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持续升级,2024年计划招生300人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管晨龙是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研一新生,早在 8 月份,他就通过学校的 " 双选 " 制,确定了自己的校内和校外导师。接下来的一年,他将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明年则会跟随校外导师进入企业开启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据悉,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江苏首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9 月 13 日,该校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答。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4 年该校卓越工程师学院招收研究生人数将达 300 人。

  校内外导师共同确认培养方案

  今年 9 月,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招生的 140 名学生已全部入学,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管晨龙就是其中一位。

  " 报考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为了让自己接触到实用性更强的研究,让我所学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应用。" 管晨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校内导师他选择了该校电气工程学院的老师,这与他的本科专业方向一致;企业导师则来自南瑞国网电科院。

  " 企业导师对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专业方向的建议。" 管晨龙直言,自己对企业导师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也期待接下来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据介绍,2022 年 8 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正式启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牵头建设单位共 18 家,其中高校 10 家。东南大学是江苏省唯一入选首批试点牵头建设高校。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 资料图

  东南大学致力于实现校企的 " 四共 "" 四通 " 机制,即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

  " 这既是我们建设的方向,也是我们卓越工程师培养最大的优势与特色。"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刘志远表示。

  △刘志远

  为企业 " 订单式 " 育人

  卓越工程师学院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据介绍,东南大学设计了以 " 项目制 " 为基础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在企业科研实践累计不少于 1 年;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在企业科研实践累计不少于 2 年,保证卓工人才解决工程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实行 " 定制化 " 培养模式,由合作企业围绕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列出技术问题清单,作为工程硕博士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开展 " 项目制 " 团队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关键培养环节由团队专家共同把关。

  师资队伍方面,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智慧能源、低碳建造、智慧交通等方向首批遴选由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校内导师团队 60 余人。同时也在重点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聘请一批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技术型专家为校外导师或兼职导师。

  创新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突出应用导向和行业标准,以提高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为核心,不 " 唯论文 ",把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新装置研制等作为工程硕博士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

  " 通过具有应用导向的针对性卓越工程师培养,希望每名研究生都能成为理论功底扎实、工学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突出,具备较强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国际视野宽阔,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 刘志远透露,当前学校正在制定 2024 年的招生方案,明年卓越工程师学院将扩招,计划招收约 300 名硕士生,覆盖学校 18 个工科学院。

  通讯员 唐瑭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文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周冬梅)

上一篇:乌兰浩特市推进医共体建设 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向纵深推进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