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十四五规划详细解读,建议收藏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日前,丰台区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首都城市格局中,丰台区既属“一主”,又处“一轴”沿线,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地区。

  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

  首都功能显著增强,落实南中轴地区规划建设阶段性任务,将其打造成为体现大国复兴、彰显文化自信、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面完成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等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新兴金融、科技创新、高端服务以及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集群实现重大飞跃,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南中轴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南中轴地区

  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国际视野、首都担当,打造生态轴、文化轴、发展轴。推动南中轴地区城市更新发展,打造大国首都功能的新兴承载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彰显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样板区、首都南部崛起的核心引领区、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一)优化提升南中轴发展环境

  统筹总体空间布局。高标准编制、高水平实施南中轴地区规划,全力构筑“北城南苑、北收南展”的空间格局,对和义、南苑机场等地区战略留白,有序推进南苑、和义地区国家功能区建设,完善国家纪念、国家礼仪、国际交往、文化展示交流等功能。加强城市设计管控,严格控制中轴两侧建筑高度、风格等内容。还原古都城市肌理,依托古御道、古水系有效串联文物节点和公共空间,加快恢复南苑苑门、苑墙、奉宸苑等历史印记。统筹布局市政、生态、交通等智慧设施,打造“智慧南中轴”。

  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以“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享誉世界的千年名苑”为目标,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核心,构建无界自然的生态公园体系。启动中轴路沿线环境品质提升建设,打造凉水河休闲绿带,分段设计主题滨水空间和亲水岸线,增设博物馆等展示空间,点亮南中轴文化活力绿心。

  (二)增强首都功能承载力

  展示大国首都文化新形象。深度挖掘南中轴皇家苑囿、革命军事等历史文化,做好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的复原保护与展示利用,强化中轴历史文化传承。承接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积极承办艺术博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建设御道文创商业区和红门文化商务区,打造大国首都文化展示窗口。重点布局展示国家文明成就的博物馆群落、重大文化组织、文化交流等功能,构筑国家级文化设施集中承载地。

  塑造国际交往功能新承载。规划南中轴国家文化功能区,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加强国际交往功能区周边综合整治与环境提升,完善商务休闲等配套和交通保障。加快主场外交功能载体建设,大力吸引国际组织、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等国际机构集聚。开展国际城市间交流合作,推动多层次主体在不同领域的国际交流,形成国家间交往的延展与补充。搭建重点领域合作平台,重点承接“一带一路”、友好城市等为背景的交易博览会、品牌文化节、贸易洽商会等商贸活动,全面提升地区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首都商务新区

  吸引培育国际化、高端化产业。强化南中轴的商务廊道作用,提升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吸引国际组织、国际商会、跨国总部等聚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会展设施,打造国际交往新窗口。以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现代文化创新活力为主线,建设以文化演艺、文化商务、国际商务、时尚创意、特色服务为支撑的功能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有国际吸引力的首都商务新高地、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新中心。

  启动先导示范区建设。推进大红门地区国有存量用地更新和集体产业用地整治改造,系统谋划城市更新和腾笼换鸟。突出刚性管控与弹性预留相结合,以区域统筹协调解决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通过功能转换带来价值增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业态重塑,以现代艺术展示为引擎,以文化商务和国际商务为内涵,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新产业发展,大力吸引国际组织、跨国总部、专业机构聚集,打造撬动南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丽泽金融商务区

  立足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定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第二金融街”的要求,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以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为引领,以建立国际一流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为支撑,持续提升金融科技资源汇聚能力,全力将丽泽金融商务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发展新区、数字金融示范区、绿色生态示范区。

  

  (一)高起点发展新兴金融产业

  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构建数字金融生态圈,结合丽泽D片区一体化建设,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全面推进产业链布局与数字金融场景建设,大力吸引“一行两会”等监管机构下设行业协会、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企业等入驻。打造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集聚区,吸引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落户,搭建和完善新兴金融要素服务平台,丰富金融要素市场供给。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溢出效应,积极承接金融街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需求。积极争取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努力承接全球金融科技项目孵化和产业应用。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增强数字金融论坛影响力。

