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出国留学发生何事?为何回国后朱德会说:你的生命更加重要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3-13
手机版

  拥有一名元帅父亲,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元帅是哪里的元帅?父亲又是谁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准确回答这种问题,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或许给了我们一些参考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朱德元帅和他那平民女儿之间的故事,看看他们家会有怎样的父女情。

  

  朱敏,是朱德的女儿,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有四个名字。

  出生时,父亲朱德给她取了第一个名字,也就是她的乳名——四旬;不到一岁的时候,朱敏离开母亲,寄居在姨妈家,她有了第二个名字,叫贺飞飞;后来去延安,回到朱德身边,她又有了第三个名字,叫朱敏;赴苏联学习时,取了个化名,为“赤英”。

  对于朱敏来说,她身体里流着朱德的血,更延续着朱德的精神血脉。然而,令人感到心酸的是,虽然她的每个名字都和朱德有关,但在那共存的50年生活中,分离的时间远比团聚多。

  和其他孩子相比,朱敏得到的父爱和母爱相当少。父母之爱,对于14岁以前的朱敏来说,是一片空白的。

  1926年4月,40岁的朱德喜得爱女,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他给爱女取了个乳名,叫“四旬”。四旬之年对于朱德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为支持北伐战争,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和女儿分别,回国参战,谁知这次分别,竟是14年的寒暑。

  第二年夏天,朱敏的姨妈将她带到外婆家,让她在那里慢慢长大,并改名为“贺飞飞”。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幅悬赏“朱毛”人头画像上。

  那时,外婆悄悄告诉她:“那个‘朱’就是指的你爹爹。”朱敏听到后,感觉心口一热,脑海里慢慢编织起父亲的模样。

  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时年12岁的朱敏。当时的她,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非常可爱。

  

  第一眼见到,周恩来就惊讶地对邓颖超说:“你看,这个孩子多像朱老总!”那时候,当周恩来提出要把朱敏送到延安和朱德团聚时,外婆死活不肯放手,她担心外孙女的身体吃不消。

  于是,周恩来只好在临行前拿走了一张朱敏的照片,带给朱德,以解相思之苦。那是一张穿着学生装的半身照,照片只有一寸大。周恩来拿在手中,笑眯眯地看了半天,说:“照片太小了,你爹爹要带眼镜才看得清。”

  又过了两年,国共关系开始恶化,国民党特务打听到朱德的女儿著名就藏在贺家。那天,姨妈突然被国民党抓走,幸亏她一口咬定,朱敏就是她的亲生女儿,才幸免于难。

  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不安的气氛在这个家里越来越浓。一天早晨,外婆把朱敏叫到身边,说:“飞飞,外婆不能留你了,你待在这里很危险,去延安吧,你父亲会保护好你。”

  尽管无比留念外婆和这个温馨的家,但14岁的朱敏知道,就母亲的情况来看,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没过多久,邓颖超又秘密来到成都,接走了朱敏和她的表妹。

  当时,正好有一批共产党员从成都出发去延安,朱敏可以和他们一起上路,安全度提高了许多。

  虽然有着共产党员护送,但那时国民党军队和特务依旧检查得很严。一路上,除了审查证件,进行盘问外,还会进行现场考察,一旦发现有问题,整个队伍的人都会被带走。

  好在大家都很机智,和敌人斗智斗勇,成功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路上,朱敏一边观看延安的风景,一边四处搜寻着什么。突然,远处一个高高的土墩上,站立着一个中年男人,闯进了她的视线。

  

  这个中年男人穿着八路军军装,腿上打着绑腿,直觉告诉朱敏,这个人就是爹爹。朱敏顾不得旅途的疲惫,大声喊道:“爹爹,爹爹!”

