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文明之花在龙江大地竞相绽放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黑龙江省2020年度最美家庭揭晓

  □王翠荣郭惠慧张悦

  正值国际家庭日,省妇联揭晓2020年度黑龙江省最美家庭名单,100户家庭入选黑龙江省最美家庭,另有23户家庭为黑龙江省最美家庭提名家庭。与此同时,全国最美家庭名单新鲜出炉,我省15户家庭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殊荣。

  据了解,为在全省广大妇女和家庭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省妇联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基层妇联、相关单位集中推荐和社会广泛征集,揭晓本年度黑龙江省最美家庭,并向全国妇联推荐一批典型家庭。在这些家庭中,有母慈子孝、夫妻相扶的动人温情,有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有节能环保、邻里守望的时代风尚,有共克时艰、逐梦时代的家国情怀,他们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代表,也传递着满满的社会正能量,受到群众普遍认可。

  今年以来,各地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加大了疫情防控典型家庭的寻找宣传力度,此次共推出抗疫典型家庭72户,其中57户入选最美家庭,15户获提名奖,这些家庭积极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凝聚起共抗疫情的家庭力量。

  省妇联自2014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来,不设群众参与门槛、不定最美家庭标准,谁家最美由群众说了算。各级妇联组织以晒最美家庭照片、讲最美家庭故事、秀最美家庭风采、征集好家规家训和评选好母亲、好婆媳等形式,深入挖掘蕴藏于普通妇女和家庭中的良善美德和良好家风,层层组织推荐各种类型的最美家庭。在此基础上,省妇联通过社会征集、网络评选方式推选一部分黑龙江省最美家庭,更广泛地调动妇女群众和家庭参与的积极性,传扬家庭文明和谐之美。截至今年,全省共树立各层级最美家庭13万余户,从中推选黑龙江省最美家庭700户、全国最美家庭141户,家庭文明之花正在龙江大地竞相绽放。

  黑龙江省当选2020年度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榜单

  (15户)

  王 勇、孙 畅家庭公维云、刘 罡家庭刘立军、宋丽娟家庭孙 杰、彭善伦家庭芦振华、马淇航家庭吴 磊、吴晓娟家庭迟凤珍、滕振宇家庭杭新刚、曹英杰家庭胡泽阳、邱 刚家庭聂雪丹、王 琴家庭夏贺春、王 江家庭徐延梅、申维庆家庭徐红梅、于剑波家庭徐克艺、柴翠华家庭谭建平、于洪军家庭

  2020年度黑龙江省最美家庭榜单

  (100户)

  哈尔滨市(10户)于向东、隋满姝家庭王丽君、陈 发家庭刘 鹏、万利军家庭李英龙、杨湛红家庭李金革、吕首旭家庭肖 洋、王 健家庭何玉芝、李春儒家庭姜永莲家庭

  隋东旭、王 伟家庭董月圆家庭

  齐齐哈尔市(8户)王胜霞、刘军罗家庭邢智波、任甲峰家庭李秀英、王其环家庭初明琴、杨玉民家庭张启超、米志兴家庭苑淑梅、张文学家庭韩春芳、范林山家庭韩春梅家庭

  牡丹江市(7户)

  王金花、朱洪涛家庭车珊珊、刘严伟家庭邢丽华、付常君家庭李桂荣、曹汝君家庭吴大鹏、修照文家庭吴春玲、何龙燮家庭管莹莹、李永锋家庭佳木斯市(7户)

  丁 晶、马垚奕家庭刘国强、马红叶家庭刘剑萍、苏玉龙家庭李 阳、张玉杰家庭李克萍、李风光家庭张鑫宇、曾 靖家庭贾 鹏、吕巍巍家庭大庆市(7户)

  马怀荣、肖志刚家庭王 丽、曹元新家庭王秀芳、张晓军家庭王秋华、刘达彬家庭吕帅兵、景 微家庭张桂茹、孙爱国家庭姚志娟、杨志成家庭

  鸡西市(6户)

  马桂芝、林世奎家庭时 军、聂文慧家庭宋婧媛、程宗亮家庭姜桂芳、张忠喜家庭郭慧敏、王金磊家庭惠文敏、李 伟家庭

  双鸭山市(6户)

  付晓杰、曲国军家庭刘秀芳、张喜双家庭张 勇、刘春娟家庭陈凤芹、黄 爽家庭陈伟杰、杨 松家庭徐国红、刘利国家庭

  伊春市(6户)

