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巧搭配,还能治这7种病!让六味地黄丸作用翻倍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医药显得日渐式微,现代人们在生病时往往会首选见效快的西医和西药。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传承千年也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很多疑难杂症反而通过中医的调理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副作用也更小。许多传统药方在现代依然焕发着生机,六味地黄丸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医瑰宝—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源于北宋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它的用药和占比被概括为“地八山山四,丹苓泽泻三”。

  其中熟地黄为君药,山萸肉和山药为臣药,这三味药分别有补肾滋阴、补肝养肾、补脾固肾的功效,被称为“三补”;而牡丹皮、茯苓、泽泻这三味药则具有清肝火、渗脾湿、泻肾浊的功效,被称为“三泻”。

  “三补”和“三泻”这“六味”加在一起,既可以实现对肾脏、肝脏、脾脏三阴同补,也能有效中和滋腻的熟地黄,补泻调和,正符合中医阴阳平衡之道,是名副其实的“中医瑰宝”。

  该药方最早用于治疗儿童因肾亏虚引发的发育不良和发育迟缓,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医探索发展,现在已不局限于儿科的范畴,在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都有应用,主要治疗因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等症状。

  

  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具有以下功效: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和调节血糖、改善生殖系统状况、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亚健康状态、有助于抗衰老和抗疲劳等。

  二、六味地黄丸联合用药,7种疾病巧治疗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将六味地黄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老药摸索出了新用法,在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六味地黄丸的作用翻倍,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

  1、失眠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可能由肾内阴阳亏损、先天禀赋不足、宿食积滞、心火盛、肝气横逆等多种原因造成。对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可以由六味地黄丸配合交泰丸来治疗。

  

  交泰丸的主要成分是肉桂和黄连,一味辛热,一味苦寒,寒热均用,具有清心降火,引火归源之功效。

  临床试验表明,使用六味地黄丸搭配交泰丸,经过4周4个疗程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对于心烦不寐、难以入睡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在上了年纪的人群中比较常见。对于骨质疏松造成的慢性疼痛,如果长期使用西药的镇痛药物,副作用较大。对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疼痛,可以考虑使用六味地黄丸配合当归芍药散进行治疗。

  

  当归芍药散可以调肝补血,对于治疗慢性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功效,二者相得益彰,在临床试验中,能够有效降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缓解患者的腰背疼痛,用药的安全风险也显著降低。

  3、H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Hcy(同型半胱氨酸)指标超标的高血压类别。从中医角度来看,H型高血压可以归为头痛、眩晕等病症,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等原因所引起。对于H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患者可以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丹栀逍遥散的联合用药方案。

  丹栀逍遥散源自明朝薛己编著的《内科摘要》,主要功效有疏肝、平肝,且已证实对治疗早期高血压效果很好,再配合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 Hcy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稳定患者的血压。

  

  4、尿崩症

  尿崩症是一种尿量明显增多的疾病,典型的症状有,喝水多但易口渴,尿量多且容易心情烦躁。根据致病原因原因,分为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肾脏异常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可以采用六味地黄丸搭配缩泉丸的组合来进行治疗。

  尿崩症与中医所说的“消渴”症状类似,“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借助缩泉丸温肾缩尿的功效,再补充六味地黄丸滋阴固肾的作用,两方合用,通过药物与疾病重合的39个交集靶点发挥作用,有效治疗尿崩症的症状。

  

  5、月经过少

  月经量过少是一种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往往和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内科疾病或是先天性的子宫异常有关,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对生育造成影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疾病源于气血不足,因寒凝瘀阻、经亏血少等因素造成,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搭配逍遥丸来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的联合用药能够充分发挥疏肝解郁、调节月经、健脾养血的功效,有效改善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的水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6、尿毒症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透析维持生命,受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往往会带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副作用,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危害身体健康。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配合参苓白术散进行对症治疗。

  在中医看来,尿毒症属于“隆闭”,脾肾亏虚是主因。而苍苓白术散有健脾、开胃、除湿之功效,搭配六味地黄丸的固肾作用,符合本病之根本。

  通过对出现脾肾两虚的尿毒症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而且,该药物组合为免煎中药,可以减少水分和钾离子的摄入,避免加重尿毒症患者的负担。

  

  7、乙肝肝硬化腹水

  乙肝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肝脏疾病,过去治疗多使用利尿剂等西药,长期使用的话,副作用不可避免。临床研究显示,六味地黄丸与五苓散共用,对于乙肝肝硬化腹水也有很好的疗效。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主要成分有猪苓、茯苓、白术等,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经过现代的药理学分析,发现该药能促进钠离子的排出,也能扩张血管,既能利尿,也能保肝。与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的功能相配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缩短疗程且增加安全性。

  三、六味地黄丸的衍生药也各有妙用

  除了将六味地黄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之外,许多医生在六味地黄丸这一经典方剂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添加其他中药后又衍生出了多种新药,也都有各自的妙用。

  1、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枸杞子和菊花两味药而支撑,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眼科医师傅仁宇的《审视瑶函》。该药主治眼疾,原理来自于中医所说的“肝开窍于目”,在六味地黄丸原方的基础上,加入滋养肝脏的枸杞和养肝明目的菊花。

  

  该药对肝肾亏损引起的眼干、视力昏花、畏光、眩晕、耳鸣等症状都有治疗作用。

  2、七味都气丸

  七味都气丸则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了五味子这味药。五味子具有敛精止泻、生津敛汗、敛肺滋肾等的功效。该药方最早来源于清朝医生杨乘六编撰的《医宗己任编》。药中多采用北方产的五味子,颜色黑,滋补效果更佳。

  七味都气丸多用于小便频繁,遗精盗汗、胸闷气短等症状。

  

  3、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当归和白芍两味药材,增加了填精、养血、柔肝的功效。药方源自明代名医秦景明辑成的《症因脉治》,也叫六味归芍汤。

  该药适用于肝肾不足、烦躁不安、血虚头晕、盗汗、崩漏等症状。

  4、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知母和黄柏两味药材制成,增添了滋阴降火的功效。该方可追溯于清朝医生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对于肾阴虚引起的出虚汗、骨蒸潮热、咽燥口干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结语

  六味地黄丸作为传承的中医古方,虽然对身体好处多多,但是也应认识到,它毕竟是药物,而不是保健品,在生活中不能当作补品滥用,在使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务必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再进行服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智慧健康.2022-11-25

  [2] 《六味地黄丸的衍生药》.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12-02

  [3] 《六味地黄丸的现实应用》.家庭中医药.2021-10-08

上一篇:雅思7分培训班怎么样
下一篇:湘阴回应“特训学校被指虐待学生”:不存在虐待,会继续调查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