  率先布局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围绕专业细分市场、面向专业金融机构,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加强前瞻研究提前布局,发挥数字金融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的“投研一体”模式,动态跟踪数字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趋势,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平台型总部企业,引进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数字化服务和创新应用的新兴服务企业,争取率先构建数字服务集群。大力发展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态,引导企业在研发、服务、物流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

  

  (二)高水平推进区域规划建设

  加快产业空间释放。加快商务楼宇建设,推动通用时代中心、丽泽开创金润中心、国金大厦等楼宇空间建成使用。严格实施楼宇招商产业准入,做好业态把控和金融风险防控。“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南区建设,北区建设初具规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化对外交通网络,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丽金线规划建设,推进丽泽城市航站楼、新机场线北延工程、地下交通环廊等项目建设,加快丽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完成南区13条次干、支路建设。建设高标准高密度通信基础设施,加快部署5G基站体系、建设千兆、万兆光纤路网等配套,探索搭建低功耗广域物联专网,建设泛在感知、智能接入的市政设施和网络连接设施,打造 5G网络全覆盖商务区。打造智慧丽泽综合指挥中心,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中枢大脑建设。

  加快城市活力中心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地标,推进丽泽文化艺术中心、金中都城墙遗址公园建设,逐步开发滨水、亲水岸线景观,逐步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蓝绿空间体系,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提高城市韧性。打造丰富多元的公园体系,建成城市运动休闲公园和滨水文化公园,创建商务区绿色活力中心。

  

  (三)高品质配套一流服务环境

  营造国际商务商业氛围。统筹规划布局丽泽及周边区域零售业态,发展高品质商业,重点打造特色消费街区,为从业人员提供便捷服务。规划建设中高端商务宾馆酒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设施,多层次满足宜商旅居环境需求。扩大优质生活配套资源供给,高品质建设配套幼儿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国际学校等教育设施,设置小型国际高端医疗、小型精品专科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私人定制医疗服务。完善多元生活居住保障,加强半小时通勤圈住房供应,满足商务区人才居住需求。

  健全高效精准服务体系。建立政企交互平台,完善“企业服务管家”机制,全程负责企业落地服务。加快政务服务站点布局,建立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推进智慧自助大厅建设。建立信息平台,完善招商专班机构,加强国际化专业化招商。选聘优质招商中介机构,深入开展以商引商。做好丽泽全球形象塑造,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定期组织沙龙、论坛、展会等主题活动,打造丽泽全球展示窗口。

  建设极具创新活力的中关村丰台园

  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依托轨道交通产业全链条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依托航空航天产业资源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着力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东区整体更新提质增效、深化西区融合发展,形成集中分布、集群扩张、集约发展的格局,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沿阵地。

  

  (一)着力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挖掘龙头企业带动潜力,全力打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轨道交通领域,发挥创新主体汇聚优势,重点加大对总部企业与“隐形冠军”企业的引进力度。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中心建设,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装备创新研制能力,加速智能化运维技术的突破。创制轨道交通领域技术标准,提高在全球轨道交通产业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航空航天领域,以“航箭工程”为牵引,聚焦火箭研制、卫星应用与服务、航空航天材料、航空电子等重点领域发展,全力打造以航天科技一院、航天科工三院与航天科技十一院、中关村丰台园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吸引一批具有行业带动能力的商业航空航天企业入驻,培育孵化一批技术实力过硬、商业模式新颖的企业,加速关键技术市场化的转化应用进程,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培育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立足数据应用与服务领域的优势,加快搭建高效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原始创新与跨界融合,打造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智能数控及机器人等产业链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围绕用户需求发展个性化生产制造和运行维护。提升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发挥诊断试剂领域的优势,借势北京生物与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 工程),搭建“生物桥”,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研发、市场、生产等资源。超前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瞄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先进制造等领域,突破基础材料“卡脖子”关键难题,加快新能源、先进磁性等材料研发和制备工艺创新。

