务;会议同时决定,注销该协会设立在全省各地市州的14个代表处,且所有注销代表处将按照法律程序报备和资产清算。

  2、省公安厅从群众的牢骚中查漏补缺

  “同一台车,开车的人不同,处罚结果就不同?”在省公安厅此前收集的群众评议中,有人反映,路面执法中存在特权车、关系车、熟人车不处罚或降格处罚等情况。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环节,类似这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被厅党委列为“回头看”重点纠正的内容。省交管局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整顿执法不廉、不公、不作为、滥作为,对违法处理不处罚或降格处罚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此外,该局实行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异常数据报警,严格岗位设置和系统授权,完善系统操作留痕及监督审批责任制,连续查处了几起内外串通、利用手工对账漏洞免分、免处、买分、卖分违法行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省公安机关举行“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视频推进会,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结合即将启动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努力使民警的思想作风有明显转变、素质能力有明显提升、服务效能有明显提高。省公安厅成立检查组,深入各地,严查严纠违反公安部“三项纪律”问题,严查“吃拿卡要”等腐化行为、冷硬横推等霸道作风、乱收乱罚等问题。针对窗口单位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对派出所、出入境办证窗口、信访接待室、案件受理单位、消防审批单位和110、122接处警单位开展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促他们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3、省档案局取消全省所有档案利用收费项目

  教育实践活动中,省档案局决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取消全省档案系统所有利用档案收费。砍掉收费就是砍掉自己的利益。于省档案馆而言,每年少了两三万的经费来源。在一些县级档案馆,由于接收的民生和专业档案多,群众查档数量大,取消收费,相当于一下子被砍掉大几万、甚至二三十万的收入。砍掉收费收获了群众的更满意。在省档案局(馆)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意见征集簿上看到众多留言,如11月5日来自仙桃的许某和高某说:免费查阅有关民师、公办教师住房公积金方面的政策文件,让我们解决了多年的疑团。免费利用,可能会出现过多调阅和复印档案,不利于档案保护和长久利用的问题。为此,省档案局要求,群众提出调阅要求时,工作人员帮忙分析,如存在查阅量浪费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清楚档案保护的特殊要求。另外,省档案局将进一步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让馆藏60多万卷(册)档案资料全部实现快速检索和共享利用。

  4、省教育厅改周督办为日督办

  在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中,省教育厅启动对校车安全、办学条件、食堂运营、教学点设置、违规补课收费等9个问题的集中专项整治,实施“五个一批”暑期专项行动(约谈一批、督办一批、查处一批、通报一批、曝光一批)。同时,对各地信访举报件改“一周集中督办”为“当天督办”,将办结回复时间由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通过专项整治,目前群众举报投诉明显减少,教育部接到的我省投诉举报较去年同期下降64.4%。

  5、省民政厅专项整治问责查处“人情保”“关系保”责任人56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省民政厅将整治“人情保”、“关系保”作为10项整改措施之一,标本兼治、惩防结合,印发《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成员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备案管理办法》,要求低保经办人员的亲属吃低保必须经过上级政府备案。目前,全省备案35643人,经核查退出“关系户”1695人,问责查处“人情保”、“关系保”责任人56名。同时,省民政厅推动省政府下文要求省、市、县分别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对申请低保的对象在住房、车辆、公积金、证券等多个方面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核对,把好“入口关”,保证低保的公平性。目前,已有10个市州、46个县(市、区)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目前,省民政厅正在健全投诉举报核查制度、完善监管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并加大村级低保情况公开公示及政策宣传力度,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

  6、省食药局不让“小饭桌”成为监管死角

  省食药局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征求意见中,很多群众反映“小饭桌”问题要加强监管。省食药局专门在宜昌市召开食品消费监管现场推进会,针对“小饭桌”制定整改和规范方案,推广落实宜昌经验。宜昌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联合工商、质监、城管、农业、药监、教育、公安等部门将“小饭桌”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对“小饭桌”下达监督意见书,组织“小饭桌”业主参加统一培训、体检。完成整改并符合条件的“小饭桌”,可按程序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基本卫生条件合格通知书》、《营业执照》;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或者拒不申报的,一律取缔。与此同时,省食药局在全省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餐饮业,检查学校食堂4730个,校园周边餐饮店11754个。目前,省食药局正针对餐饮服务单位租赁经营的现象,探索研究市场管理者、房屋产权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此类措施在武汉市江汉区开始试点。 

上一篇:广西:2023年起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
下一篇:直击北京高考评卷:数学每题均有满分 高分作文各有千秋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