  朱德也一眼就认出了女儿,他飞快地跑过来,一把将女儿抱下马车。此时的朱敏,早已泪流满面,她扑在爹爹的怀中,嚎啕大哭。

  14年的再次相逢,让朱德这位铮铮铁汉子也浸湿了眼眶,他怜爱地帮女儿擦干眼泪,可是不管怎么擦,眼泪还是会止不住地流下来。

  刚到朱德身边的第一个晚上,朱敏没有丝毫睡意,她仔细观察爹爹的模样。发现朱德长着黑眉毛,黑眼睛,一头略卷的黑发,还是个大胡子,虽然现在刮得干净,但从发青的两腮上还是一眼就可以看出。

  朱敏觉得,爹爹不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像一个农民。这样的爹爹虽然在形象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朱敏还是喜欢现实中的爹爹。

  到达延安的第三天,毛主席来朱德家串门,朱敏很高兴,高声叫道:“爹爹,爹爹,毛泽东来了。”

  毛主席拍一拍她的头说:“才来就给你爹爹当通信员了,不简单啊!”

  朱敏好奇地看着毛主席,觉得他和悬赏图上还是有一点差别,于是天真地问道:“你真的是毛泽东吗?”

  

  一时间,毛主席愣住了,但很快又恢复过来,笑呵呵地说:“难道还有假的毛泽东吗?”毛主席走后,朱德郑重地对女儿说:“虽然我比毛主席大8岁,但为了表示尊敬,你以后要叫他毛伯伯。”

  在延安的日子,和爹爹一起参加舞会,是朱敏的一件乐事。那时候,只要朱敏对朱德说:“毛伯伯也来跳舞了。”朱德就一定会去,就算自己不跳,也要前来助兴。在那些领导人中,周恩来跳得最好,他的华尔兹无人能比,一整场下来,旋转可以不停歇。

  幸福的日子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朱敏在延安和爹爹过完第一个春节后,又要马上面临分别。

  一天吃完午饭,朱德没有去开会,他把朱敏叫到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薄薄的书递过去。朱敏一看,原来是介绍苏联国际儿童院简况的书籍,当时她心里很纳闷:“爹爹让我看这个干什么?”

  朱德看着女儿一头雾水,憨憨的模样,笑着说:“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朱敏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和你一样,当八路军。”

  这时朱德又问:“那打完仗后呢?你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朱敏从来就没想过,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于是,朱德解释说:“打完仗以后,我们要建设新中国,那时,国家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所以,我决定将你送去苏联学习,一起去的还有你毛伯伯的女儿娇娇。”

  看着眼前如此认真的爹爹,朱敏虽然不舍,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那时候,朱德给女儿又取了一个名字,叫“赤英”。

  

  出发的这天,朱德、毛主席、康克清等人都去机场送孩子,一同去的还有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

  看着爹爹一趟又一趟地往飞机上运行李,朱敏心中有些难过。当飞机起飞时,她透过窗户朝外面看,发现爹爹站在飞机跑道旁,很快便成了一个小黑点。

  1941年1月30日,朱敏告别爹爹,远赴苏联学习。谁也没想到,这次苏联之行,竟伴随着如此巨大的磨难。

  莫斯科,虽然是朱敏的出生地,但初来乍到的她依旧水土不服。先是气管炎,然后又引起小时候落下的哮喘,整天咳嗽不停。

  为了让朱敏恢复身体健康,早点学习。儿童院将她送到位于苏联南方的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年队夏令营疗养。

  可是,在那里待了没多久,一天夜晚,德军突然入侵苏联,把正在疗养院的朱敏和其他20多个孩子带走。

  在当地囚禁两年后,1943年,朱敏和其他5个年满14周岁的小姐妹被德军押上闷罐车,送往集中营。

  车厢里挤满了人,一个贴着一个,有人开始呻吟,还有人开始哭泣。两天后,朱敏发烧了,不过她却不敢吱声,因为如果被德军发现,肯定活不成。

  迷迷糊糊中,朱敏感觉有人在给她喂水,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名苏联红军,他告诉朱敏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样,也要活下去,因为你的爸爸妈妈还在等着你。”

  这句话,让朱敏进入到久违的梦乡,在梦里,她活了下来,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朱德爹爹和 康克清妈妈的身边。

  

  进入集中营之前,每个人都要换掉所有衣服,没收所有物品。在朱敏的身边,有一支爹爹送的派克金笔,笔帽上还刻有“朱德”的名字。因为德国人不认识汉字,所以没想太多,就把派克金笔没收了。

