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头条]回眸2018年,上海高等教育有何新亮点[图]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12
手机版

  《新闻晨报》报道 编者按 2018年对上海教育乃至中国教育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系列教育大事让2018年载入史册。这一年,乘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上海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回首2018年,上海高等教育有何新亮点?请看两位专家的评析解读。

  180104_p14_b.jpg

  夯实育人之“本”争创“一流”高等教育

  □董秀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研究员)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上海召开。各地代表分组到沪上六所高校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上海在大会上作了省级推进经验的介绍,反响热烈。这是上海高等教育擦亮新名片的生动缩影。

  这一年,上海高等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排头兵、先行者”根本要求,聚焦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根本目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之基,启动一流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开创了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在我看来,主要亮点体现在四方面。

  高校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型课程体系逐渐成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此,上海各高校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化探索,着力做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盐”,做鲜“课程思政”之“汤”,做强思想政治教师之“厨”,使思想政治课程从“点名课”变成“占座课”。经过多年实践,上海创新构建了“4+1+X”思政课教学体系,“4+1”的必修课,不仅内容充实,还能讲出特色;“X”的思政选修课,演变成各高校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各种融合解读中国、综合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等内容的课程渐成体系,承担起育人职责。同时,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在各类各门课上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走上讲台,讲大事传大道,与教师集体备课……目前,上海高校的思政教育已形成了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以5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以4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近1000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格局。

  本科教育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启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系列组合拳成效显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近年来,上海以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牵引,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初,上海着眼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提出“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汇聚一批一流教学师资,落实一批一流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一流人才培养示范引领基地”的目标,之后配套公布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的35个项目(其中26项列为建设项目、9项列为培育项目),标志着上海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迈上新征程。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本科教育大会。上海代表在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上海本科教育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探索得到各方高度认可。

  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发展一流研究生教育。加强学位点建设是一流研究生发展的基础和重点。2018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其中,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上海海关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多所高校新增(升格)博士硕士学位点100多个。新增的授权单位、学位点,对相关高校和整个上海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来说,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新平台、新机遇,也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高校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为上海研究生人才培养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10月,《上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发展一流研究生教育试点方案》发布,提出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对接上海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一流的学位点优化机制与建设机制、一流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一流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一流的资源配置保障机制的目标。目前,各高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已完成论证答辩工作。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统筹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国家“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根据前期国家双一流建设框架和《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上海以部市共建合作机制为平台,以1:1的双一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相应政策资源,支持在沪部属高校更快发展。全面落实《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方案》,按照“一校一策”“成熟一校、建设一校”的方式,持续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在市属高校中着力发展若干所比肩部属高校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在继续支持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高水平建设的同时,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启动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活力,创建一流。同时,发挥“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上海高校主动服务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对承担重大任务、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及其项目,给予政策倾斜、资源支持,形成正确导向。

  服务科创中心建设“高峰高原”再结硕果

  180104_p1_b.jpg

  □余新丽(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副处长、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估中心主任)

  2018年11月ESI公布最新数据,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13所上海高校的92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上海高校在22个ESI学科中覆盖20个,覆盖率达到91%;在2018年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沪上高校有多个学科位居世界第一……好消息传来的背后是上海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高峰高原”计划的实践和努力。

  自上海启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后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一批“高峰”学科和若干“高峰”领域(方向),形成一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原”学科群。近年来,通过高峰高原计划、上海高校学科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学科集群优势日益凸显,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积极服务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前瞻布局专业、学科

  上海围绕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工程、信息与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不仅加快推动相关科学的发展,而且前瞻布局新兴学科和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高校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的学科布局最为充分,在其最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上海共有12个学科点,其中4个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6所高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上海财经大学还在工学、理学两个门类分别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为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强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如同济大学新设的“智能建造”专业,以土木工程为核心,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学科。

  学科水平居全国前列

  上海24所高校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参评学科门类齐全;其中,26个学科进入A+行列,仅次于北京;91个学科进入A类行列,占上海高校参评学科数的23.76%。

  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之际,上海高校总体表现突出,14所高校的5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数量占全国“双一流”高校的10.2%,入选高校数、学科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4所高校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比9.5%;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有10所(其中地方高校5所),占比10.5%。入选“双一流”建设的上海高校均属于“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I、II、III类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4所高校,其I类高峰学科建设数13个,占比60%;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10所高校,7所为I类高峰学科建设高校,2所为II类高峰学科建设高校,1所为III类高峰学科建设高校。

  学科高峰进一步凸现

  上海高校已具有一批达到世界一流行列乃至前列的学科。根据ESI数据库、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 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 ject)、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 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 f A cadem ic Sub jects 2018)等全球权威学科排名,上海高校有一批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部分学科的排名进入全球前100、前50甚至前10名。

  根据ESI2018年1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交大(6个)、复旦大学(4个)、同济大学(1个)、华东理工大学(1个)4所高校共有12个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占全国高校的10.9%,上海交大的工程学入围全球万分之一学科,占全国高校的12.5%。在2018年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上海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位居学科排名的世界第一。上海交大的仪器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和复旦的生物医学工程位居全球前10。在2018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上海9所高校的107个学科入围世界500强,43个学科位居世界100强;电子与电气工程等20个学科位居世界50强,其中,建筑学、艺术设计、现代语言、机械、材料科学等学科表现突出,入围世界前30。

  由此可见,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上海高校学科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大量基础科技成果和世界前沿水平科研产出,并逐渐形成一批汇聚创新创意的优势学科群,这将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及国际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与推进做出重要贡献。

     

上一篇:2015青海高考分数线:一本文466理400
下一篇:11所已公布2023年广东普通专升本拟招生专业院校汇总(持续更新)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