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传记电影即将开拍,她将自己活成了一件艺术品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2-26
手机版

  王尔德曾说,一个人一辈子要么拥有一件艺术品,要么把自己活成一件艺术品。

  苏珊·桑塔格的一生,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了一件“艺术品”,后来的人已在不断地研究她的文本,阅读她的一生。

  比如,前不久,英国《银幕日报》就曾透露,桑塔格的传记电影即将开拍,美国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将饰演苏珊·桑塔格,她曾饰演过戴安娜王妃。

  电影将改编自本杰明·莫泽的《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Sontag: Her Life and Work),该书曾获2020年普利策奖,2022年由译林社推出中文版。

  

  虽然桑塔格已经去世很多年,但是有关她的话题还会不断地延伸。让我们真正揭开那些被神化或者被污名化的面纱,去看待这位20世纪活得很自我又很大爱的人。今天,我们依然从她身上汲取力量。

  2023年1月16日是桑塔格诞辰90周年。为纪念这位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知识分子,我们邀请了本书译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君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但汉松,青年学者陆远做了一场对谈,探讨了桑塔格不寻常的人生及其振聋发聩的作品。

  无法定义、无法阐释的桑塔格

  但汉松:桑塔格首先是一个拒绝被定义的人。这也是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她非常不喜欢被界定和被定义,甚至她的政治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桑塔格是思想鲜明的左翼,跟布罗茨基等人非常要好,后来转向了自由派,她的政治光谱是不稳定的。私生活也是如此。她总是超越性别、打破藩篱,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来剖析社会现象。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本人对桑塔格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认识。一种是她在大众传媒上的知识分子形象。世纪之交时桑塔格是美国头号公共知识分子, “9·11”事件发生后,她在《纽约客》上写文章批评美国,引起众人的指责。当时我非常佩服桑塔格的勇气。她真的是一个文化英雄。另一种来自我的学术研究。2006年,我在读博时写的第一篇论文就需要参考桑塔格的《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我当时读的是英文原文,你会发现她的语言组织、遣词造句、文采修辞、广博知识,都太不可思议了。她对于各种哲学、政治、文化、思想的信手拈来,在她的文字面前你会颤抖,因为她的文字和思想太漂亮了,太缜密了。

  

  姚君伟:桑塔格确实是很难定义的。对于桑塔格我有几点深刻印象。

  第一,她可以被称为“学霸”。她从两三岁开始阅读,六七岁就想写作,中学时,老师同学都在看《读者文摘》,她已经开始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她16岁上大学,一开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来转到芝加哥大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本来四年的大学教育。她17岁结婚,19岁生子,之后去了康涅狄格大学读英语专业。她发现英语系的教授非常平庸,课程没有挑战性,所以又转到哈佛大学念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并前往牛津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在牛津大学半年以后,又去了法国。从法国回美国,桑塔格就在机场跟她的丈夫提出了离婚,二十五六岁带着儿子闯纽约,在《评论》杂志找到了工作。《评论》和《党派评论》是当时美国的两大杂志,后者是当时纽约知识分子圈里地位最高的刊物,桑塔格从小就立志要在这本杂志上发文章。

  

  姚君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两次荣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第二,桑塔格作为一名作家,是带有批判性的。这个“作家”是指广义上的作家,比如她最有名的《反对阐释》。在19世纪,西方比较重视文学的外在研究,法国艺术家丹纳就提出影响文学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在20世纪初,俄国有形式主义,他们也提出要走向风格,走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东西。美国新批评也是这样,要走内部研究的道路。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提出我们应该走向风格、走向形式、走向文学性。她在文章最后一节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所谓的阐释学,需要的是“艺术色情学”,我理解的是生机勃勃的东西,而不是很晦涩的、理论的东西。《反对阐释》在美国整个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它出来以后,有人评价桑塔格跟欧文·豪(Irving Howe,1920—1993)是当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

  

  第三,桑塔格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她出现在很多公共场合,包括反越战,她曾因参加游行被逮捕。1993年波黑战争期间,萨拉热窝围城,她去排练戏剧《等待戈多》,前后去了11次。波黑国家剧院前的广场后被命名为桑塔格广场。所以,桑塔格不是一个书斋里的学者或者作家,她是脱下了学者制服的学者,是关心社会、关心世界动态的学者。

  时代的标志:一部波澜壮阔的20世纪文化史

  陆远:这本《桑塔格传》完全可以拿它当小说来读,作者的文笔,加上姚老师的译笔,很多情节都让人觉得栩栩如生。桑塔格是一个复杂的人,包括她的私生活,所以她的儿子一直犹豫要不要出版其日记的第三卷,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隐私。但是莫泽经过授权以后,看到了桑塔格所有留存的日记和档案,他把所有的东西实名实姓地写出来,很多场景栩栩如生。

  

  陆远,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教师

  初读的时候会让你有八卦的心,一下子把你的好奇心攫取住,但是再往后读,这本书展现的完全是一幅说是整个20世纪或者战后美国文化界的壮阔画卷。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上到跟桑塔格年岁相差半个多世纪的托马斯·曼,下到耳熟能详的萨特、马尔库塞、罗兰·巴特、阿伦特,等等,一系列战后活跃在欧美文化界的人物,都和桑塔格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样一种特别的土壤,加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界和世界文化界巨大的转型,孕育了桑塔格这样一个人。

