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开顺:竹瓦溪杂记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22
手机版

  《廖开顺与你回忆老洪江》是三明学院教授、洪江人廖开顺和洪江人微信平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于洪江历史的微信专题,专题中引用了大量历史记载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切身体验编写而成。专题不定期推送,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可直接在洪江人微信平台留言联系。

  竹瓦溪杂记

  作者:廖开顺

  

  竹瓦溪之名

  竹瓦溪取名于竹瓦,竹瓦溪盛产楠竹。古代山民用楠竹做瓦,要按照屋顶的尺寸,锯成整齐的一段段,剖为两半,锉去内竹节,像泥瓦那样正反衔合,覆盖屋顶,用竹钉和竹篾固定。讲究的人家,还要对竹瓦进行防腐防蛀处理。

  

  楠竹比毛竹大根,古代南方很多产楠竹的山区有盖竹瓦屋。北宋文学家王禹偁chen被贬官到湖北黄州时,写过一篇《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其中介绍竹瓦: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u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ren,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意思是:黄冈这地方多产楠竹,大的有房椽那么粗。竹工破开竹子,挖空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样价钱便宜,又可节省工时。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用十年,如果加盖一层竹瓦,就可以用二十年。”

  

  竹瓦屋比茅草和杉树皮盖的屋子美观,但都是贫困山区的物尽其用和不得已,因为比泥瓦省钱。至于竹工所说,加盖一层竹瓦可以多用十年,可能是随口敷衍王禹偁的,或是王禹偁没有听清楚,因为同时盖两层竹瓦,一起被日晒雨蚀,不可能从十年延长到二十年。

  我没有住过竹瓦屋,而用半边楠竹一根根连接的水笕,我在乡下用过几年。竹笕里的流水,在狭窄的竹子里激越奔流,竹瓦溪也是这样的。

  历史片

  古今竹瓦溪

  2.1古代竹瓦溪

  取名竹瓦溪,是形容溪水像在竹瓦里激越奔流。清代《乾隆会同县志》记载:“竹瓦溪,城东七十里,两堑如竹瓦,水极汹涌,故名。”

  《光绪会同县志》的记载更详细:

  “竹瓦溪,治东七十里,发源金龙山两堑,如竹瓦水,若建瓴,北流三十里,出沅州大河,注洪江,不通舟楫,可浮木植。”

  

  建瓴ling指房屋仰盖的瓦所形成的瓦沟。竹瓦溪两边是金龙山的山崖,狭窄得像一道仰天的竹瓦,溪水在竹瓦一样的天堑中汹涌奔流,不通航船,只可以流放木头。

  史载会同金龙山:“一邑群山之冠,金龙控其东”,是全县群山之冠,县东部最高山,竹瓦溪从高山峡谷中汇涌而出。

  

  2.2今竹瓦溪

  竹瓦溪发源于会同县原金龙乡岩脚村齐头坪,由南向北,流经坡脚、楼脚、东岳、肖家、王家五个村,到洪江鸬鹚村注入沅水,全程约40华里,洪江境内两公里。20世纪50年代,在竹瓦溪设有水文站。2015年会同县肖家乡与金龙乡合并为金竹镇。

  据《1994年会同县志》记载:“1958—1960年,会同县在巫水、渠水、竹瓦溪及其支流修堤筑坝近300处,1961年停建。”竹瓦溪从此被改变了原生态面貌。上世纪中后期大办乡镇企业,竹瓦溪流域也难免不受污染。

  

  洪江境内的竹瓦溪尾,却成为奇特美丽的风景区。竹瓦溪下游的洪江电站蓄水以后,奔腾的沅江变身为靓丽的江湖。竹瓦溪口原来的鹅颈形坡地,因水位上升而成为半岛,溪水汇入湖水,弯曲为湖光山色中的幽静湖湾。

  半岛人家也自成一处村落,岛上树林茂密,春天桃花灿烂,在车流不息的公路边,宛如世外桃源。半岛外岸的梯田底部,向湖面自然延伸,三面临水,水面近在咫尺,稻田像浮在水面上。细雨朦胧或江雾升腾时,烟雨半岛像海上蓬莱。若是晴天丽日,两岸万顷翠竹,与碧绿湖水共为一色,不负竹瓦溪之名。

