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农村孩子上学难,小规模学校如何勇敢走自己的路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13
手机版

  校园条件简陋、教学设备破旧、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方式落后、校园生活单一……这或许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村学校,这也是当下农村教育面临的普遍困境。

  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过程中,农村教育逐渐丧失自己的根基,“农村孩子向何处去,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拷问着整个社会。

  但是,农村学校有没有更多可能性?农村学校能不能培育出快乐、自信的孩子?需要我们和学校一起用行动寻找答案。

  过去20年间,21世纪教育研究院致力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倡导和推动工作。2014年11月,研究院发起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原“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旨在为分散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搭建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同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为农村学校发展提供支持,呼吁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向农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

  八年来,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公益资源对接、重点学校和区域自组织培育以及会议研讨交流等方式,链接来自全国各地“求创变”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公益实践者,为1800余所会员学校提供帮助。

  在陪伴农村小规模学校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很幸运看到越来越多农村学校勇敢突破困境,探索新农村教育之路。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共同体的四所会员学校。它们扎根乡村,满足了当地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同时,它们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出更适合当地孩子的育人模式。

  范家小学:育阳光自信少年

  坐标: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

  2014年暑假,张平原调任范家小学校长。在和老师们一起做完学生家访后,他发现,大多学生是和老人留守家中,还有不少学生父母离异或有家人身患重病,家里长期面临经济困难,而且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帮这些孩子建立信心十分必要,于是,“育阳光自信少年”成为范家小学的育人目标。范家小学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让孩子的生活变得美好。

  尽管受限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大多乡村小学在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处于劣势。但是,教育并不只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丰富的乡土资源同样可以为日常教学增色添彩。

  

  张平原认为,这些独一无二的乡土资源就在眼前,要看见它、重视它,并把它运用在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兑现这些乡土资源的价值。

  有了目标后,如何实现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老师、学生每天的时间、精力终究有限。因此,开展乡土课程,并不是要在已有的课程体系外再直接增加课程,而是要与现有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譬如,乡土文化适合融入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中,大自然中的元素可作为数学测量素材、科学课的分析对象,乡土特色也能为大课间、文艺晚会、课外实践等校园活动提供更多创新思路。

  范家小学决定告别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自然风貌以及教学条件,围绕自然考察、社会调查、植物种植三个方面,开展专属于它的乡土课程。

  

  对许多小朋友而言,探究自然科学的过程充满新鲜感。如果只能坐在教室里看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讲解,吸引力不免会打折扣。范家小学的自然考察课程会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观察动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学生结合所见、所想以及所查阅的资料,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讨论,绘制成属于自己的自然观察笔记。

  通过观察、思考来了解自然之余,范家小学也为孩子创造“事上练”的机会,通过开展植物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整地、播种、浇水、除草、护理等种植全过程。

  

  除了陪孩子建立与自然的连接外,范家小学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为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范家小学围绕乡村民俗、遗迹、传说等方向,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确定调查主题、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实际调研、整理分析。

  教学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范家小学采用PBL项目式,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带着疑问来探究、发展、延伸。通过“疑、看、想、做、说、议”等环节,让项目活动在有趣的氛围、有效的节奏下开展。

  伴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范家小学,老师的角色也有所变化。范家小学有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是,“老师懂的不一定比学生多”。因此,在日常实践中,老师不再是单纯地指导孩子,而是和他们一起走村入户,一起调查、观察,一起完成考察报告。

  摘野果、挖野菜,制作自然观察笔记、绘制野菜野果地图,拜访当地能人、名人,参观古老的建筑,收集地方民谣……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为乡村孩子点缀出色彩斑斓的童年。

  杉木坪小学:打造文化校园、绿色校园

  坐标: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近年来,位于西南地区的杉木坪小学依托于地域特征,不断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文化校园、绿色校园。

  “农耕文化”是杉木坪小学的教学特色之一。为了培养孩子“五育”并举发展,杉木坪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尝试、大胆探索。