  

  但汉松:这本书不仅仅有关桑塔格的情感、成长、衰老,以及起起伏伏的交友圈,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串起一部波澜壮阔的20世纪美国乃至西方的文化、思想史。

  是什么让这个17岁上芝加哥大学的聪慧女孩,一下子成为知识分子圈子里的宠儿或者偶像呢?仅仅是因为她漂亮、时尚、出位吗?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中关注的语境,那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批评家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宏大历史变化的时代。风华正茂的桑塔格恰逢其时,正好和波普艺术、偶发艺术产生交集。她不仅欣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他们的艺术实践,而且可以跟他们成为朋友,甚至成为男女朋友。然后,她会写一些具有穿透力的、冒犯性的艺术文章和艺术评论,并发表在《党派评论》以及后来新创的《纽约书评》上。

  这本传记中有一句话,让我看得热泪盈眶:“除了物理科学,文学批评可能是[当时]美国最至关重要的智力活动,也是文学本身最至关重要的分支。”你看,那个时代已经把艺术家、评论家抬高到这样一个崇高的地位。所以,桑塔格生逢其时,她的天赋、气质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

  

  姚君伟:桑塔格受欧洲文化影响很大,无疑是促进她成才的一个因素。1966年论文集《反对阐释》出版,里面涉及很多欧洲作家,法、德、英等都有。她中学的时候就跟着几个同学采访过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她当时觉得很惭愧,在那么一个大作家面前无法跟他真正地交流,她很自卑。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是比较典型的德国小说,里面充满了思辨性的东西,它探讨欲望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人跟社会的矛盾,桑塔格后来很多作品都谈这个主题。无论是在生活中、娱乐中,还是在作品中,她都与欧洲文学及文化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她不是很看好美国当代文学,她认为美国文学有很多问题,例如比较狭隘、比较个人中心主义、视野不够开阔等。译林社这本《桑塔格传》,美国有些评论家认为作者将一个全新的桑塔格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视野更为开阔。

  超越性别、打破隔阂、走向多元

  陆远:桑塔格有非常强烈的女性主义的一面,而我们今天三位嘉宾都是男性。桑塔格一辈子想打破男权的掌控,或者说她不想在性别的界限之间作太多的人为限定。我们今天三位男性来谈20世纪著名的知识女性,二位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姚君伟:桑塔格作品的翻译不应该有性别之分,桑塔格本人也反对男女性别的分离。她在1964年发表的最有名的《关于“坎普”的札记》(Notes on “Camp”),让她一夜成名。她就是要打破性别藩篱,同时打破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她特别反对所谓的女性主义者对性别差异的强调。桑塔格说,她从不以性别来区分人,她反对所有的分离隔阂,包括性别上的、文化上的。“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她说这话时才14岁。她为什么觉得美国文学不是太厉害?是因为美国文学中有很多中心主义的东西,没有走出个人的小天地。桑塔格就是要打破这种隔阂,要走向多元,因为多元才会产出更多的东西,包括文化上的进步。

  

  但汉松:我觉得,桑塔格用她的一生,已经毫无疑问地向当代女性证明了作为所谓的第二性,或者作为生命的个体,我们可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她可以跨越这些藩篱,打破一切刻板印象,在这个意义上桑塔格绝对是女权主义之友、文化偶像,这一点无可置疑。

  此外,桑塔格总是在一个大于性别议题的立场去讨论文化与艺术。她总是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去讨论这些问题,能跟她真正特别投缘的,应该是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这些女性知识分子。《桑塔格传》这本书里写道:“她的榜样是汉娜·阿伦特;后者会仅仅通过天赋来实现男女平等——实际上,比男性更优秀——并以此为妇女事业作出贡献。”桑塔格跟阿伦特一样,她喜欢把人分成聪明的和不聪明的、有知识和没知识的,或者弱势的和非弱势的,她以这样的维度区分人们。在这个意义上,她不同于传统的、经典的女权主义。不过,尽管路径不一样,但是两者最后抵达的彼岸应该是相同的。桑塔格、阿伦特、麦卡锡,最后还是希望能够在地球上创造一种更加良善的生活,一种更平等、更符合正义、更幸福的生活。

  

  陆远:我们读到《桑塔格传》的最后,特别是桑塔格晚年的变化,因为她的生病引起对疾病的思考。过去三年,我们备受疫情困扰,好在开始慢慢走出阴霾。我自己读桑塔格时,关于他人的痛苦、疾病的隐喻,人们怎么对病人作道德上的审判,等等,这些都跟当时的心境特别契合。相信桑塔格的书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力量。桑塔格特别喜欢王尔德。王尔德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要么拥有一件艺术品,要么把自己活成一件艺术品。我觉得桑塔格的一生,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了一件“艺术品”,后来的人已在不断地研究她的文本,阅读她的一生。

  虽然桑塔格已经去世很多年,但是有关她的话题还会不断地延伸。让我们真正揭开那些被神化或者被污名化的面纱,去看待这位20世纪活得很自我又很大爱的人。这样的人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少,但我们依然能从这样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

  

  以上文字为对谈内容精选版

上一篇:英语差生如何逆袭成学霸?6个方法简单易学见效快!
下一篇:初中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听大神给你分析一下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