  

  竹瓦溪的竹文化

  竹子、竹编、竹建筑都可形成竹文化。竹瓦溪以竹瓦取名,必然盖竹瓦的屋子比较多,竹瓦本身就是一个民俗文化。竹建筑有简易的竹寮、竹楼,也有宏大而精致的竹建筑。在东南亚产竹的国家,全竹的大型建筑物很多,如全竹建造的寺庙、餐厅、宾馆、体育馆、山庄等。

  洪江拥有万顷竹海,如果建造一些适合洪江气候、创意新颖的全竹建筑,可增添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项目。

  越南全竹餐厅?↓

  

  泰国全竹体育馆?↓

  

  竹瓦时代已经消逝,竹瓦溪遗存的竹文化,如今只有民间的竹编之类,以会同县原肖家乡的肖氏竹编为代表,已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肖体贵,继承家传200多年的竹编技艺,他回忆父亲竹编的文天祥像和《正气歌》,重新编织,代表肖氏竹编技艺最高水平,2016年在深圳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

  

  肖体贵传艺给儿子?↓

  

  竹瓦溪的文人文化

  4.1迓爵堂

  竹瓦溪也是古代文人喜欢的地方,《光绪会同县志》记载的“迓爵堂”很有代表性。

  “迓爵堂,在竹瓦溪莺坡团右侧,系梁之材家塾,名觉觉庐,外有亦痦亭,花半轩,瓣香亭,俱系名人题额,地极雅致,危岩石壁,古树成荫,四面皆有松竹,下临深潭,水深潺湲,可涤尘俗焉。”

  “迓ya”是迎接的意思。文中的“痦wu”字本是广字部首,而不是疒字部首,但广字部首的wu字是个生造字,字典中没有这个字,本文用“痦”字代替,与“痦”的词义“半红半黑的痣”完全无关。

  

  “迓爵堂”是竹瓦溪莺坡团梁之材的家塾。“迓”是迎接的意思,这里的爵指“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自然会达到受人尊敬的地位﹐远胜于“人爵”,人爵是国君赐予的公侯之类的爵位。

  这里记载了竹瓦溪的奇异山水,文人超凡脱俗的生活和理想。用典有些艰深,可知竹瓦溪文人的学问和志趣很不一般。莺坡团的名字也不俗,容易想到春天莺歌燕舞。清代莺坡团属会同县安三里(乡),附近有牛头村、茶冲村。

  

  4.2梁之材

  迓爵堂的主人叫梁之材,在《光绪会同县志》中有记载:

  “梁之材,字南玉,安三里人,道光十七年岁贡生。端方正直,好善乐施,曾将先人遗券皆从焚弃,兼以医药济世。乡闱屡薦不售,设教家塾,邑令尹举孝廉方正,辞不就。著有《觉觉庐诗稿》,待梓。”

  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梁之材被选拔为可去京城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岁贡生)。他为人端方正直、好善乐施,曾经把先人留下的借条等字据焚烧,放弃收债,并以医药救济世人。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被推荐而没有录取,知县又举荐他为“孝廉方正”保送对象。孝顺而正直的人物保送后,经吏部考察后有任用,但梁一材推辞了。梁之材著有《觉觉庐诗稿》。

  

  4.3觉觉庐

  “觉觉庐”是家塾迓爵堂的别称,庐是屋子。“觉觉”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孟子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孟子说:上天降生这些百姓,使先知的人帮助后知的人觉醒,使先觉的人帮助后觉的人觉醒。我,是百姓中天生先觉的人。我将拿这个尧舜之道去帮助这些百姓觉醒。不是我去帮助他们觉醒,又是谁去呢?