  于志国、刘新颖家庭曲兴珍、宋庆文家庭任燕霖、康志广家庭刘桂霞、杨家春家庭陈 丽、冯 旭家庭鲁 颖、孟大龙家庭

  七台河市(5户)

  于淑波、李凤友家庭马 宏、唐 伟家庭杨艳云、王景斌家庭孟凡杰、姜志锋家庭鲁丽丽、赵立志家庭鹤岗市(5户)

  王光丽、冯万臣家庭王洪玲、周 文家庭刘思博、徐 堃家庭杨赫鹏、吴大鹏家庭郭海涛、许继峰家庭

  黑河市(6户)

  王宏兴、陈 敏家庭付贵友、孟庆芝家庭李 丹、姜 涛家庭李建华、郭立刚家庭李春艳、陈 伟家庭赵宝库、张洪珍家庭

  绥化市(8户)

  毕连英、王洪春家庭刘淑凤、徐立峰家庭孙守云、林修文家庭杜国平、朱作田家庭杨晓萍、王 强家庭肖维艳、王 占家庭宋 鹤、王 宝家庭郑艳鑫、刘振宇家庭大兴安岭地区(5户)王钢锋、王玉梅家庭吕秋玲、董 伟家庭刘家旭、朱文文家庭杨雨茁、马淑娟家庭何 叶、逯光龙家庭省直(4户)

  吕 平、吕翠翠家庭赵 伟、王甜甜家庭胡雪妍、张林松家庭唐再庆、王春芳家庭社会化推荐(10户)牛书磊、田丹丹家庭文 璐、张子元家庭吕桂春家庭

  孙小梅、刘晓杰家庭李文强、米 雪家庭李宇欧、刘旭波家庭高天翼、高国东家庭曹洪军、南 杰家庭谢 娇、何天民家庭霍 艳、栾 波家庭

  2020年度黑龙江省最美家庭提名榜单

  (23户)

  于国丰、盛玉红家庭于穆涵家庭

  艾淑红、董文龙家庭石伍仁、孙美云家庭田凤鸣、洪 璇家庭付永华、何绍东家庭曲 爽、王曾鹏家庭刘纯平、孙仁荣家庭孙秀虹、李 铁家庭李玉玲、谷成信家庭何晓艺、宫海涛家庭张永学、王庆芳家庭罗晓改、张鹤麒家庭郑雪玉、张 晨家庭孟庆利、张广强家庭钱德英、赵德生家庭徐传明、倪晓岩家庭鄂 巍、关志达家庭隋迎秋、王东明家庭葛雪连、张志波家庭董桂红、田 伟家庭雇春红、钱秀东家庭穆 巍、王冬娟家庭

  夏贺春和王江家庭:志愿逆行守初心

  夏贺春是绥化市北林区雷锋小学一名教师,丈夫王江是绥化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他们夫妻多年来热心公益、不辞劳苦,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爱心奉献和勇于担当默默发挥着光和热。

  当疫情突然袭来之时,作为急诊科主任的王江,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医院的紧急会议通知,主动请缨即刻返岗,冲到急诊第一线,这一待就是40多个日夜没有回家。

  2月9日,他们夫妻俩同时接到了给北林区18个全封闭小区近6000余户居民运输生活必需品及暖心菜箱的任务。作为北林区巾帼志愿者,夏贺春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战疫第一线,她的决定得到了坚守在急诊岗位的丈夫的全力支持。也就是从这天开始,作为北林区巾帼志愿服务队本次活动队长的她,每天负责在微信群里接收来自封闭小区的上百个订单,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早上四点多还要起来继续整理订单。白天,她还要和队友们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负责装车搬运,一天接近10个小时的配送工作,她的手脚冻得又麻又木,但她从没叫过一声苦,一声累。这一送就是23天,200多个小时,合计1.1万余单。

  作为一线班主任,夏贺春也放不下班级里的41个孩子。疫情期间,她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孩子们的现状,宣传防控知识,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夏贺春一家人一直坚信,用志愿者精神的正能量能够扫去大家心中的阴霾,共同期盼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李秀英和王其环家庭:在乡村植一棵文化树

  李秀英今年70岁,是富裕县友谊乡长胜村村民,老伴王其环72岁,是一名老党员。多年前,老两口利用自己的院子建起了农家文化大院,文化大院里不仅健身器材齐全,还配有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最惹人注目的是院子西侧的200多平方米的山东移民垦荒展览馆。