  放大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提升产业市场引领能力,召开中国铁路发展论坛,举办航天创新创业大赛,加大“高铁丰台”“航天丰台”产业集聚地的品牌宣传,增强品牌效应。提升产业技术溢出能力,契合重点关键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有针对性的面向不同行业领域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成果和仪器设备,为扩大技术规模化应用范围提供有效支撑,带动一批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集聚。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政策倾斜,大力吸引产业技术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入驻,推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

  (二)着力推动东区整体提质增效

  以促进主体更新推动产业发展迭代。推动东区整体提质增效,持续提高园区人均、地均产出和经济贡献。加强园区新进产业把控。开展东区一期城市更新试点,推动东三期完成开发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改造示范片区。鼓励低效楼宇系统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新兴应用场景、引入公共孵化平台等。落实高精尖产业用地政策,丰富产业用地供给模式。全面探索国有资产平台公司自持用地运营模式,提高自持比例。

  以全要素功能配套推动功能环境升级。加快推动交控科技、双创基地、旭阳科技大厦、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万豪酒店等项目投入使用,新增产业空间 93 万平方米。实施东区交通综合改善方案,结合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慢跑系统,实施汽博中心区域慢行系统改造。整体谋划园区亮化工程、商业街区改善工程、科技配套补足工程等,引入主题设计周、风情节等活动,不断优化园区氛围。加快补足园区公园绿地体系,建设一批小微公园,铺设一批健身步道,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构建促进沟通交流创新的开放式共享空间。

  

  (三)着力推动西区产城融合发展

  提升西区产业承载能力,抓好剩余土地开发,提高自持比例,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在西区预留产业空间,聚焦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承载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字产业化的集聚发展,以产业数字化引领和赋能传统工业提质升级,将丰台园西区打造成为中关村丰台数字经济社区。加快构建并完善宏观政策调控、军民市场引导、微观融合为主体的机制,激发创新成果转化,吸引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军转民、民参军企业及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好西区 I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着力推动前沿性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政务项目建设。发布应用场景供需机会清单,搭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园区测试应用平台及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补齐河西地区发展短板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河西地区路网建设,逐步构建河西地区主干路网骨架,规划实施京雄高速丰台河西联络线,加强河东河西通达能力。实施云岗西路东延等,配套实施周边次干、支路。强化河西地区“六网”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回应居民生活关切,切实加快河西教育、医疗、文体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北京十中槐树岭校区、北大附小丰台学校,规划建设东河沿、张郭庄棚改区域等一批配套中小学校。建设完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工程,推进河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建设河西文化分中心。

  

  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以永定河文化带、生态融合发展带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在重点廊道和主要交通沿线试点规划建设新市镇。以文化休闲、智能科技、文化旅游融合为导向,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落地一批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形成独具河西特色的高端融合型产业体系,壮大河西经济规模和产业实力。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推进二七厂 1897 科创城(二期)项目建设。发挥长辛店老镇历史古韵资源优势,打造北方红星长辛店为旅游新名片。以青龙湖地区为载体,打造康养文化旅游品牌。加快丰台园西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

  厚植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城市生态廊道,配合实施永定河沿线生态修复,促进河道滨水空间景观提升。加强对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千灵山风景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主动融入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强化园博园、北宫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品牌效应,加强绿色生态保护,营造疏密有致、绿色生态的景观环境。

  着力加强服务“四个中心”建设

  全力做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优化重大国事活动空间支撑,推动城市南中轴沿线地区规划编制及环境整治,为国家会议、主场外交、国事活动等国家重大功能布局做好战略留白和规划设计管控。规划建设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区,以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为核心,突出国家抗战纪念活动承载地的政治功能。加大重大交通枢纽、重要交通沿线等区域环境整治提升,优化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环境,加大对驻区国家机关的服务保障力度。