  梁之材放弃“孝廉方正”的机会,在家族开私塾,立志做一个文化启蒙的先觉觉后觉者,也就是私塾先生,地位卑微却志向高尚。

  

  

  4.4亦痦亭(痦字本为广旁)

  私塾外面还有亦痦亭、花半轩、瓣香亭,都是名人题的匾额,名字充满雅趣。其中亦痦亭的名字很费解,本无广字部首的wu字,取名和用字来自唐代诗人元结的故事。

  唐代诗人元结(719—772年),于广德元年(763年)至大历二年(767年)期间,两次任道州刺史,多次到祁阳县城南边附近的一条溪流游览,还在那里住家一段时间。那条溪与竹瓦溪环境相似,山石嶙峋怪异。

  元结特别喜欢那条溪和山岩,就把溪取名“浯溪”,山岩取名“峿台”,山岩上的屋子取名“痦庼”,庼qing是小厅堂或侧屋的意思。元结先后写了三篇铭文:《浯溪铭》《峿台铭》《痦庼铭》,交三位篆书名家书写,镌刻在石崖上。

  从此有了浯溪名和“三吾碑”,后发展为有500多名人书法碑记的著名碑林和风景区。祁阳县城原名就叫“三吾”。

  

  元结的浯、峿、痦(广字旁)与“吾”完全同音同义,意思是我的溪、我的山岩、我的亭子(厅堂)。广字部首的“痦”字是元结生造的字。他不是想占有浯溪山水,而是情有独钟,要珍藏在吾(我)心里。古代文人有给山水、建筑取名的爱好,以表达志向和情趣。

  祁阳浯溪公园?↓

  

  竹瓦溪“亦痦亭”的取名,受元结影响,表达“这也是我喜爱的亭子”的意思。使用如此费解的字,反映主人独立特行的性格,也可知与梁之材交游,给他题匾的名人,都是志趣相投的人,反映古代竹瓦溪既有原生态环境,也有高雅的文人文化,绝不是一块蛮荒之地。可惜都未保存下来,竹瓦溪还是一道普通的山溪。

  

  竹瓦溪的汉人移民

  会同县有侗族、苗族聚居,现有6个民族自治乡。会同县又是汉人移民大县,早在北宋就有汉人移民迁徙会同,包括竹瓦溪。

  竹瓦溪迓爵堂的主人梁之材,受宗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梁氏是会同县第二大姓氏,先祖来自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河南,据会同县政协资料,梁氏的会同始祖有四支,迁徙会同的时间分别是:北宋熙宁年间,南宋建炎至绍兴年间,南宋绍兴年间、宝祐年间。堡子脚镇瓦子场梁氏宗祠始建于宋代。

  古代会同梁氏的读书人和做官的较多。如县志记载的南宋进士梁明,由丞相文天祥榜授润州(镇江)学正(州教育局长)。族谱记载的梁氏在外地做官的,从朝中到县府有官吏36人。有一批在外省做知县的,如山西偏关知县梁嘉瑜、江西都昌知县梁世卿、四川宜宾知县梁日荣等。

  有清代江宁县丞(副县长)梁廷生,他的职位碰巧是唐代王昌龄被贬来做龙标县尉之前的职位。会同文人梁嘉瑞也很出名,多次赋诗写洪江。

  

  又如竹瓦溪李氏,原籍江西吉安,入靖州始祖李化主,元朝任西台御史兼户部左侍郎,奉命来靖州督粮“平夷”,百岁而终,葬于靖州金城堡(今甘棠镇建国村)。其分支有迁徙竹瓦溪的,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迁四川,在竹瓦溪有祖墓。

  2019年4月李氏后裔四人来靖州、洪江、会同三地寻根谒祖,修葺了甘棠坳祖墓,并到竹瓦溪一带寻找祖迹。他们带着祖传的对鸬鹚滩的清晰记忆,但最终未找到祖先安葬处。

  

  竹瓦溪的路、桥、渡

  6.1竹瓦溪陆路

  竹瓦溪口是古代交通要冲。洪江到黔城的陆路古为官路,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被新建的洪黔公路取代。洪黔公路是洪江人筹资兴建,其中,全体市民用副食品补贴费垫钱修路。古代从洪江到竹瓦溪和新店的陆路段,属于靖州会同县。

  《光绪靖州乡土志》记载这段陆路:“(靖州)甘棠坳——石碑桥——水口,入会同县境,此路通洪江。”由此可知,竹瓦溪李氏先祖,是沿着这条陆路,从靖州甘棠坳迁竹瓦溪的。

  新店以上属沅州黔阳县的陆路。《光绪黔阳县乡土志》准确记载了各路段的距离:

