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卓越计划加快升级,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12月8日,东莞理工学院召开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推进会,为工程师学院揭牌,并开展校、政、行、企等多元主体联合行动,共同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所在,也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一环。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高校12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以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契机,抢抓新工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贴近产业需求,构建起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创新型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东莞理工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今年7月,卓越计划迎来升级:东莞理工学院出台《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实施方案》,针对9大国家急需重点领域和7大学校特色领域,努力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说,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卓越工程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力量。加强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举措,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实现变道超车的战略支点。

  

  产业人才需求导向贯穿课程全体系

  不久前,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东莞理工学院夺得2金4银5铜。这是学校首次在“互联网+”国赛斩获金奖,其中一个金奖项目“锂工正极——首创低耗生产磷酸铁锂助力碳中和”,核心团队便来自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卓越计划班。

  “通过卓越计划,我们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接受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锂工正极”项目负责人、2020级应用化学卓越计划班的杨浩说。

  

  东莞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行者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在调试研制的机器人。

  杨浩所在的应用化学专业,是东莞理工学院参与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另外的三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也均是贴近东莞产业发展所需的学科。

  东莞是知名的制造业城市,其制造产品销往全世界。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当地首所公办本科高校,特别是2015年入选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以来,始终立足引育人才、扎根产业、服务城市,致力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配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以教育部卓越计划建设高校为契机,东莞理工学院发挥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启了人才培养新探索。卓越计划改变单一授课模式,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与行业发展动态,融入科研成果、真实案例,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程配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分子组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东莞理工学院形成了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能力、核心专业课程、实践应用能力、项目式设计课程、学科交叉六大模块在内的课程体系,将产业人才需求导向贯彻到课程全体系。

  “这样的改革不仅推动了跨学科课程建设,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目标、过程、结果的一致性。”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说。

  企业常态化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从东莞理工学院毕业后,黄友文顺利进入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并迅速成长,入职仅三个月便成功晋升为项目工程师,三年后便可以独立带队承担公司重大项目。

  这得益于他在东莞理工学院受到的企业实训与职业认知的训练。在推进卓越计划的进程中,东莞理工学院将校企合作升级至产学融创,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和国际名校等创新主体合作,先后创建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9个现代产业学院。黄友文便是在东莞理工学院长安先进制造学院(下称“长安学院”)得到了提前进入企业的机会。

  

  企业技术人员为同学们介绍企业生产车间装备。

  长安学院成立于2016年7月,由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市长安镇签约合作,协同东莞区域先进制造业企业,机械、智能制造等行业协会共建。在卓越计划中,东莞理工学院采用“3+1”培养模式,将企业实习期限延长至一年,加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力度。

  从长安学院的实践,可以管窥该模式的特色。该学院的“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服务链完整细致,采用校、政、企、协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师资队伍由“直聘驻院企业工程师+学校有工程经验教师+柔性聘请企业、行业协会知名专家、工匠”组成,工程经验非常丰富。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推行“企业导师”教学管理体系,让学生直接融入企业岗位实践项目,成为东莞理工学院实践教学的鲜明特色。据统计,东莞理工学院卓越计划班培养学生首次就业率100%,就业公司包括宝洁、陶氏化学、中国石化、VIVO、京东、百度、比亚迪、大疆等知名企业。

  “专业能力扎实,动手能力特别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很快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这是VIVO公司生产制造部经理涂金科对长安学院毕业生的评价。

  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共同体

  今年,在东莞理工学院卓越计划进入第12个年头之际,这项改革迎来重要升级。

  推进会上,东莞理工学院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并聘任了来自学术界、工业界、企业界的9名兼职教授、35名客座教授,向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教授企业工作站、工程师高校工作室等一批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授牌。同时,学校与江西赣锋锂电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将深化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中的对接与合作。

  

  东莞理工学院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

  早在今年7月,东莞理工学院出台《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奋楫计划”,落实双师双能提升“笃行计划”。

  “学校总结前期经验,进一步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人才需求,与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紧密协作,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进一步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马宏伟说。

  暑假期间,15个二级学院实地调研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100余家,与72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结合调研成果,各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组织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目前已新增或改造了129门课程,并组建起31个卓越工程师“奋楫计划”班。

  秋季新学期,近1300名准毕业生通过遴选,成为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的“先行者”。

  “在我看来,卓越工程师对人才的要求是专业基础更扎实,创新能力更强。”经过选拔后进入了国际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卓越班的201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郭子腾说。

  国际微电子学院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组建了集成电路卓越班,主要面向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与前期相比,新的方案更注重把准产业人才需求、强化紧缺人才培养,同时探索建立校企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多元主体合作过程风险共担、费用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切实为学生创造高质量就业创业环境。”马宏伟说,学校将采取超常规思维举措,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共同体,强化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使命担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撰文】卞德龙?姚昱旸

  【图片】东莞理工学院供图

  【作者】 卞德龙;姚昱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2022年国产高分剧的破圈密码:创新、故事与深情
下一篇:中国风水最好的一个村,千年来宰相将军出了上百人,皇亲国戚无数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