  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建设抗日战争(卢沟桥和宛平城)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片区,打造全国一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南中轴地区博物馆群建设。构建丰台“一轴一带三区十景”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通过南中轴和永定河文化带统领文化空间结构,构建莲花池-金中都、南中轴-南苑、卢沟桥-长辛店三大文化板块,打造包括航天逐梦、南囿秋风、红门锦绣在内的丰台文化十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特色、文化脉络和文化资源的关联融合机制,弘扬曲艺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增添城市底蕴。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全面支持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拓展国际交往功能空间承载,在南苑机场地区战略预留以国家纪念、国际交往等为核心的国家功能区,引导布局中央政务、国际会议、国际组织驻地等功能。系统化做好外宾途经或在地活动的安全维稳和接待保障工作,服务大国首都主场外交新常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主动开展与国际友好城市、“一带一路”新兴城市的交流合作,在会议、论坛等方面塑造特色新名片,深化民间交往合作,丰富国际交往的层次与内涵。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涉外软环境,强化重大交通枢纽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商务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中关村丰台园、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落实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核心战略产业,加强重点企业和项目引进培育,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立足驻区大院大所大企业优势,有效推动国防等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围绕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加快在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等领域形成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集聚,主动承接“三城一区”创新效应外溢。

  

  南北均衡,积极承接CBD、金融街、中关村外溢产业

  紧紧围绕“南北均衡”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将全面融入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在加快导入高端资源、精准培植城市功能、补齐民生服务短板等方面下更大力气,将丰台打造成为首都发展的新引擎。

  (一)把握重要契机加快优质资源导入

  把握窗口期吸引高端要素。抓住丰台区重大交通枢纽及轨道线网建设窗口期,推动对外城际交通网络的新建与扩张,加强与京津冀及铁路沿线城市人才资本、科技资源的协同合作。加快丽金线等市域轨道交通的联通与拓展,构建与金融街头部资本、CBD 国际企业、中关村科技人才更便捷的互联互通。通过倾斜政策、优质服务、品质环境的定制化打造,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逐步转化为本地优势。

  依托比较优势承接新兴企业。充分把握丰台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空间充足、经营成本适中的优势,搭建服务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积极对接金融街、CBD、中关村科学城企业业态扩张需求,紧密围绕丰台产业战略,加快开展一批传统产业科技迭代方向研究,加快推进一批既有产业功能提质增效。

  (二)布局重大项目加快城市功能提升

  主动争取重大项目布局。培育区域特色品牌,发挥作为“中国航天的发祥地”、“中国飞航导弹的摇篮”的品牌效应,布局航天高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航天协同创新院,丰富科技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办好“中国铁路发展论坛”系列品牌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和发展示范高地。引导重大演艺文化场馆聚集发展,引进中国芭蕾舞团演艺中心,积极推动北京京剧院、中国杂技团、中国评剧院等院团聚集发展,打造戏剧演艺组团。

  主动谋划重大地标建设。加快城市轴线风貌地标统筹,围绕“中国气质、南苑风韵、国际风尚”,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形势相结合,整体形成南中轴地区“北城南苑、北收南展”的空间形态。加快首都生态文明地标打造,积极推进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围绕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功能,以“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享誉世界的千年历史名苑”为目标,构建无界自然的生态公园体系。

  (三)突破重点难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加快推动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加快实施青塔-五里店片区、时村东罗园等重点区域项目,实现与城市环境及服务供给对接。加大实施重点村环境整治,完善道路、供排水设施、清洁能源供应、环卫设施等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向薄弱地区延伸,不断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面貌。

  促进公共服务补短板提品质。开展与各教育集团、文化集团对接,加快储备一批优质公共资源,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立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化目标,结合区域规划定位,创建高品质重点功能片区。围绕重点功能、门户形象、中心城衔接、民生保障四类重点区域,增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质资源供给,带动资源要素活力释放,打造城市活力中心。

  构建高效便捷城市交通体系

  着力强化与市域交通衔接。加快融入全市轨道线网,全面实现14号线中段、16号线、19号线一期、新机场线北延等轨道交通线路建成运营,启动轨道交通丽金线建设,着力推动11号线规划稳定。畅通对外联通市政路网,研究实施与城市副中心、金融街、CBD 等重要地区交通直达公共交通线,加快推进大兴新机场高速南五环至四环段建设,建成通久路二期、京良路西段等城市快速、主干路,推动柳村路南延至区界,构建与关键地区的直达通道。