  农耕文明是华夏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劳动教育缺失,当代学生中“五谷不分”者不在少数。杉木坪小学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在自家学生身上,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走村窜户,寻找农耕工具,并将一些见证了农耕文明发展的“古董”请进校园,打造学校专有的农耕陈列室。

  让学生认识农耕工具还远远不够,杉木坪小学将这些工具的来源故事、使用方法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农耕工具的“前世今生”,回到家后,还能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日常劳动实践。

  

  此外,杉木坪小学也有专门的实践和调研课程。为更好地开设这门课程,学校特地在校园附近租了1.5亩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又名“农趣园地”。“农趣园地”被划分成若干块,责任到各班,学生根据节气时令自主在地上种植农作物。每周,班主任都会组织本班学生进行翻土、播种、育苗、移栽、捉虫、除草、施肥等。

  白菜、蚕豆、香菜、花菜、碗豆、萝卜、油菜、小麦……每一株农作物都是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孩子们也会花时间观察、记录农作物从种子到发芽到长大的变化。每一份用心绘制的自然笔记,不仅描绘了三餐四季背后的故事,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每类蔬菜成熟后,杉木坪小学还会统一组织学生开展美食加工活动,让学生的餐桌更加丰富、营养,孩子们也能体味自己动手的乐趣。

  

  除了认识农耕文明外,感受造纸艺术也是杉木坪小学的一大特色。造纸工艺曾是杉木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民间造纸工艺逐渐消失。杉木坪小学特意为对造纸感兴趣的学生开设课程,了解传统造纸工艺,学校组织三到六年级的部分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开展主题调研活动。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多次拜访当地熟悉造纸流程的造纸艺术家,跟随其了解造纸过程和各类造纸工具的使用方法。

  尽管乡村学校在教学条件上不具优势,但是独特的地方文化依然能为其带来多元的教育资源,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也让孩子更了解家乡的魅力。

  榆林头小学:崇尚本真,超越自我

  坐标: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

  榆林头小学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学校沿袭庄子的“本真”思想,秉持“崇尚本真,超越自我”的办学理念,即遵循教育及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倡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做最好的自己。

  不过,不同于现在有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七年前的榆林头小学还面临诸多困境。2015年9月,苏利婷刚被任命为榆林头小学校长时,学校崭新的教学楼和破旧的桌凳,广阔的校园和不足40人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在这背后,还有更令她担心的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育教学质量薄弱。面对这些状况,从小就有教育理想的她暗下决心,重新改造榆林头小学,提高教育质量。

  上任之初,为使全校学生有一个崭新的精神风貌,苏利婷与村支书、村委主任,每人拿出1000元钱,为学生免费发放崭新的校服。为了让学生读到更多精美的课外读物,她多次和新华书店商量,并最终争取到每学期为每个孩子带来两本课外读物的捐赠。经过她一次又一次的奔波和求助,学校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相继有了新桌凳、餐厅、餐桌、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一体机。

  完善硬件条件的同时,榆林头小学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过去因为师资匮乏,这里的孩子们没有上过体育课,甚至没学过课间操,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对他们而言更是遥不可及。苏利婷担任校长后,积极委派老师去参加“一专多能”的培训。老师们有了更丰富的见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元。

  

  榆林头小学成立了四个社团组织:“一剪闲云”手工剪纸、“青出于蓝”韵律篮球、“绳舞飞扬”花样跳绳和“诗雨社”经典诵读。这些新鲜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积极报名参加社团活动,也慢慢学会自信展现自己的风采。

  随着老师外出交流学习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浓厚,榆林头小学不断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性。把乐器引起校园是榆林头小学实现的又一大突破,口风琴、排笛、葫芦丝等都出现在孩子们的课程中。美妙的音乐时不时回荡在乡村校园里,为孩子们打开缤纷多彩的世界。

  

