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惹怒蒋介石,下令掀起文学“围剿战”,毛主席完胜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毛泽东

  1936年2月7日当毛泽东在陕西写下壮志凌云的感慨时,刚好距离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胜利抵达陕北会师日子不久。

  冬天的北方正飘着鹅毛大雪,再加上长征的胜利让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最终他写下这样的句子,抒发着自己对壮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表明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

  当然了由于战时原因,这首词在创作之初并没有着急发表。而是直到9年后在重庆毛泽东将其转赠给好友柳亚子,随后慧眼识珠的柳亚子将其发表在了《新华日报》。

  

  果然该首词一经发表便震惊整个重庆,包括主流报刊《新民报》、《大公报》在内的大大小小的报刊都纷纷转载,另外还有各出版社发表过关于《沁园春·雪》社评都多达20多篇。可想而知它的火爆程度。

  毛泽东隐藏的词人身份也就此被挖掘出来。但试想下他的词在国民党的陪都轰动四方,那么身为国民党最大领导人的蒋介石又作何感想呢?对于毛泽东的词他有何评价呢?我们从他当时的举止还是可以探究一二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民国政府对出版和新闻控制是相对宽松的,出版社一般都是私人,很少有国营的,所以发表文章比较自由,觉得什么文章写得好就可以发表,并不带有政治性。

  所以哪怕有时候登上批评政府文章也都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只要不违反法律政府鲜少会找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能成就鲁迅等人。

  至于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在发表前期没有人想到他会火爆全城。柳亚子知道毛泽东的身份特殊,所以在投稿时略有删减,并附上自己的词句。

  

  况且一开始只是在柳亚子的文人朋友间相互传阅,可结果由于作品本身优秀,导致后来的传阅度越来越高。甚至在如此低调传播时,很多人慕名拜访柳亚子,就是想从他手里摘抄到原完整词句。

  后来这首《沁园春·雪》再次得到报社编辑的赏识,才将整篇完整大作公开发行在自己报刊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报刊会去刊登毛泽东的作品显然只是出于对其作品的尊重。而且这首《沁园春·雪》也没有什么政治描写,更多是在抒发气吞山河的情感。

  

  而毛泽东的词能在重庆引起热烈的反响无疑是作品本身的文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能很好反应出当时大环境下人们心之所向。也就是为什么《沁园春·雪》能在民间大受欢迎的道理。

  不过毛泽东的作品虽能得民心,却会引起另一个人的“小心眼”。国民党总统蒋介石可是他的老对头。对于毛泽东的词在山城大行其道,老蒋能看得下去吗?

  

  事实也证明,老蒋在看过重庆的报纸后发过一阵火。起初他不相信这是毛泽东亲笔。但各种夸赞词评看多了他也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文笔确实相当的好。这首词不管是在写景还是造意方面都带有磅礴的气势。也难怪他毛泽东的词能在重庆大受欢迎,可自己要是认可他岂不是打自己脸吗?

  只可惜武将出身蒋介石哪里会舞文弄墨,要和毛泽东比写词作诗的功夫是万万不行的。可他哪里会服气毛泽东的文采。

  所以他唤来陈布雷,直接问他;“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是他自己填的词吗?” 这个陈布雷本是蒋身边的秘书长,常年为蒋草拟文件,同时也是《时事新报》的主编。

  

  陈布雷不知蒋用意何为,只是老实回答到:“是的”。蒋介石还是不死心,继续追问道:“那你看毛泽东的词写得如何?”。

  蒋介石只是希望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毛泽东的一句不是,也好歹能安抚一下他的嫉妒心。可陈布雷是个不会说谎的人,他非要给了蒋一个实诚的评价:“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一听这话蒋介石就更生气了,若是让毛的词成为了精品,那岂不是要成为日后流芳百世的名作?让自己的存在更加尴尬嘛。

  

  所以蒋才不会接受陈布雷的评价,直接气呼呼地反驳道:“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好家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蒋介石为了反对毛泽东,干脆把战场上“围剿”的用到文字界上来。既然论文采我比不过你,那我找帮人写文章直接怼死你。陈布雷不敢多言,只能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行事。

  很快各大报纸上都出现一批不同声音的社评,说这首《沁园春·雪》写得是如何如何的不好,总之是鸡蛋里捡骨头般一顿批评,势要带起节奏让这个风评急转直下。倒是颇像是现在的“遭到网络水军的攻击”。这突如其来的恶评潮,明眼人一看便知有人在其中搞事情。

  

  不过共产党那边可不会让你随便欺压,既然你连一首词都要“围剿”我们,那我们可以继续“反围剿”。

  随后重庆文化界在周恩来的指导下直接开启文字反击战斗。包括郭沫若、黄齐生以及陈毅等人在内的爱国人士纷纷在刊登文章热情赞颂《沁园春·雪》的高格调,发讽某些评论“为了黑而黑”。

  文字战打得火热,可人们对孰是孰非的认证最终还是来自作品本身认可。所以老蒋即便在报纸上吵得再凶都没有用,想要压过毛泽东的风头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于是蒋介石又想出一个辙,他在国民党内部发出秘密的征稿通知,让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的高层一人填写一首或是数首《沁园春》,要求只有一个要写得比毛泽东好、意境气势要超过毛泽东。

  征文比赛是发下去了,但是最终收效却不佳。收上来的作品甚至没有一篇能令人满意的。老蒋还不死心,自己人不行那就再找外援吧。

  

  他又在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圈中雇佣好几个“枪手”来帮他写词,可结果依旧不如意。折腾了大半圈下来,蒋介石还是没能压住毛泽东的作品。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放弃。

  至于他又是征稿、又是雇人写文、写评论等一系列的骚操作是在80年代被人揭露出来的,最后只能是沦为一个国民党的笑话了。

  

  总而言之,《沁园春·雪》能大受欢迎靠的是作品本身的优劣度,可不是什么炒作的概念。在这样情况下,蒋介石千方百计试图镇压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

  或许他也应该明白文化圈也不是战场,并不是谁的人马多、谁的政治手段硬就该听谁的。判断一个作品好坏自然是人们自己的标准。在这点上,蒋介石只能自叹自己文化不够用了。

  如今在中学的课本上我们依旧能学到这首《沁园春·雪》,经过时代沉淀,依旧能证明它是个好作品。它更像是一种时代的号召,让我们卯起劲来鼓励自己、鼓励中国去拼搏、去上进,中国明天仍有希望,再强大的敌人也终有落败日子。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毛泽东的话是一句也没有说错。

  现在的我们每每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读起时仿佛我们眼前就浮现出1936年前那场雪,还有毛主席那慷慨激昂的斗志。

  举报/反馈

上一篇:8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出炉” 释放哪些新信号?
下一篇:09年女研究生带母上学,却在寝室自缢身亡:没人愿被脐带栓一辈子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