  不断优化内部交通组织效率。强化重点功能区间联通效率,建成六圈路、柳村路南段等城市主干路,优化地面公交系统线网,加强南中轴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等重点功能区联通能力。全力做好丰台站周边交通体系保障,实现万寿路南延全线贯通,建成四合庄西路、丰草河北路、丰台东路等丰台站周边城市道路。加快完善万泉寺、槐新组团等重点区域周边次支路建设。聚焦打通和疏通路网的断点与堵点,完成青塔西路大成桥改建等节点工程,提升路网运行效率。优化公交场站设施布局,建成郭公庄立体公交场站。

  

  充分发挥重大交通枢纽布局汇聚优势。全力服务和保障丽泽城市航站楼、丰台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三站一楼”高水平建设运营。高起点建设丽泽城市航站楼,打造“空铁联运、立体交通”的城市流量枢纽,率先实现轨道交通、国际航空与城市功能的互联互通、高效融合,建成快速通达全球的“智慧城市客厅”,系统构建身份数字识别、智能定制服务、行李自动托运等一体化先行场景。推动丰台站组团综合开发和站城一体化发展,打造新活力中心。全力保障丰台站按期通车,全面推进周边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延展交通服务枢纽为城市综合服务枢纽,注入多元商业活力,引进公共服务功能,以丰台站为中心构建立体服务圈层与共享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周边整体风貌形象。

  服务“轨道上的京津冀”。全面塑造“轨道上看首都”的进京新视野,提升京津-京沪-京雄-京广等城际线路在区沿线景观,围绕交通枢纽塑造城市视觉焦点、布局地标建筑,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意象。全力打造“城市中看轨道”的独特风景线,充分整合疏解腾退、环境治理、绿化建设、规划实施等工程,强化整体性、连续性设计,为居民健身、漫步、骑行、娱乐等搭建独具城南特色的功能型环境。

  

  积极承接CBD、金融街、中关村外溢产业

  以转型为突破,聚焦金融、科技、文化、商务四个领域,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形成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提升金融业支撑力

  增强金融业集聚效应。推动新兴金融领域发展,大力发展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引入金融控股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优化传统金融业务,吸引银行、证券、保险和再保险等领域持牌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普惠金融,支持重点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平台公司,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金融业国际化水平,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办好数字金融论坛等活动,积极对接跨国公司总部,吸引知名外资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鼓励外资金融机构拓展国内金融业务。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优势。鼓励发展数字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建设,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应用。依托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的要素市场优势,发展数字资产交易、支付、清算、流通等产业形态。以数字金融为核心,大力引进金融科技企业,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产业集聚,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群,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金融应用场景。

  (二)提升科技产业创新力

  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活力。加强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中国通号等大型龙头企业的资源带动效应,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支持在企业内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开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发等专业平台,参与特色载体建设运营,孵化布局上下游创新企业。加强创新协同能力,主动与“三城一区”融合发展,紧密衔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兴业态领军企业与产业生态。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企业区域间、国内外创新交流,引导驻区中央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主体转移转化。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提升工程,加大“卡脖子”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攻关力度,重点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领域加快突破,构建覆盖产业各个环节的技术链。聚焦产业价值链自动化程度高、集约度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高端环节,支持企业加大对于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大力吸引工业设计服务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商、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研发外包服务商等类型企业入驻,加快构建形成创新能力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探索推广区块链技术应用。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多样化拓展,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影响力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强前瞻性研究与资源对接,努力争取引进和培育孵化一批面向未来的平台型文化企业。建设好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鼓励开展数字文化内容、软件创意设计、数字创意融合性应用服务等领域业务,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影视、数字音乐、网络游戏、时尚设计等文化业态。积极吸引新媒体落户。丰富数字文化消费体验,支持开展新型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研发,推动建立消费体验中心,培育新消费习惯。