  在引进精彩多样的课堂、活动之余,榆林头小学同样懂得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和地域特色。“一物一世界,万物皆教材”,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成为榆林头小学学生一门重要的课程。了解身边的事,知晓身边的物,榆林头小学的自然课程鼓励孩子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文化串联万物,习得人与世界相处的智慧。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老师们齐心协力,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课教材《小麦》。

  如今,榆林头小学的教学环境、课堂设计都较过去有了很多改善,他们也仍在寻找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提升硬件设备,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让孩子更好地享受校园生活。

  蒲洼中心小学:用爱破解“低龄寄宿”难题

  坐标: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

  提到北京的小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闻名全国的西城名校、海淀名校。它们周边环绕着价格高昂的学区房,这里的孩子每周排满了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不过,在北京的郊区,也有学校与之完全不同。

  距离北京市中心100多公里的房山区蒲洼乡素有“北京小西藏”的美称。蒲洼中心小学位于蒲洼乡蒲洼村,是全乡唯一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

  早前,因为蒲洼乡有煤矿资源,当地居民大多以此为业,孩子就近在蒲洼中心小学念书。后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以及停止开采煤矿,不少人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父母出去读书,蒲洼中心小学面临生源问题,学生人数大幅减少。到2017年时,蒲洼中心小学大概只有50名学生。

  仅剩的学生中,也有不少学生的家长外出务工。寄宿制的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给家长提供了便利,但容易造成孩子从小缺失家庭教育,孩子和家长之间情感疏离。一些小孩从六七岁开始要经历6年的寄宿生活,期间不免出现较大的情绪起伏,有些学生甚至要经历害怕、焦虑的阶段,有时也会面临学习困难、成绩下降等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蒲洼中心小学更加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从不降低对教育质量的追求。立足于学校“环境美”“规模小”“人数少”“全员寄宿”的特点,蒲洼中心小学提出了“小而精、小而美”的办学理念,围绕“生活课程、圆桌课程”,开展教育改革实践。

  

  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但如何让孩子快速适应寄宿生活则考验着学校的智慧。在一个新的住宿环境中,孩子往往容易产生不安感,蒲洼中心小学通过在宿舍墙上涂鸦,由学生自己给寝室取名,给每个学生配置俊鸟玩偶等方式,给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寄宿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在家的温暖。

  美好的寄宿生活需要轻松的宿舍氛围,也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校园生活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学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孩子过早独立生活,缺少亲密关系,蒲洼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会尽量为孩子弥补,尤其是对低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帮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以诚相约”的约定,学生主动和老师散步、聊天,这使师生间关系更加亲密,也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同样,蒲洼中心小学十分重视孩子同伴关系的处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会面临较大的角色转变,作息时间、学习任务的改变,容易让其产生焦虑、低落和退缩等感受和行为。对此,蒲洼中心小学的班主任在开学之初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情感适应上,通过“认识新朋友”“介绍我自己”等游戏,让全班同学相互认识和沟通,消除学生间的陌生感,并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帮其建立群体意识。

  基于“寄宿制”的优势,蒲洼中心小学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寄宿学生多出来的时间,帮助学生提高生活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自我觉察的能力。晚上,蒲洼中心小学给学生加入了半个小时的自主阅读时间;为孩子组织“阅读听”活动,让他们伴着睡前故事入睡。学校还通过开展儿童戏剧等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学生可以在戏剧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

  蒲洼中心小学认为,关注到每个孩子,用爱呵护孩子的成长,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担当、有情趣”的乡村少年。

  结? ?语

  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难点问题之一。农村教育面临整体性危机的当下,需要更多星星之火带来希望。农村教育的改变,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未来,我们还将持续陪伴农村学校成长,希望您和我们一起为农村学校赋能,让农村教育焕发活力。

上一篇:2021年很不错的11所双非院校,难度相对较低,但实力堪比985/211
下一篇:“新中考”如何做?广东多地方案对比分析来了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