  “(黔城)下南门出城,渡沅水,沿右岸东下,十里,至高桥溪。又十里,至白马角。又五里,入会同境之新店。又十五里,至竹瓦溪。又十里,至横岩亭子。又十里,至洪江市。”古代的“市”指商镇。

  我少年时走洪江到黔城的陆路,出大湾塘、到王家亭子分路口时,便见到路边的一块青石路碑,中间竖刻“弓开弦断 箭来碑挡”八个大字,左右边绘刻手指,竖刻小字“左走会同”,“右走黔阳”。再走十里就到了竹瓦溪。

  洪黔公路美景?↓

  

  6.2竹瓦溪铺

  竹瓦溪是古驿路的一个铺,“铺”全称“铺递”或“递铺”,“铺递,所以速邮传也”,是古代官办的有建制的邮递点。铺的上一级是“站”,分为有驿丞编制的站,简称“驿”,无驿丞的站,简称“站”,又合称驿站。有的铺递与绿营兵驻扎的基层点“塘”合用住房等设施。

  清代洪江设水路驿,《雍正黔阳县志》记载:“黔阳之下有洪江水驿,地属会同县,见有驿官”,“下水由黔阳递至洪江,洪江驿递至辰溪县。由辰溪而上亦然。”

  

  清代洪江的水路驿站,有驿丞。驿丞是负责接待、办理杂务的小吏,没有品级,却要由朝廷吏部选任,可知驿丞的重要性,因而洪江驿实际规格略高于黔阳站的有站无驿。《雍正黔阳县志》记载:“黔邑,乃有站而无驿”。清代雍正年间黔阳县有各个方向的11个铺递,今黔城附近“双溪铺”地名来自铺递。

  清代光绪年间会同有17个铺递,总铺在会同县城南门。洪江从乾隆到光绪年一直设有三个铺递。《乾隆会同县志》记载:“有川岩铺、横岩铺、竹瓦溪铺,以上三铺上通黔沅,各兵五名。”据此,竹瓦溪口作为地名也可叫“竹瓦溪铺”。

  

  据以上文献,竹瓦溪的地位高于新店,现在都属于鸬鹚村。据《光绪黔阳县乡土志》,清光绪年间已有新店地名,但只是一般村落,在会同和黔阳两县的清代县志中,都未见“新店铺”。

  在政区交界的地方往往设施空白或建设落后。竹瓦溪至黔城不设陆路铺递,主要由水路驿承担,又可知竹瓦溪铺承担靖州会同县与沅州黔阳县之间的水陆中转功能。

  我走洪黔陆路的年代,新店已是洪黔陆路最大的中途站点。临江的吊脚木楼高高悬起,做了饭铺,可望窗下滔滔江水。竹笕引来一泓清凉的山泉,饭铺前面盖了长廊,青石古道从长廊穿过,两边摆了长条厚木凳、竹椅,可坐可躺,供行客休憩,与当今仿古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客栈场景相似。

  沿江的洪黔公路?↓

  

  6.3竹瓦溪的桥和渡口

  20世纪60年代初,我过竹瓦溪的时候,有一艘方头小船摆渡,即江南人所乐道的乌篷船,后舱为篷舱,用山中蓬叶和竹篾编织,供船夫住宿。过溪无须划桨,几篙子就到了对岸。

  清代竹瓦溪有桥。《乾隆会同县志》《光绪会同县志》和《光绪靖州直隶州志》都记载:“竹瓦溪桥,县东九十五里。”官志记载的桥,都不是乡间的小桥,竹瓦溪桥应是石拱桥。

  

  较大的溪河,一般是先有舟筏摆渡,后才有桥。据县志,竹瓦溪在清代雍正年间就有梁登第捐建的义渡,之后的乾隆至光绪年间有桥。竹瓦溪桥不知毁于何时,应是山洪爆发冲毁,又改为摆渡。清代官志记载的洪江渡口,有大河渡、江平寺渡、小河渡和竹瓦溪渡。

  

  6.4洪江捐资建桥筑路第一人

  梁登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捐资建桥筑路的洪江人。他捐建过竹瓦溪义渡。《乾隆会同县志》记载:

  “梁登第,家于洪,凡洪市所出大道,东西各六十余里,皆捐资修砌,以便人行,中建石桥六座,费数百金不惜。设义渡于竹瓦溪并捐渡子之谷。建茶亭于马蹄坳边,置烧茶之田。洪市中火巷倡修,桐木田新路共垦,贤声德望远近同推。”

  《乾隆会同县志》还记载:“梁登第雍正十年捐候选州同”,“诰封中宪大夫”。清代授五品以上叫授诰命,称诰封,五品以下叫敕命,称敕封。

  《光绪会同县志》再度表彰梁登第:

  “梁登第,洪江人,捐资修砌洪江东西大路各六十余里,皆履坦,架石桥六座,费以百计者数,设渡竹瓦溪,捐谷赡渡夫,而人不病,设建茶亭马蹄坳,置田资煮茗之需,倡修洪市火巷及桐木田新路,远近攸赖焉。”

  

  从以上文献可知:(1)梁登第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洪江人,曾经捐官被授予五品知州级虚衔。(2)在竹瓦溪设义渡,出资赡养船夫。(3)捐资修砌洪江东西大路各六十余里,架石桥六座,洪江至黔城陆路的会同段应得过梁登第捐修。(4)在若水马蹄坳建茶亭,购置田产,供茶水开支。(5)倡议和捐资修建洪江小巷的火墙——洪江屡有火灾发生,火墙是洪江建筑特色之一。(6)捐资修建洪江城至桐木田(非楠木田)的新路。古桐木田在哪里还待考证。

  

  梁登第之后,还有洪江人杨盛桂捐资建桥筑路砌火墙,借此文引出,留给洪江后人纪念。《光绪会同县志》记载:

  杨盛桂,太学生,家洪江,安分自守,好行善事,尝捐重金改辟洪江新路,建立洪江新街火巷两处,其余修桥渡,恤孤贫,代偿债,负以全,夫妇皆有实迹,在人耳目,邻里称为盛德。

  太学生是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

  

  横岩、观音岩、鸬鹚滩

  7.1横岩之名

  竹瓦溪属洪江横岩乡鸬鹚村。横岩乡有横岩、沅河、鸬鹚、菖蒲四个自治(行政)村。横岩是古村,清代属洪江周边的“水三里(乡)”。

  横岩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原来叫“粉岩”,因境内蕴藏粉石得名。一说是因为河床岩石横生而得名。

  “横岩”是个比较土气的名字,尽管村落、山林、溪流的名字都属于乡土文化,但叫“某某岩”的地名,会给人以贫瘠的感觉。组建横岩乡的时候,如果叫鸬鹚乡,名字更美丽而著名,鸬鹚滩和横岩都是古地名,由于横岩是古村名,便沿用下来。

  李大林摄影遗作?↓

  

  1984年会同县曾经在横岩建成横岩港,有50吨重船舶位4个,货场3个,占地2000平方米,后都随横岩村划入洪江。

  沅水上游的机船,一般较大载重量在20吨,增强动力可达40多吨。修建50吨位的港口,可知会同县把横岩作为唯一的入江大口岸。这与古代把洪江放在会同县而不是黔阳县,为会同县留下沅江口岸的思路是一致的。把洪江从会同县析出,对会同和洪江都是很大的损失。

  

  7.2观音岩

  洪黔古官路,从竹瓦溪开始,一路山水如画。沅水从黔城盆地穿峡谷倾泻而来,竹瓦溪在沅水东岸,附近西岸高耸的悬崖峭壁叫“观音岩”。沅水流域“岩”“崖”不分,其实是观音崖。清代《雍正黔阳县志》记载:“观音岩,鸬鹚滩,峭壁悬岩,苍翠千寻。”古代一寻为八尺。

  今观音岩已被电站蓄水淹半。当年高耸如三峡山崖,无路无径,只有纤夫攀爬的石蹬。山腰石洞半掩半开,崖上灌木丛生,枝桠遒劲。也有岩隙渗出的水珠,滋润着鲜活的青苔和水草。

  半淹的观音岩?↓

  

  