  李秀英本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多年来一直坚持读书看报。日常生活中,她发现村里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一,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也不多。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产生了自费建移民文化展览馆的想法。老两口自费3万多元,陆续收集了石磨、大耙、纺车、放映机等老物件400余件。2014年7月27日,富裕县垦荒号文化展览馆正式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个人创办的垦荒文化展览馆。

  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李秀英在自家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建立了13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添置了桌椅、书架等必要设备,自费购买书籍1300多册,常年免费向村民开放,成为孩子们假期的乐园。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她砍掉了300棵开花结果的葡萄树,把自己的院子硬化成休闲广场,自费购置健身器材6件,腰鼓24个,乐器若干,不定时举办扭秧歌、打腰鼓等集体文化活动,让村民活跃起来的同时还让村子热闹了起来。

  如今,李秀英夫妻俩种植的这棵文化树,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看到村民们来到文化大院里看书学习,既培养了文化兴趣,还丰富了日常生活,夫妻俩的心里特别满足。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长胜村俨然成为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大家庭。

  姜永莲:悉心照顾脑瘫继子24年

  姜永莲是哈尔滨市东轻厂退休职工,退休后就参加四叶草巾帼志愿服务队,并独自抚养丈夫留下来的患有脑瘫的孩子赵杨,这个平凡的两口之家让我们感受到了最质朴纯真的爱与奉献。

  姜永莲和脑瘫儿子赵杨的母子情缘,要从1996年姜永莲与赵杨的爸爸登记结婚说起。当年尽管已了解到赵杨是个年仅8岁且患有智力残疾的孩子,姜永莲还是义无反顾地踏入了这个家门,开始与丈夫赵海涛共同抚养照顾赵杨。2016年3月,赵杨的爸爸因病去世了,姜妈妈独自一人继续承担起一个继母的义务和责任照顾着赵杨。经过多年的锻炼,赵杨从手脚不协调、腿软、双腿无法支撑上半身到现在可以独自走出家门看蓝天和白云。从赵杨能独自出门的那天起,姜妈妈就开始教他简单的自理能力,教他识字,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和不放弃,赵杨现在已经可以独自出门自己买生活用品了。

  姜永莲家里和客厅的门已经是24年没有关过了,因为这道门一旦关了,姜妈妈晚上就听不见儿子赵杨对她的呼唤。一道连心的门让人为之动容。这份爱,姜永莲坚守了24年,赵杨从不会说话的八岁孩童,长成如今的大男孩,从只会用一个字表达情绪,到现在可以在母亲节打一盆洗脚水回报继母姜永莲养育之恩。

  李桂荣和曹汝君家庭:勤劳致富探索特色蔬菜种植

  李桂荣是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洪林村妇联主席,丈夫曹汝君是洪林村村民。李桂荣一家相互扶持,创新特色种植,带动村民致富,成为乡里乡亲学习的好榜样。

  2013年,李桂荣发现村里部分村民没有致富产业,特别是村里妇女辛苦工作却只能赚个零花钱。经过深思熟虑,她和丈夫决心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李桂荣开始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黄秋葵、菜芙蓉、救心菜、雪樱子等特色经济蔬菜,并买来有关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没白天没黑夜地潜心探讨。经过大胆探索实践,不到一年时间,疏秧、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蔬菜管理技术他们样样精通,对于各种蔬菜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各种病情摸得“门儿清”。辛勤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她的特色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了好的开端,她的干劲更大了。在科技种植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上,她还广泛搜集信息,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换蔬菜品种和种类,几年下来,她家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花独放不是春”,李桂荣走东门串西门,及时动员村民和她一起种植特色蔬菜。2016年,在区、镇妇联的建议支持下,她借鉴外地经验组织成立了润丰果蔬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召集姐妹们不定期聚到一起交流蔬菜种植经验,探讨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率先尝试先进技术,成功后再在群众中推广普及,带动洪林村村民共同致富。

  王秀芳和张晓军家庭:科学育儿热心公益

  这是一个崇尚知识,重视文化,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家庭。妻子王秀芳是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省巾帼建功标兵,丈夫张晓军是大庆油田优秀党务工作者,儿子张子琦是全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总决赛金奖获得者。

