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最真的祝福送给您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老年人是社会的根基,是宝贵的财富。他们为家为国操劳一生,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是我国法定第九个“老年节”,我市城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重阳节主题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树立和各项爱老助老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老年节”前夕,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市几位高龄老人,亲眼目睹了他们晚年生活的温馨场景,这里特别选取四位老人及其家庭在555电影网传承军人家风、三代接力事农、儿女孝行膝下、伉俪携手追梦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同时,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本报借此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的祝福,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养老、爱老、助老、孝老活动,大力弘扬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帮助老年人的良好风尚。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芳/文 齐荣 图/视频

  刘万成:一家三代事农情

  “甘肃省劳动模范”“全省科技进步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资料图

  这一项项耀眼的荣誉和光环,来自记者面前这位瘦削的老人。老人名叫刘万成,今年已是89岁高龄,岁月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却阻挡不了大地的丰收。

  刘万成是张掖市人,1952年毕业于张掖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最初被分配到河西农林试验场,后又被调到平凉专区农技站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当时的平凉,每亩小麦平均产量不足百斤,城乡群众吃不饱是普遍现象。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刘万成深切地感受到了肩上的千钧重担。那时的他,除了农闲时节才回一趟平凉,其余时间几乎全部在农村。“杂交育种的时候,得一穗一穗去雄授粉,一粒一粒选优去劣,一行一行选择优良株系,一片一片进行提纯复状、系谱选育。”老人告诉记者,农业科研工作得根据农时节气走,9月播种、冬春田间观察、5月杂交授粉、6月收获考种、7月整理资料、8月规划整地,冬去春来、循环往复,为了抢在某个节气前完成某项工作,顶风冒雨在田间地头干活是常有的事。

  

  资料图

  那些年,村民们看到他,都会抢着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如果是派饭,主家通常会先端上洋芋、馍馍等“好吃的”让他先吃。要知道当时家家户户都吃不饱,可即便如此还愿意盛情“款待”,只因乡亲们心里明白,这个年轻技术员是能让大家吃饱饭的能人。

  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努力,刘万成主持育成了陇东1-4号,小黑麦1-2号,平凉1-40号等46个冬小麦新品种,引试成了28个小麦品种。其中,平凉21号在1975年至1983年9年时间,累计种植479.22万亩,平均亩产190斤,比9年全地区小麦亩产164.17斤增产25.83斤,增幅15.73%,每年净增产小麦1375.2万斤,成为我市历史上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栽培年限最长、增产效益最高的小麦良种。

  

  资料图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经常是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老人的儿子刘众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平凉,交通极为不便,老一辈农技人员下乡多数靠两条腿步行,偶尔坐坐毛驴车,去的时候还得把铺盖行李拿齐全,“平凉七个县区的农村,几乎都被父亲跑遍了。”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群众吃饱这一朴素的心愿,刘万成把一腔心血和智慧全部倾注在了我市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上,因贡献突出,他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甘肃省科学大会奖,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甘肃省劳动模范等各类表彰奖励20多项。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儿子和孙女也都先后加入农业战线,成为光荣的农业工作者。

  

  资料图

  “父亲是我一生学习和追随的榜样。”市农科院作物所高级农艺师刘众说起父亲,满眼的尊敬和自豪。他子承父业,循着父亲的足迹,继续从事着小麦育种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他说,过去父亲是为了让群众吃饱,现在他要让群众吃好,他参与育成的陇麦079、普冰151、陇紫麦2号等一批“三抗一丰一优”冬小麦新品种,正作为平凉地区的主栽品种进行大范围推广。他的女儿也在国营农场工作,为乡村振兴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刘老在采访中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从过去亩产不足百斤,到现在亩产八九百斤;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安全。刘万成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厚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腔热忱的为农情怀。如今,他的子孙正紧握接力棒,在新时代的赛道上,为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奔跑着……

  陈启先:红色家风育良才

  干起工作一丝不苟、为人处世刚正不阿、教育子女先教做人。与老党员、老战士陈启先对话,记者无时无刻不被其超正的“三观”所感染、所鼓舞。

  