  眼看着德国人将爹爹留给自己唯一的纪念品拿走,朱敏难过极了。可是,小小年纪的她,又能做什么呢?试图反抗吗?不,她要勇敢地活下去,终有一天,会逃出这个地狱,拥抱温暖的太阳。

  集中营的生活是惨绝人寰的,朱敏每天只能吃发霉的黑面包,不仅如此,她还要做苦役,时不时还会受到挨打。

  为了保护自己,朱敏从不提起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从不说一句和中国八路军有关的话。几年的集中营生活,让朱敏的语言能力严重退化,身体也长期处在营养不良中,发育停留在儿童时期。

  在集中营,朱敏和伙伴们如同待宰的羔羊,她也和伙伴们与德国法西斯“作战”。1944年,反攻中的苏联红军势如破竹,让德国法西斯节节败退。他们更加疯狂地需要枪支弹药,因此,集中营成立军需工厂。

  那时候,朱敏和伙伴们得知,子弹受潮就会失效,成为哑弹,可工厂里绝对找不到一滴水。于是,大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趁监工们不注意,往子弹盒里吐口水。每次下活,大家都是口干舌燥,不过,他们都很开心。

  1945年1月底的一天,朱敏和难友们发现集中营的大门敞开着,四周非常安静,见不到一个人的身影。

  

  看到这里,大家马上意识到:德国人逃跑了,苦难结束了。朱敏和伙伴们激动地抱在一起,由于害怕德国人会回来加害,朱敏和小伙伴们商量往东边的苏联方向跑。一连好几个月,她们几乎都是过着流亡的生活。

  后来,朱敏和伙伴们走散了,她被送进了苏联难民收容站。在收容站,她没有泄露自己的身份,面对苏联红军的询问,她也只是说:“我叫赤英,父亲是中国的老中医,把我送到苏联疗养……”

  因为好几次盘问,都没有弄清楚这个中国女孩的身份,所以,收容站的政委对她格外留心。此后的一段时间,政委经常与朱敏交谈,告诉她战争的情况,苏联的情况和中国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敏逐渐放下戒心。她告诉政委:“我是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这个消息让政委非常惊愕,他连声叫道:“天啦,这样身份重要的孩子竟然没有让德国人发现,活着走出集中营,简直就是奇迹。”

  从政委那里,朱敏还得知苏联的最好统帅正在寻找自己,并且下令:“解放一个城市,就要寻找一个城市。”

  1946年1月,朱敏乘坐列车来到莫斯科。那时候,远在中国的朱德得知女儿的音讯,非常激动,他连夜写了一封信,寄去苏联。

  这封信,是父女俩分别4年后的第一封信,朱德在信中解释:因为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没有打搅苏联,所以没有及时找到女儿的下落,让女儿受了很多苦,希望女儿能够原谅。

  整封信,全是朱德对女儿的表达的亏欠,那四年的时光,是朱德心中永远的痛。

  来到莫斯科,摆在朱敏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回国,二是继续留在苏联学习。要知道,朱敏刚开苏联不久,还没开始学习,就已经被战争无情地夺走了几年的宝贵时光。

  

  虽然她很想回去看看爹爹,但是,如今自己“两手空空”,要怎么回去呢?

  想到这里,朱敏选择了第二条路。她凭借着坚强的毅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俄文,后来,又转到伊万诺沃学校补习中学的课程。

  中学毕业时,朱敏收到爹爹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希望她能够回中国读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治病。可是,爹爹的建议让朱敏有些为难,她现在只完成了中学的学习任务,和当初制定的计划还相差甚远,于是她告诉爹爹,自己想继续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

  1950年,上大学的朱敏趁着暑假时光,回国探望爹爹,这次见面,距离上次已有10年,人生又有几个10年?