  作为教师的王秀芳很早就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并积极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为了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王秀芳研读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和书籍,深入钻研科学育儿的理念方法。15年来,她与多家单位共同打造了《七彩童年芳姐有约》《巾帼公益讲堂》《妈咪学堂》《农村留守儿童培养体系》等一系列智慧父母课堂,并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农村乡镇、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单位开展公益讲座776场次,受益家长22万人次,帮助8万多个家庭走出了教育困惑。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庆市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娘家人”优势,开展系列公益课程,王秀芳主讲了15节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公益网络课程,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誉。疫情期间,她还主动帮助206个学困孩子的母亲调整情绪和心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多个维度给出对策和方法。

  丈夫张晓军以企为家、忘我工作,疫情期间连续奋战40多天,为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及复工复产作出了贡献。

  三口之家温馨幸福,积极乐观,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家庭力量。

  杨雨茁和马淑娟家庭:创建美丽家园弘扬绿色新风

  大兴安岭地区的杨雨茁家庭践行低碳减排,崇尚环保理念,热心公益,维护城居环境,是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的绿色家庭。2019年8月家庭作品《木之缘》和《生机盎然》荣获首届龙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

  杨雨茁家庭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他们常说:“低碳环保不是一句口号,应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林场小镇一年四季用木材取暖的情况下,杨雨茁率先在家里安装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平均温度能达到60多度,夏季平均温度达到80多度,有效地节省了木材燃料,周边邻里纷纷效仿,开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杨雨茁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走进他们的家,门口栽植着各类花卉,窗台、墙角等无处不在的绿色植物令人注目,散发着植物特有的清香,使人感到回归自然的舒畅,不仅净化了空气,还陶冶了性情。院内物品摆放整齐,待到夏季,园子里是自己亲手栽种的绿色蔬菜、水果,在通往小屋的路径上方,种植的南瓜藤蔓攀爬缠绕,成为家人乘凉休息的绿色凉亭,从山上寻回的石头自制的蓄水池里养着各色秀丽的小金鱼。

  杨雨茁家庭秉承着绿色环保理念,将低碳环保融入家庭生活的点滴小事当中,过出了小镇不一样的绿色精致人生。

  芦振华和马淇航家庭:警医夫妻共绘最美抗疫风景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个家庭没有恐慌、没有退缩,毫不犹豫冲锋在前,将10岁的女儿交给年迈的父母,带着对父母女儿的牵挂,带着身上的光荣使命,妻子用医者仁心逆行奔赴湖北战疫一线,丈夫用使命担当守护家乡县城百姓平安。他们就是妻子芦振华,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主管护师,丈夫马淇航是一名交通警察。

  2月12日,有着抗击非典、甲流和重症监护经验的芦振华主动请缨,逆行而上,作为双鸭山市援鄂成员随我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毅然踏上驰援湖北孝感的抗疫战场。在进驻孝感安陆市人民医院时,她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最忙时要同时护理6个重症病人。一次在抢救一名危重症患者时,持续两个多小时救治,不慎腰部重度扭伤,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时,脸颊早已布满豆大的汗珠,但她依然坚持来到岗位上。为了能继续坚持工作,没有护腰,她就将纸壳用医用绷带在柔细的腰间缠了一层又一层。

  芦振华在主战场与疫魔抗争的同时,她的丈夫马淇航也在家乡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承担着高速路口交通环节防疫任务,与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联合对进入双鸭山市的车辆、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和劝返工作。1月22日以来,马淇航始终坚守在城市的北大门,清晨6时就要上岗,忍受零下20多度的严寒,每天查控进出城区车辆,守护着家乡150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将疫情阻挡在家门之外。

  39个日夜与疫魔抗争,芦振华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勇往直前,谱写出警医夫妻共同抗疫的最美篇章。

  徐红梅和于剑波家庭:逆行抗疫的“天使”

  徐红梅是富裕县富海镇富盛村村医,丈夫于剑波是富裕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他们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于婧睿,26岁,是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重症科的护士,二女儿于婧桐,15岁,是富裕县第二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自疫情爆发后,徐红梅一家奋战在县、村和湖北省抗疫第一线,用医者仁心谱写了逆行抗疫之歌。

  徐红梅作为一名村医,从1月21日起就承担起了全村返乡人员监测管理工作,为第一时间掌握返乡人员情况,徐红梅与全村所有屯长组建了微信群,哪个屯有返乡人员,屯长都会及时在群内发消息。徐红梅接收消息后,立即到居民家中检查返乡人员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帮助农户上门消毒,疫情期间,她成了每家每户的常客。于剑波在富裕县人民医院成立发热门诊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坚守在发热门诊,接待因发热前来就诊的患者200多人。