  资料图

  今年82岁的陈启先老人,出生于1939年,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挨过饿、扛过枪,上过战场,又参与过地方建设,见证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

  陈启先是庄浪人,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带着他们兄弟3人相依为命,咬牙坚持,才有幸躲过了那个大饥荒、大动荡的年代。他小小年纪就给人家放羊,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十岁时才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件新衣服,一家人饱受磨难。直到解放后,他才有机会走进学校识文断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资料图

  “真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为了报答对共产党的恩情,他17岁时主动参军入伍,到肃北马鬃山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执行任务。尽管只初中毕业,可他是当时连队文化程度最高的战士,担任连队文书,没多久便光荣入党。1960年,在一次去新疆执行任务的途中,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全团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受到了通令嘉奖。“当兵只为报恩,可没想到部队给了我更多。”老人告诉记者,正是因为那次嘉奖,自己后来又被部队调往武汉公安干校,授予了少尉军衔。1968年,在组建火箭军时,又被调入火箭军第五十五基地工作。

  

  资料图

  无论在肃北的茫茫戈壁,还是在湖南湘西的十万大山,陈启先始终秉持农家子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干好部队交办的每一件事。他还特别注重学习,凭借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毅力,考上了会计师,并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团级干部。

  当时,部队为了锻炼干部,让他到一个后进单位去担任一把手,要求两年时间之内扭转局面,没想到,他下去只一年时间就让单位成了先进。

  

  陈启先和老伴(资料图)

  转业到地方后,他被分配到平凉地区物价检查所任所长,因工作扎实、作风务实,又被评为全省物价系统先进个人。“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好。”老人说,干好工作就是对组织最好的回报。正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这句话,才将工作中的一件件平凡的事做到了非凡,书写了自己的无悔人生。

  陈启先不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待子女也严格要求,绝不溺爱。他信奉先成人再成材,认为年轻人应该首先在部队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养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精神,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大儿子、侄儿在他的影响下,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的两个孙子也继承爷爷的心愿,分别考上了警察学院和军校。

  采访中,老人拿出影集,指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幕幕定格的画面,给记者讲述着一个个过去的故事。从当年那个意气奋发的年轻军官,到成熟睿智的地方干部,再到白发苍苍却幸福怡然的八旬老人,他的每一段人生都与共和国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互相成就,彼此见证。

  退休后,陈启先老人还继续保持着部队时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按点吃饭,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他满足地说,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我们老两口也身体健康,还能自理,就希望孙子孙女们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增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李银卓:家和才能万事兴

  “家有老,如有宝。”说起自己的婆婆李银卓,郭梅花笑成了一朵花。

  

  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可是在郭梅花看来,她的婆婆善良、贤惠,真诚、公平,待儿媳妇就像亲妈对闺女一样,有啥好吃的都会留给儿媳妇,有啥好事也会惦记着儿媳妇,对三个儿媳妇不偏不倚,不管谁过生日,都会亲自下厨做美食,逢年过节还不忘给媳妇们发红包。用郭梅花的话说,你再上哪儿去找比这更好的婆婆?

  10月12日,记者来到好婆婆李银卓家,真切地感受了一番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83岁的李银卓老人,头发浓黑,精神矍铄,和老伴与小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采访当天是老人小儿媳的生日,老人一大早就给儿媳炸了她最爱吃的带鱼,儿媳高兴地叫老人一起吃,还给婆婆一个大大的拥抱。“弟媳妇性格率真,有时候一高兴还会在婆婆脸上亲一口呢。”郭梅花笑着告诉记者。

  

  李银卓一家是天水甘谷人,丈夫张凤鸣在兰州铁路局工作,年轻时常年奔波在外,只留下李银卓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太苦了,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一双小脚走路都不方便,还要扛起铁锨

上一篇:初三女学生画的黑板报走红,画面栩栩如生,老师看后都舍不得擦掉
下一篇:还音乐以自由!中国音乐旅行纪实节目《边走边唱第二季》12月14日浪游归来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