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拟清退14名博士生,超年限、已失联,到底为什么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思享原创,侵权必究。

  不知道是博士生太难,还是高校不容易。

  近两年,高校清退“延期未毕业”博士的现象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和潮流。显然,这是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本科生教育逐渐实行全民普适化的结果。而且在当前紧迫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年轻人,都开始通过硕博深造,提升学历,以达到缓解就业焦虑和改善求职窘境的目的。

  也就是说,考研读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总有一些不珍惜眼前机遇或是遇到困难阻碍的博士生,逐渐放弃了学业梦想,实在是太可惜了!

  0101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越是担心延毕的博士,越容易延期毕业。”

  对一些抱着过高期望和虚妄幻想的博士生来说,清醒客观地选择一名好导师,兢兢业业地把心思放在课题上,目标清晰、规划详细,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上避免延毕。

  依据2017年相关数据,博士延毕的平均概率接近40%,女博士延毕的可能性要略高于男博士。此外综合选拔方式、出国经历和学科特征来说,分段式培养的、有过出国经历的、自然学科的博士生,其延毕率都要略高于其他博士生。

  实际上,许多博士生想要顺利获得学位,平均都需要3至5年时间。

  那么,到底是这些博士生不愿意勤学苦读,只知道放纵享乐,还是获得博士学位的难度太高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0202 毕业无望。

  首先,有些博士生的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不足,达不到学业要求。

  比如,许多双一流大学会要求文科博士完成两篇cssci(南大核心期刊),理工科博士发表至少一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这样的要求的确非常难,对于某些高校的导师来说,甚至连自己也很难做到。

  这就是一些博士生在临近毕业前,越读越绝望,越读越痛苦,甚至选择轻生离世的原因。但是没办法,为了毕业,为了博士学位这个“香饽饽”,众多已经寒窗苦读了20年的高分学霸,还得接连数年,投身在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攻克中。

  其次,是求学动机和读博目的不明确。

  虽然同在一所高校读博,但那些喜欢学术研究、科研发现的博士生,无疑在学术研究中更具热情、信心和毅力,能够突破艰难险阻,因为充分的准备和动力而如期完成学业。

  

  再次,非全日制在职兼读的博士生,相对而言缺乏压力。

  从数据上来说,在按期完成学业的博士生来说,全日制学生的比例超过80%,非全日制的学生比例则小于20%,这就说明,对自身学业的期待越高、要求越高、压力越大,按期完成学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外,论文选题方向、导师指导频率和公派留学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博士生的如期毕业率。

  论文选题太难,会影响博士生的科研进度和论文撰写;

  导师工作太忙,疏于指导论文,学生就会难以毕业,深陷于反复延毕的怪圈。

  而有幸公派留学出国,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子,由于在外学习内容和毕业论文“专业不对口”,也容易导致在国外呆的时间越长,反而越容易延期毕业。

  0303 擦肩而过。

  近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公示,对以上要点的阐释就非常充分。

  “拟对20名超过最长年限的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有14名为博士研究生。”

  从这些“拟清退博士生”的所学专业来看,主要是文科类: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等。说明文科类和“生化环材”专业博士的毕业难度,确实比较大。

  

  不得不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于这些连续多年延毕博士生的容忍程度,已经到了极限。

  该校一直有明确规定:“博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基本学制2年。”而这14名“拟退学博士”均为2014年入学,2022年到期,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公示中又说,“所在培养单位经多种途径无法联系上学生本人”。

  可以说,这些博士生不但在学业上不合格,就其本人来说,恐怕对能不能获得博士学位,也已经不再关心。因此,该校决定在公示时间过后,如果还是联系不上学生本人,那就视为自动放弃博士学位,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总的来说,这些寒窗苦读20年的博士生,在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前夕,却选择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毕,最终导致被“拟退学”,主要还是因为对自身专业的科研兴趣不甚浓厚,对自己的学业前途不够负责,对父母和家庭的付出不够理解,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学习压力,也没有在科研项目上倾注过多的心血和精力,最终导致孜孜以求的博士学位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却又擦肩而过。

  这确实是一个高学历人才,不该拥有的遗憾和伤痛。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人大代表风采①】高付广:立足本职惠民生 依法履职显担当
下一篇:中办国办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