  大女儿于婧睿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重症监护室工作4年,有着丰富的临床重症护理经验。在得知医院组织医疗队员支援武汉的消息后,她毫不犹豫写下了请战书。徐红梅夫妇深知抗“疫”一线工作的辛苦和危险,但夫妻没有犹豫,非常支持女儿的决定。

  在父母的叮嘱和祝福声中,2月2日,于婧睿随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协和医院开展支援工作。于婧睿每天不但要做好护理工作,还要关注患者的情绪。一天早上接班,同事特别交代她162床的婆婆情绪激动,不吃饭,不吃药,还把手上的针拔掉了拒绝治疗。于婧睿走进162床的病房,主动跟婆婆热情地打招呼。婆婆不能下床,她就用毛巾帮助婆婆擦脸、擦手,一边擦一边给婆婆讲笑话听,劝婆婆一定要吃饭、吃药,这样才有抵抗力,才能早日康复出院。在她的安慰下,婆婆心情好了起来,于婧睿喂老人吃了粥和鸡蛋,走出病房,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在武汉奋战的58天里,于婧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26岁的她就是凭借着把病人当亲人的责任心,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这个胆大心细的东北女孩也成了病人的贴心人。

  胡泽阳和邱刚家庭:“双警”家庭携手战疫

  胡泽阳是桦南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丈夫邱刚是桦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对夫妻携手战“疫”前行。

  腊月二十九,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胡泽阳迅速返回岗位。为了整合各个渠道报送的数据,高效地为防疫和公安工作服务,她日夜守在情报指挥中心,潜心钻研整合利用,仅用一周时间就建立起社会信息数据平台,涵盖18000余条卡口排查信息、13万余条“易登记”APP登记数据、30余万条社会数据。防控工作中,她牵头组织核查涉疫情类数据信息共计4450条,核实各类涉疫情重点人员1118人,做到不漏一人,核查准确率100%。

  桦南高速收费站车流量、人流量占全县总数三分之二,是阻击疫情的第一道关卡。邱刚负责收费站卡点的检查和协调工作,带领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像“山”一样守护身前这道“门”,护住身后这座城。邱刚在卡点既是“分流器”,也是“稳定器”,更是“总协调”。每个车辆人员信息他都带头认真核实、详实记录。邱刚每三天值24小时班,不值班的时候,也早早来到岗位上,直到凌晨没有车了才回家。平均每天近20个小时戴口罩,耳朵被勒破了皮,脸也变成了黑白分明的“口罩脸”。

  “双警”家庭,因为担负的双倍责任注定了聚少离多,防控的压力成为了他们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不竭动力,这个家庭把小爱藏在心中,将大爱化作无穷抗疫力量,为全县百姓守护健康平安。

  迟凤珍和滕振宇家庭:携手并进抗疫家庭展风采

  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幸福家庭,妻子迟凤珍是鸡西市麻山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丈夫滕振宇是鸡西市麻山区公安交警大队副队长。疫情来临,夫妻二人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儿子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宅在亲属家里近两个月,一家三口同处一城却只能线上交流。

  面对肆虐的疫情,作为街道党政一把手的迟凤珍来不及与亲人相聚,把孩子匆匆送到亲属家,就与爱人双双返岗,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身兼指挥员与战斗员的她,牢牢把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反弹关。每天加班加点,外来人员排查她当仁不让,重点人群监管她主动包保,小区巡逻检查她不辞辛苦,街道社区每个角落都留下迟凤珍忙碌的身影。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她都一一安排,每一个突发状况她都耐心沟通解决,每天接打电话不下200个,回到家里嗓子都是哑的。为了切断传染源,她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先后开展八轮逐门逐户地毯式排查,经常是连夜排查,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丈夫滕振宇2013年甲状腺癌手术后一直靠药物维持。疫情来临,他主动申请奔赴抗疫工作最前沿。大队领导考虑他的身体状况,拟定轮流带班指挥,却被他拒绝了,毅然走上了战疫第一线。

  宅在亲属家近两个月的儿子滕子鉴,自从爸爸妈妈双双奔赴抗“疫”一线以后,他就没有与父母见过一次面、吃过一顿饭,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电话、微信,从未离开过父母的他没有丝毫抱怨,每次与父母连线问得最多的是疫情形势,关心最多的是父母的安全和身体。宅在家里的他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运动、家庭消毒,并将自己的300元压岁钱交给父母帮他为抗击疫情献上一份爱心。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晟泰公司 “三个提升”擦亮井下服务金招
下一篇:出国留学去加拿大需要什么申请条件?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