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科状元李泰伯,被海外11所名校拒收,这真是教育的失败吗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历年的高考可谓是莘莘学子至关重要的一场人生考试。披荆斩棘12年,为的就是这一场高考,高考可以说是大多数平凡考生和寒门学子的一块人生跳板。

  古语有云,人生三大喜事之一便是金榜题名时,而高考亦然,拔得头筹的考生可以借此成就自我,走上成功的3道路,当然也有不少考生遗憾落榜,未能如愿。然而在这当中,最为可惜的未尝不是那些因意外而落榜的佼佼者。

  北京市理科状元李泰伯

  李泰伯,相信有些人对他并不陌生,曾经的北京市理科高考状元,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天才少年",然而却遭遇意外"落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泰伯是当年人大附中的高考生,自小成绩名类前茅,多才多艺,是被公认的"德能勤绩"最为出色者之一,在校时便担任学生会干部,组织参加各项活动,更是拿到无数荣誉奖项,经受冠军等等,高考时也毫无疑问以703分的高分拿下当年北京市的理科高考状元。

  这样的一个人本该拥有更高的成就,成为众人仰望的星星,然而却因为他的一个选择让他从原本收获无数的赞誉转眼间变成无数的讥讽和谩骂。

  这其中的缘故来自于高考之后,李泰伯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国内的大学,而是投递了11所海外高校,然而这11所海外高校皆拒收了他,随后铺天盖地地舆论也向他涌来,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些人认为美国高校拒收他是因为他"高分低能",质疑他的能力,而有些人则认为他不选国内的学校反而去选择海外的学校就是在崇洋媚外,数典忘宗。

  对于当时刚刚结束高考并取得如此好成绩的李泰伯来说,这种转变无疑是一场重击,于他而言,选择海外名校只是单纯地想得到更好的锻炼机会,拥有更高的发挥空间,对此舆论似乎也并没有打算放过他。

  在经受众多质疑和不好的谩骂后,李泰伯依然镇定理智地选择了就读清华大学,并且在一年后参加联合培养计划转入港大,在大二时申请了MIT(麻省理工学院),这一次他成功了,此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只是很平静地回答"感谢拒绝"四个字。

  虽然简单却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未曾放弃的决心,进入MIT的李泰伯也与他所坚持的一样继续努力深造着,此后更是成功进入约翰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与工程的双博士学位,未来也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高考体制教育的热议

  曾经因为李泰伯这个北京理科状元,却被11所美国高校拒收的事件,也一度引起人们对于高考体制教育的热议,甚至有人觉得高考就是应试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像李泰伯一样高分低能又有什么用呢?这种教育体制的存在是在为青少年好还是在毒害青少年呢?这种声音甚至一度振振有词,甚嚣尘上,不少人感慨这真的是教育的失败吗?

  其实用一个个例去衡量教育的体制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如今看来,我们所看到的"又一次体制教育的失败"、"应试教育的牺牲者"、"高分低能"这一个个引起人们争议的字眼又何尝不是媒体用来消费李泰伯的呢?

  甚至在媒体的剖析下,所有人似乎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李泰伯被拒收就是因为高分低能,他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书呆子",然而大家似乎都忘了被名校录取本身就是一个极困难小概率的事件,而且在申请当中也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什么大家只看到一个片面就以此去断言这个人甚至去否定整个教育体制呢?

  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

  每年的高考其实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有的人金榜题名,有的人遗憾落榜,但这也只能代表人生一个阶段的成果,更准备地来说高考更像是一个跳板,为所有学子提供的一条更加公平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着成功来源于高考,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

  在李泰伯的舆论中同样也折射出社会的一种观念,以成败论英雄,考出好成绩就是成功,被好学校录取就是成功,被拒收就是失败,而像李泰伯一样考了这么好的一个成绩却被拒收,这是何等失败。但是放在今天,回首过去看当时的人们对李泰伯"失败"的定义,又何尝不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呢?

  在李泰伯被11所美国高校拒收,受众人非议的时候,他依然有条不絮地往前走,进入清华大学,第二年转入港大,随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交换生去英国剑桥大学,顺利读完本科继续攻读麻省理工硕士,硕士毕业进入约翰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与工程的双博士学位。

  这一桩一桩一件一件又何尝不是在见证他的成功呢?而对于当时的非议和质疑,李泰伯也坦然答道:"我要感怀所有对此事发表见解的人,因为毕竟你们对我的关注,见证了我的成长。"高考过后的李泰伯就未曾停下脚步,一直在努力奔跑,他也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强有力地去回应别人的质疑。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悠悠众口,又有何干,随着时代地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逐渐减少,高考教育体制也逐渐朝多元化完善发展,考得好成绩的人也不一定都成功,成功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当初高考考得好的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当时李泰伯被11所美国高校拒收,可怕的是在媒体和大众的舆论下,曾经的天才少年就此陨落,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将高分低能的标签从自己身上摘掉,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文/林伯南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拟任两名市委巡视组组长
下一篇: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開啟后疫情時代的青春新征程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