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冠以国家之名,承科技兴国之志,谁与争锋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在中国安徽合肥,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并不发达的地区,却坐落着一座闻名世界的综合性大学。这所冠以“中国”的大学,承担着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时代使命,它就是不断崛起的——中国科学科技大学。

  

  起步晚,起点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穷二白”,经济、科技力量乃至整个综合国力都十分薄弱,无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应对巨大的国际竞争的压力。虽然经过高校院系调整,国内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但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理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所专门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层次院校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全国最高学术科研中心,中国科学院虽然拥有众多高级科学人才,但后备力量的补给也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国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国内的尖端人才就更加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在人才、科研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创办一所培养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国家领导和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中国政府和中科院领导对这所大学的建设高度重视,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还亲自参与学校的筹建。1958年6月8日,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将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决定由大名鼎鼎的郭沫若担任首届校长,并且当年就开始招生。

  为了招收到最优质的生源,中科院可谓是动用了全国的力量。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都登载了中国科大招生简章。此外,中科院还党组报请中央批准,中国科大优先录取当年各省、市考生,最终招收了1600名优秀学子。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

  中国科学科技大学的成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因为它不仅是培养一流理工类储备人才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深度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科研重镇。

  从成立之日起,中科大师生就秉持“又红又专,理实交融”的校训,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这句校训,源自于1958年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的校歌《永恒的东风》中的歌词,体现了中科大人以专业为核心,兼顾多元发展,尊重科学崇尚真理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遵循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既培养了强大的后备力量,也不断攻克科研难题,人才荟萃,甚至在60年代,号称“千生一院士,百人九将军”。

  

  1970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所独特的大学不得不从北京迁往安徽合肥,不仅许多前端的教学、科研设备损失,就连许多一流的教师也流失,学校遭遇了众创。直到文革结束之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科大再一次驶上发展快车道。

  1980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于如何发挥中国科学院和中科大在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会议还决定,将为进一步办好在合肥的校本部和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作出积极探索。自此,中科大开始在国内的教育、科研领域领跑。

  短短半个多世纪,比共和国还年轻的中科大却大师齐聚,培养了无数各领域的顶尖人才。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物理学家黄昆、郭永怀、赵忠尧、彭桓武、何祚庥、李政道,以及郭沫若、竺可祯、钱三强、周光召、于敏、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都活跃在中科大的教研一线。

  就是这样年轻却不甘落后的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特色教育无出其右

  中国科学科技大学不仅在本科生、研究所教育方面走在国内外前列,也敢于探索创新和特长教育。

  (1)全国首个研究生院

  改革开放以后,中科大首开先河,在国内高校中首创研究生院。中科大研究生院秉持理工结合的办学模式,招揽国内一流理工研究生。即使是在80年代初,中科大研究生院的录取分数线仍然高于清华北大两大龙头高校,是当之无愧的理工科第一学府。

  (2)小而精的高等研究院

  为了集中力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中科大又深入学习世界名校的办学模式,探索小而精的高等研究院办学模式。2004年7月30日,中国第一个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模式建立的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揭牌成立,标志着中科大又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目标前进了重大一步。

  

  (3)中科大少年班

  中国科学科技大学有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特殊班级——中科大少年班。这是一个专门招揽和培养神童的地方。少年班从1978年3月开始创办,专门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少年班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挖掘具有特殊天分的学生,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1985年,中科大又开办了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教学改革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与少年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4)科技英才班

  2009 年,中科大校与中科院16个研究所联合开办了11个“科技英才班”,包括“华罗庚数学英才班”、“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等 7 个基础科学类英才班以及“计算机与信息英才班”等4个高技术类英才班。科技英才班是中科大深化“所系结合”办校方针的具体举措,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教学体系初具规模。

  

  名声在外,享誉国际

  仅仅60余年的时间,中科大已经成为一所既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不仅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方面赫赫有名,同时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如今,中科大已经建成20个学院、31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重点研究院。

  走进中科大校园,随处可见埋头苦读的学生,以及大量“国之重器”。学校建成了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5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等,是国家多个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包括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直走在各领域研究的前列。

  

  中国科技大学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中国最令人激动的大学“。在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全球前200名,这些都是中科大受到广泛肯定的表现。随着中国科学科技大学的发展,学校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国际一流名校的认可,这是学校办学初期的愿景,也是中科大为中国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

上一篇:初二数学一次函数方案选择题,明确解题思路,取值范围是难点
下一篇:初中生迎来消息,近视眼或将影响中考成绩?学生直呼太难了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