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把家庭教育分成4类,快看看你家属于哪种?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前天坐地铁,看到一对母子。

  孩子在玩玩具,边玩边兴奋地叫身边的妈妈看。但是妈妈全程玩手机并没有理会儿子。

  孩子刚开始小声地叫她,后来越叫声音越大。成功地引起了全车厢的关注,却没能引起他妈妈的关注。

  后来孩子摇晃妈妈的胳膊叫,手机被摇掉了。

  妈妈很生气,转手一个巴掌打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大哭。

  如果这个母亲留一点关注在孩子身上,就一定会明白孩子的行为只是为了博取她的关注。

  平日里,孩子的需求得到了家长多大程度上的满足和被理解?家长对孩子又有没有明确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就曾经根据上面两项指标,把家庭的教育方式分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民主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快来看看你家的教育属于哪一类。

  忽视型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或要求很低,任其发展。而面对孩子的需要会表现的十分冷漠。

  尤其是当孩子要求一起玩耍,陪伴等这种需要耗时很长或付出很大精力的事,就会很没有耐心,甚至流露出厌烦的情绪。

  忽视型的教育模式因为对孩子的伤害极大,所以是四类中最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电视剧《少年派》中,邓小琪的妈妈为了给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忙于工作,把孩子安排在寄宿学校上学。

  但每周回家一次的小琪仍然见不到忙于应酬的妈妈。这让本身就是单亲家庭的她感觉非常的孤独和不被重视。

  每周回家别的孩子都有父母来接,她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只能编一些谎言。为了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她甚至编故事说要和爸爸妈妈去看歌剧,一起吃饭。

  小琪这种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父母的长期缺席而形成严重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是不重要和不被爱的。而这些“不被爱”的经历会让他们情绪管理很不稳定,一旦受到某些刺激,很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长期被父母忽视,缺少了亲情的温暖,孩子很容易在长大后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因为没有被爱呵护过,将来也不会关心他人,或者为别人考虑。

  虽然家长的努力工作给了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对于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陪伴的意义远胜于物质上的满足。

  溺爱型

  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少或者根本没有,但对于孩子的需求却是一应俱全的满足。

  虽然给予孩子的爱是足够的,但是因为约束力的缺乏,放任孩子肆意妄为,也被认为是不太合适的家庭教育。

  商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索要没有得到满足,就歇斯底里地大哭,摔东西,撒泼打滚地闹。这往往是平日里家长对孩子言听计从的结果。

  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看到他们发脾气的表现会觉得有趣,所以都不会严厉地批评制止这种行为。但是父母的纵容,会慢慢地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我要的必须得到,我说的都是对的,我是最重要的。

  这种错误的认识,会使孩子在长大后会表现得极为自私而受到社会的排斥。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男孩大概七八岁左右。因为家长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便大声地辱骂家长,随后还对长辈大打出手,拳脚相加。

  还有一个视频,三轮车上的男孩子发脾气,抓着母亲的头发使劲地摇晃。被揪头发的那种疼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

  但是,令人唏嘘的是,几段视频中的家长既没有反抗,也没有制止孩子,而是选择了默默地闪躲。

  但这种默许的态度会让孩子误以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以后一旦所求不被满足,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父母一时的放纵只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还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

  而被父母宠上天的小公主小王子,会因为家长一直包办好的衣食住行。久而久之,自理能力变得很差,还会产生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的自卑心理。

  对孩子溺爱的父母真的是想把心都给孩子,只是这样的教育会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专断型

  专断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采取忽视的态度。但不同于忽视型教育的是,虽然他们也时常表现的冷漠,易怒,但对孩子的要求却十分的严格。

  这种教育方式类似部队里长官对士兵的态度,是以命令为主导,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这种教育的比前两种稍微好些的原因是,孩子在步入社会后会因为曾经严苛的教育而很少有反社会行为,但对于亲子关系来说,却有着不利的一面。

  在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中,杨烁对于儿子的教育曾受到很大的争议。

  在节目中,他动辄对孩子大吼大叫。一次因为孩子背诗声音太小而体罚了孩子,被很多人指责他的教育粗暴。

  其实孩子背诗的声音小,本来就是因为长期受到家长的责骂而害怕的表现,现在又因为声音小再次被责骂,孩子心理会更加恐惧。时间长了,会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这种家庭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也会因为曾被家长长期训斥而变得不敢说话,在社交中也显得畏手畏脚,害怕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形成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

  其实,专断型父母对孩子的严厉是“恨铁不成钢”的一种情感。但是要知道,越是操之过急,越会拔苗助长起到反作用。

  父母应当去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孩子特质的要求,进而更好地引导他们。

  民主型

  心理学上定义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而对于孩子的需求也有很好的回应。奖罚分明,属于“爱和规矩”都要有的典型。

  家长会主动了解孩子的世界,平常的教育也是以帮助和鼓励为主,即积极又民主。

  众所周知,演员黄磊对于女儿黄多多的培养颇为成功,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可生活中,黄磊对女儿的生活却从来没有过多的干涉。是非常典型的民主型家长。

  黄磊曾经说过:“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正是因为孩子像大人一样被尊重和理解,他会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主持人李锐说,“多多绝对是特别单纯的孩子,完完全全自自然然,她自己怎么想,就会怎么说,不会绕弯子。”

  这种敢于说话的背后,正是因为家庭给了孩子十足的安全感。孩子可以勇敢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不用担心被训斥。

  以多多为代表的,在民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既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又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可以独立的思考和生活,不依赖父母,在需要时又能得到家长的鼎力支持。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事中都能有很好的表现。因此是四种教养方式中最理想的类型。

  当然,更多的家庭,是可能两种或者多种类型混合的状态。

  虽然人无完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成长环境。就像泰曼约翰逊所说的,“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如果把孩子比做是船,我们若希望他们可以远航,到达幸福的彼岸。就应该在他们得意忘形时给予风暴的挫折,在他们迷离失所时给予阳光以指引,在他们努力前行的路上,给予平稳的水面以支持。

  在实际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性进行调整,因材施教才是最成功的教养。

  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你的孩子一定可以散发不一样的烟火。

  撰稿:柏婉洋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乐山市机关幼儿园开展小班亲子户外活动
下一篇:潭州教育 开课吧 大塘小鱼等入选11月数字教育十大典型投诉案例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