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一周要闻播报!第42期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02
手机版

  

  人才强校 | 中国农大杨晓光教授团队定量北美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作用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9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晓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国内外12家单位合作完成文章《北美气候变化速率可能超过小麦育种效率》(Climate change may outpace current wheat breeding yield improvements in North America)。该研究定量了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适应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害已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育种提升小麦对气候适应性是全球研究热点。由于受育种资料与气候资料匹配程度低等因素限制,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有待于深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基于1961–2018年北美小麦区域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北美小麦育种对气候变化响应和适应效应。

  研究表明,1961–2018年期间温度每增加1℃,北美冬小麦新品种产量降低程度(3.6%)小于对照品种(5.5%),表明育种改善了冬小麦的耐热性;而温度每增加1℃,春小麦新品种产量降低程度(7.5%)大于对照品种(7.1%)。

  

  图1.冬小麦和春小麦不同品种对增温1℃的产量响应

  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小麦生长季极端高温出现频率将继续增加,基于历史冬小麦和春小麦育种趋势,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和春小麦产量负面影响逐渐超过育种优势。因此,通过育种进一步增强小麦耐热性,对减缓未来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小麦生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图2. 未来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相对于基准气候下对照品种的变化趋势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晓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天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贺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607402)、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2018104)和中国农业大学2115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265-1#Ack1

  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到洱海研究院调研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10月4日,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带领市、镇、村等各级党委书记和州市有关部门赴湾桥镇古生村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调研,研究推进研究院相关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市委书记字德海,大理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苏,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杨瑜等参加调研。

  

  现场调研

  杨国宗一行首先参观了洱海研究院在古生村片区实施的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示范现场。他表示,要借助专家团队的智慧,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快相关科研成果在推进洱海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转化和应用。

  在随后举行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推进座谈会上,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正雄汇报了研究院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需要各级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

  

  座谈会现场

  杨国宗指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近一年,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三方合作紧密、沟通良好、成果显著,相关试点工作进展迅速,令人振奋。全国多方顶级科研力量云集大理,全国最好的农业科研人才通力合作,在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下,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运行态势良好,洱海生态治理更加科学精准,未来大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情景美好,令人期待、令人向往。希望各方继续携手、加强合作,将大理打造为全国生态治理的典范、科技兴农的标杆、乡村振兴的样板。

  杨国宗强调,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开拓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形成农业规模化、种植科学化、农民组织化、产品市场化的全产业链格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增产;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持续激发农民主体内生动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更可持续更有效益;要运用科研团队平台和力量打造数字农业,谱写大理农业发展工作新篇章。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大理分院院长江荣风教授,大理项目专员李健强教授,江苏农科院杨林章研究员、西南大学石孝均教授、石河子大学危常州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文奇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吴良泉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主任、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侯勇副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副教授,以及大理州、市主要领导和有关局办、相关企业负责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三农报道】三农绿厅 总台发布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讲述产业十年发展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2022年10月6日

  人才强校 | 中国农大曾昭海、臧华栋课题组在农膜残留对作物土壤影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近日,《危害材料》(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了农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曾昭海、臧华栋课题组题为《可降解农膜残留及微塑料污染对作物-土壤系统健康的长期影响存在不确定性》(The long-term uncertainty of biodegradable mulch film residues and associated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on plant-soil health)的综述论文。

  论文阐明了可降解塑料残留将驱动微生物群落变化,短期内促进土壤养分周转,加速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可降解微塑料更易形成纳米塑料颗粒,可能会对植物产生更强的毒害作用。这些都将最终影响作物生产、食品安全、土壤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物可降解地膜是否有希望长期解决土壤中传统塑料遗留问题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图1 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农膜的区别

  尽管农用塑料薄膜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膜的长期大量使用和缺乏有效的回收处理导致土壤残留量巨大,尤其是长期破碎形成的微塑料残留,严重威胁着作物生长、土壤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由于其易降解的特性,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可降解地膜代替传统塑料地膜被认为是未来的必然选择。然而,生物可降解地膜残留对农田土壤质量和植物健康的长期影响缺乏系统研究,仍存在很大不确性。

  

  图2 可降解农膜残留对作物-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

  近年来,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农膜残留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基于13C/14C同位素标记技术量化了农膜残留对小麦光合碳分配的影响,并揭示了微生物调控机制;基于原位酶谱法、酶动力参数、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了农膜残留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酶学和微生物学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篇,均为ESI高被引)、Geoderma、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际权威期刊。

  

  图3 不可降解和可降解农膜残留对作物-土壤系统健康的影响

  中国农大农学院臧华栋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周杰为论文第一作者。农学院曾昭海教授和杨亚东副教授、博士生贾蓉,英国班戈大学Davey Jones教授和Robert Brown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Michaela Dippold教授等参与了研究工作。相关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QNRC001)、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2022M713397)等的资助。

  全文参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2018490

  领航|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0年7月22日下午,正在吉林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走进玉米地中,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习近平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些年,随着持续耕种,水土流失,耕层变薄,肥力下降问题愈发明显。地处著名“黑土带”之一的梨树县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围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率先破题,建立了以“秸秆覆盖、还田为主”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有效解决了黑土地退化问题。目前,为有效推广“梨树模式”正在不断升级创新。

  人民网2022年10月1日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网。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内容旨在提供行业资讯、学习交流,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正、删除!

  中国农业大学规划官方信息看这里!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看这里!

上一篇: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下一篇:以雪为令 清雪保畅通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