  见到女儿后,朱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一个劲地嘿嘿直笑。但是,细心的朱敏发现,爹爹在笑的时候,眼里是闪着泪光的,只不过他并不想让女儿知道。

  “父爱无言,父爱如山。”是啊,我们的老父亲,总是默默无闻地做着一切,看起来漫不经心,可目光始终都停在我们身上。

  那时候,朱敏向爹爹提起了那只被德国人搜走的派克金笔,朱德安慰说:“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对于爹爹来说,你的生命更加重要。”

  

  虽然朱敏提到集中营的生活也只是只言片语,但作为军人的朱德来说,心里非常清楚,那是一个堪称地狱般的地方。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儿女被送去那样的地方,父母心里该有多绝望。

  可是,就算再怎么绝望,朱德也只有忍着,因为他是我们八路军的大将军。他只有趁着夜下无人的时候,偷偷抹眼泪。

  在朱敏的眼中,爹爹是威严的元帅,也是慈爱的长者。记得刚回国参加工作的时候,朱敏第一个孩子来到了世上,这让年近70的朱德当上了外公。

  朱德非常喜欢这个小外孙,常常把他捧在掌心,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要很久才肯放下。

  让朱敏没想到的是,她产假刚休完,朱德就赶着她到北京师大集体宿舍里去住,把孩子接到中南海,代为照顾。

  那时候,她的丈夫在外交部工作,一年有大半年在国外,年幼的孩子也不在身边,这让希望享受家庭温暖的朱敏感到孤独。

  而且,这不是关键,主要是朱敏想到爹爹已经70岁的年纪,她想留在身边照顾。可爹爹却板着一张脸,用好不商量的语气说:“你回来的任务,是给祖国做贡献,而不是做孝子贤孙。”

  因为这件事,朱敏跟爹爹赌气,平时周末也不回家。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朱德特意请警卫员到北京师范找她,请她回家。

  一进家门,朱敏看见爹爹正在和小外孙玩,非常开心。不知不觉中,她心里的委屈和不满也悄悄地溜走。往后的日子,她按照爹爹的要求,星期天才回家与家人团聚,其他时候都住在学校。

  195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五个国庆节。那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人民一道欢庆。

  

  朱敏也想和爹爹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活动,可是,不管自己怎么恳求,爹爹就是不答应。最后,逼急了的朱敏委屈地说:“斯大林都邀请我到红场阅兵!”

  没想到这句话一说出,朱德更生气了,他大声吼道:“你住嘴,斯大林请你,那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来自中国的客人,那属于外交礼节,现在你在中国,天安门城楼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地方,你如今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朱德的这句话,像闪电一样直击朱敏的内心,并在她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往后的多少年,她都在细细体会这句话,她也因此有了普通人的平常心。

  还有一次经历,让朱敏印象深刻。那时她下乡来到深山中,外出非常不方便。因为眼睛不好,走道看不清路,结果有一次在山崖边失足,掉落10米多深的山谷里。

  当同志找她时,她已经昏迷不醒,受了非常严重的伤。工作组的随队医生马上进行了抢救,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那时候,朱敏需要马上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可是,远在山区,交通非常不方便,等车过来,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这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无疑是等不起的。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工作组的领导同志果断决定,打电话给朱德求助。

  “病人目前生命垂危,我们建议立刻派飞机送到北京进行抢救。”

  电话那头,朱德拿起电话筒的手微微颤抖,作为元帅,这个决定他很难下达。

  “总司令,总司令,请给我们派飞机,请给我们派飞机。你听得到我们的呼喊吗?”女医生声嘶力竭地喊着。

  “你说吧,我在听!”电话里传来朱德浓重的四川口音。

  “总司令,我以一个医生的名义请求你,派飞机过来吧,朱敏虽然是你的女儿,但她还是人民的女儿……”

  朱德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兴许是女医生的话打动了他,最后他说道:“好,立即派飞机过去。”就这样,朱敏获得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活了下来。

  其实,正因为朱敏是他的女儿,所以他才很难做抉择,如果换成任何一个老百姓,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派飞机过去。

  我丝毫不怀疑朱德元帅对女儿深沉的爱,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还是一位伟大的元帅。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数学强校格局:1超5强,3档划分,该如何择校
下一篇:高级教师:古文这样学,考试一分不扣|七年级下册215个文言文考点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