  (四)提升商务领域开放竞争力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能级跃升。大力引进与丰台区产业定位相匹配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鼓励其设立投资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等经营性机构。把握技术快速迭代的趋势,引入并培育一批平台类创新型总部企业,支持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区域经营。引导跨国公司办事处、分公司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升级,支持总部企业通过并购、境内外投资等方式开展基于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建立国际贸易发展优势,集聚一批数字贸易跨国企业总部和运营中心。建立服务国际经贸的支撑体系。

  推进专业服务机构品牌化国际化。建立完善商务服务体系,依托高品质商务楼宇,在会计、咨询、法律、规划、设计等领域争取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大力吸引国内外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建立国际人才引育服务体系,引进专业服务领域国际人才,积极争取外资教育培训机构等入驻。创新发展融合会议、展销、交易和旅游等于一体的会展产业,形成会展与多行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提升城市街区环境品质

  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聚焦中关村丰台园、丽泽金融商务区、方庄、马家堡等重点区域,坚持主题特色培育与功能品质升级相结合,着力打造西铁营商圈等高品质消费圈。建立特色消费品牌,放大花卉、家居、农产品等特色市场资源优势,扩大高品质消费供给,创新多样化运营服务。培育首店经济品牌,加强体验消费布局,探索推动建立市内免税店。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商业街区、大型商业设施发展“深夜食堂”,集中培育集合娱乐、餐饮、休闲体育等多种业态的“夜间集市”,支持 24 小时书店等建设。大力培育“云逛街”“云生活”等线上消费新业态,引进线上线下交互式应用体验项目。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新零售直播电商基地。

  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实施好城市南部地区行动计划,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落实一批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强化高精尖产业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大产业集群、产城融合、产业应用场景、产业服务平台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释放城市有机更新投资潜能,加快老旧街区、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商圈更新改造,推动投资重心由开发建设向存量更新转变。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重建绿水苑囿,再现古都京韵

  挖掘和传承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修复生态环境,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活化,传承南苑千年苑囿的历史印记,涵养永定河流域绿色生态,展现金中都城墙遗址公园古都新景,彰显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新景观。

  (一)重塑古都南苑森林湿地

  着力恢复南苑森林湿地生态景观风貌。立足“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定位,加快拆迁腾退和生态绿化,高水平建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结合林地更新、生态修复,再现南苑天然野趣、水草丰美、鸢飞鱼跃的风貌展示区,恢复南苑湿地水网和“南囿秋风”景观风貌,打造千年古都苑囿景象。重塑蓝绿交织的生态系统,推进小龙河等河道滨水空间景观提升,构建丰富多样的生境系统,营造四季多彩的植物景观。

  再现南苑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推进南苑地区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等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挖掘南苑历史文化印记,彰显古都南苑文化传承典范。梳理和挖掘南苑历史文化内涵,重塑南苑历史活动场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做好南苑地区文物保护提升,对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傅子范墓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保护利用。适时恢复大红门御道等历史文化印记。

  (二)涵养永定河流域绿色生态

  持续推进永定河生态功能修复与景观提升。把加强生态涵养区保护与永定河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加大“护山、治水、增绿”力度,涵养和提升沿岸景观风貌,加大永定河生态治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严禁破坏生态环境开发建设行为,构建绿水青山交融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永定河平原南段生态、河道水系景观、永定河晓月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河段上下游水绿连通。提升河道岸坡景观品质,恢复永定河全线通水,加强沿岸绿化,改善河岸生态微循环和水体自净功能,形成溪流-湖泊-湿地连通的绿色生态廊道。贯通宛平湖、晓月湖滨水步道,开放亲水空间,利用永定河平原段左堤路沿线的生态绿化景观,建设城市滨水景观长廊、亲水文化休闲游憩带和滨水文化公园。结合永定河亲水文化休闲游憩带、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唤醒城市山水记忆,留住母亲河文化乡愁,全流域提升永定河生态景观,展现永定河流域作为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的历史文化内涵。

  

  -end-

上一篇:《曹刿论战》你真的看懂了吗?
下一篇:准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升高衔接?老师:做好以下5点即可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