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终于读懂了杜甫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1-31
手机版

  提到杜甫,脑子里下意识想到“沉郁顿挫”四个字。

  被应试教育洗脑后,我天生地认为,老杜从一开始就是“老”的。

  

  他的诗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怆,也有“三吏三别”的真实刻画。

  跟李白的浪漫修辞比起来,老杜的诗实在是“不好听”,但是真话难讲苦难吃,越活到中年,越觉得,杜甫才是真的勇。

  

  中国诗词界一直将“李杜”当成顶流。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

  

  如果把诗比作画,李白的诗像油画,绮丽玄幻,光耀非常;

  杜甫的诗则更像版画,字句如刻刀,描绘出了生命的纹理,全幅黑白,但是道尽了人生。

  

  跟李白的飘逸飞扬相比,杜甫的诗明显“不好背”。

  李白的诗,无限韵脚,想象飞扬。像天外来物,带给人极美极洒脱的浪漫享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叫你高兴地忘记在人间,只想上天修仙。

  

  杜甫呢,总是一张忧国忧民的中年人脸。他的诗里,都有着深深的悲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像圣母在人间经受着灾难洗礼,却对众生依然存有博大的包容。

  

  说到底,李白浪漫杜甫实际,一个带你飞升逃离世间纷扰,一个带你落地感受人间疾苦。

  比起灵魂世界的极致浪漫,杜甫更像讲究实际的老大哥,年龄感越上来对他的依赖就越上头。杜甫会拉着你的手,带你走近不容易的生活,跟你说别怕我都懂。

  

  这么一看,到底谁更伟大呢?

  真正对老杜感冒,是因为那首《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一天,老杜跟老卫相聚了:二十年了,你我初见时,还是小卫和小杜。那时候大家都是单身狗,如今孩子都这么大了,会招待客人了,还给我端来了酒饭。

  

  谢谢老友为我新炒了韭菜,新蒸的黄粱饭。雨还在下,我们一气儿喝十杯酒,高兴,感慨,所有复杂的悲喜,就都酒里了。

  

  今天可真高兴啊!时隔二十年,我来到了你家做客。

  尽管明日又要分开,可能就是生死永别,但今天我们还是那么快乐。

  

  “现代社会,即便通信发达到朋友圈的人多到想删人,想退群,交通一日可达万里,我们仍然有一二朋友,想见却一直没机会。”

  耳边想起张震岳的《再见》,有些离别的心情只有中年后才懂。

  

  人到中年,谁不是这样呢,渐渐地跟玩在一起的朋友各自远扬,各自组成家庭。平日里的鸡毛蒜皮不再有机会提及,几年才见上一面的时候,闲话竟也不知从何说起。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只能相处这么短的时间,还需要用来说些什么呢?毕竟这些年,大家受到生活的苦大同小异,又何必占用这相逢的时间去诉苦呢?

  所以,杜甫对这些年的国仇家恨,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只字未提,只是跟老友碰了碰杯,说时间真快啊,二十年的老朋友啦。

  

  明朝钟惺评论杜甫这首诗:“如道家常,欲歌欲哭……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这首诗的确给人心里一酸的感动。人到中年,还是读懂了杜甫。

  老友相见,时间有限,快乐短暂如过眼云烟,就别用很大篇幅去感慨和悲伤了吧,不如就着酒,咽下了人生带给他的所有失意,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杜甫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对世事早已参透,也并没有带一丝滤镜地粉饰太平。

  他对世界、亲友、人生的苦难了解太多,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真实地表达,平静地接受,他的诗中有一种博大的宽容,浓厚的悲悯。

  

  人到中年,快乐不多,而对幸福的感知力,就成为一种好选择。放到今天,杜甫的身上能够让人引发共鸣的,就是他的“钝感”。

  正因为看过大江大河,月涌星垂,才发现涤荡泥沙、春雨润物的可贵。

  

  人到中年,想想也有很多不容易,可谁又容易呢?

  好在,大家都已见过世面,经历过痛苦,浮沉中看清善恶,快乐是种选择。

  最后,不如把自己活成杜甫,盘腿一坐,说说那些“巴山夜雨涨秋池”,当时只道是寻常。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考语文备考:考场作文巧结构,精心布局,让文章更出彩
下一篇:仍有二本招生的6所211工程大学,分数线低,适合中等考生“捡漏”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