  7.3《鸬鹚春浪》与张扶翼

  竹瓦溪所在的鸬鹚村,因附近的鸬鹚滩而得名。鸬鹚滩已经沉入湖底。古代鸬鹚滩的景观被称为“鸬鹚春浪”,列为黔阳县胜景之一。黔阳知县张扶翼有《鸬鹚春浪》一诗:

  “鸬鹚滩下春江水,江上巉岩千尺起。峡里惊雷礉礉鸣,布颿虢虢(加三点水)疾如驶,回望千峰烟尽紫。”

  礉读he,象声词。“颿”同“帆”。虢虢(加三点水,读guo),水分裂而去的样子。

  

  张扶翼是安徽霍丘人,康熙元年(1662年)出任黔阳知县,在任八年。当时有吴三桂叛军过境入滇,瑶、汉矛盾激烈,而且差役繁重。张扶翼清田省丁、招集流民建富顺新市(今洪江岩山脚),劝谕瑶、汉停止互相攻扰,安置安抚罗翁山瑶族。他修复衙署、城楼、书院、道路、桥梁、水利等。

  张扶翼为政清廉,重视民生。倡导大植桐油树,发展经济。张扶翼任职在明末清初的战争后,经他治理,基本恢复了地方元气。据《光绪黔阳县乡土志》载:“民思其德,久而弗衰”。

  张扶翼诗文较多,著有《望山堂集》,但诗名远不及王昌龄,政绩却远远大于王昌龄。今人对王昌龄渲染过度,而张扶翼却未广为人知,其实,地方官的政绩远比诗文重要。当然,张扶翼是正印官七品知县,王昌龄只是“从九品下”级别的县尉,也就是最末的品官,而且是被贬职的官,很难有所作为。

  

  7.4鹭鸶滩传说

  鸬鹚滩又叫鹭鸶滩,有一个令两岸人纠结和尴尬的传说,属于“报应型”母题的民间传说:

  传说叫做鹭鸶滩之前,那里舟楫和木排运输繁忙,东西两岸的寨主以河面中心为界,各在东西河面收取过滩费,也就是帮助拉纤之类的小工费。竹瓦溪在东岸,东岸一姑娘长得丑,西岸一小伙子帅而挑剔,各自难以嫁娶。有一群仙鹭飞来,领头的仙鹭化为仙人,将姑娘变美,说合了这一对青年,并告诫两岸人家不要发生争斗。

  偏偏东岸姑娘有一表妹,因暗恋对岸帅哥而嫉妒表姐,从中捣乱,引起两岸人的纠纷和械斗。结果东岸打架的人群被化为礁石群,从此,船只和木排都从西岸经过,滩名叫鹭鸶滩。

  原鸬鹚滩?↓

  

  在虚构的民间传说中含有真实的背景。鹭鸶滩传说反映沅水上游被开发以后,船只和木排运输繁忙。各险滩上下,有当地人帮助拉纤、领航,收取过滩费。也反映商品经济会引起激烈的利益矛盾,违背道德和规则会遭到惩罚(报应)。

  《清一统志·辰州府》记载,鸬鹚滩?“乱石横江,舟航所畏”。我从洪江乘木船去黔城,上鸬鹚滩时,乘客都要下船走路,减轻了木船的重量。

  

  鸬鹚滩确实鹭鸶很多,但鹭鸶和鸬鹚是不同的水禽,鸬鹚被驯养以后,能帮助渔民捕鱼。在《雍正黔阳县志》中,已叫鸬鹚滩,可知清代那里的野生鸬鹚和鱼很多,渔民也多。野生鸬鹚比鹭鸶更少见,取名鸬鹚滩比鹭鸶滩或更有特点。

  鸬鹚滩被认为是洪江的风水口,财源从上游滚滚而来,到了洪江的静水河面和深水港湾,得以藏风聚气,凝聚为几百年财气。古代风水学中的地理、天文和生态因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毕竟不是科学。

  

  谨向提供资料和照片的作者致谢!

  《老洪江》系列专题

  

  编辑:洪小编

  热门

上一篇:心理学复试流程与经验 | 复旦大学
下一篇:向高考作文中要技巧:满分作文《三思而后行》赏析和学习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