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三好”中考加分凸现公平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09
手机版

  近日,上海市出台了2006年中考政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加分(简称“三好加分”)降低到今年加分标准的一半。该政策是否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各方议论。

  缘起:本市降低三好加分

  近日,上海市出台2006年中考的“三好加分”政策:调整本市的加分值:省市级“三好加分值”调整为加8分计入录取总分;区(县)级“三好加分值”调整为加5分计入录取总分。明年的“三好加分”只有今年加分的一半,政策公布后,立即引起考生、家长们的关注,这项不是打击学生争“三好”的积极性吗?

  对此,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这项政策是经过多方调研后决定的,而且和兄弟城市加分水平持平,北京的“三好加分”为8分,天津的“三好加分”为6分。尽管2006年的中考的“三号加分”降低,但是本市在中招录取过程中加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权重,也给“三好”学生更多升学的机会:市推优生比例30%,5%的自主招生名额,“零志愿”、“推优生”录取时优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以前的“三好学生”评价,这些都给“三好”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

  正方观点降分对大部分三好学生影响不大

  王忠明(杨浦区招办):降低三好学生加分,对绝大多数三好学生影响并不明显,因为他们一般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三好学生是反映学生的过去,不能把三好学生这块牌子变成一种功利因素,用来捞取好处。另一方面,一个靠加分才能升学的学生就不是真正合格的三好学生,因此,升学加分是对三好学生的自我否定,应该降低或者取消“三好加分”。“有这些称号的学生,成绩通常都不错,从我们历年统计的结果来看,加分对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不少学校还有一位有意思的现象,“三好学生”固然成绩优秀,而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的民主投票过程中,同学们也把“成绩”默认为基本标准,因此,也间接导致了加分“浪费”。

  降低加分体现教育公平

  张莺(洋泾—菊园学校老师):降低三好学生加分政策,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一个学生在评上了三好学生之后,就可以获得升学加分的好处,增加竞争的砝码,势必造成学生和家长寻找各种关系,帮助自己的孩子进入加分行列;而同学之间可能相互贬抑,老师和学校不得不用诸多精力协调,平息矛盾作善后工作。我儿子班上有个“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被评为了三好学生,中考成绩却没有上市重点的分数线,后来经同学揭发,才知道这学生是班级考试作弊的“高手”,但凭三好学生招牌加分,顺利地进入了市重点中学,而平时学习踏实、中考成绩比该生略高的同学却落榜了。

  可以遏制不正之风

  戴月琴(初三学生家长):降低“三好加分”可以有效地遏制不正之风。由于当三好学生有利可图,就难免在评比过程中有暗箱操作、等价交换等不正之风。一些学生和家长搞物资、金钱投入,有的则感情投资,有的托关系、走后门打通关节,给社会造成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如果学校领导在审批三好学生时受到了感情因素左右和外来压力影响,给那些有背景的学生开方便之门,那么没有评上的学生和家长都会受到伤害。从这点出发,也应该降低或者取消“三好加分”。

  有利于改善学生关系

  张天驰(西南位育中学):三好生中考可以加分,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诱惑,并影响同学的团结。例如我们班每个期末只会有4个同学当选,全班40位学生,难道剩下的同学就都比他们差吗?恐怕不见得。因此总会有很多人不服,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有些人因此还互相明争暗斗,甚至见了面都不打招呼。另外,“三好加分”不利于师生间的感情,很多同学都觉得:评“三好学生”,人选都是老师眼里的得意门生,其他同学想都不用想,这就会引起同学对老师的怨恨。“三好加分”降低后,不仅提醒同学们要淡化荣誉带来的加分,而是要注意在争取评三好过程,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反方观点“三好加分”体现榜样作用

  杨继跃(初三学生家长):我儿子以前是个调皮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但学习不认真,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是中上水平。小学三年级时,他因为手工作品获奖而被提名为“三好学生”候选人,却因成绩不好落选了。当时孩子很沮丧,意识到成绩不好是落选的原因后,发奋学习,如今成绩上来了,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如果他中考失误,能通过加分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应该也是对他平时努力读书的补偿。

  “三好”体现办学宗旨

  耿佳琳(潍坊小学):“三好学生”是指身体好、思想好、学习好,换言之,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评选标准,已经较为科学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将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评选为“三好学生”,在考试时给予一定的加分,实际上是在给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楷模,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也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一所学校树立什么样的楷模,不只是对某一个学生的评价,而是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弘扬先进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完整的评价方式方法,“三好学生”也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宗旨。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正面激励机制,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既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人格,也要对学生进行荣誉教育,激发他们高远的追求。

  “三好”降分中等生更积极

  钟媛(虹口初中学生):班长、区校三好学生、区优秀学生干部……近两年来,虹口初级中学的钟媛同学取得了很多荣誉,升入初三后,钟媛还担任班级的团委书记,还担任校团委学生会活动部的部长,周末,她还去“鲁迅公园”做义务讲解员。很多同学非常羡慕她,因为社会工作虽然占用了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她仍旧保持年级前50名左右的成绩。

  2006年的中考政策公布后,一向都很支持的钟媛参加社会实践的父母不满意了:以前,“三好加分”比较高,升学时有一定优势,压力要小很多;现在,加分降低了,女儿的学习在班级属于中等偏上,如果女儿还继续参加这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会影响女儿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记者在一些初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异议,特别是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影响更大,只要自己花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就马上上升,如果继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成绩维持在中等水平,考重点的希望就会降低。

  [评论] 三好学生评选出什么问题

  当初教育部和团中央决定在全国推行三好学生评选时,“三好”(身体好、思想好、学习好)主要是一个理想的培养目标,“三好学生”也主要是一个荣誉称号。随着该项评选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好学生”称号具有了越来越高的“含金量”,一个学生如果评上了“三好学生”,他在升学、择校、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能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三好学生”的级别越高,这种好处也会越大。有的地方规定,省市级三好学生在中考、高考时可以享受加分待遇,“三好”在关键时刻迅速兑现为考场上的“特权”,可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利益化趋势,已经背离了这项评选的初衷。

  与之紧密相关的是,一些地方评选三好学生的程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围绕有限的三好学生名额,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权力和金钱因素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各种暗箱操作的手法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构成名副其实的腐败案件,在学校和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评选程序不够科学和规范,管理和监督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三好学生”的高“含金量”对竞争者产生了强大的利益驱动。那些为了拼抢“三好”头衔而明争暗斗的人,他们已经没有兴趣关心“三好学生”原本应该具有的荣誉含量了,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获取现实的利益。

  据介绍,武汉市一所中学取消了“三好学生”的评选,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少年”评价制度,每个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好坏,不论是否全面发展,只要觉得自己身上有优点,就可以申报参评“阳光少年”。这些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荣誉上的激励,不再与升学、择校等环节直接挂钩,不像“三好学生”那样具有显著的利益附加值,也就不会产生像三好学生评选那样多的弊端。这些尝试证明,即便取消了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也应该有别的什么激励体系取而代之。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正面激励机制,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既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人格,也要对学生进行荣誉教育,激发他们高远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看,废除三好学生评选的理由并不充分。

  (潘洪其,《中国青年报》)

  [专家观点] 莫让“三好”利益化

  一个学生如果评上了“三好学生”,他在升学、择校、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能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三好学生”的级别越高,这种好处也会越大。市级、区级“三好学生”在中考时可以享受加分待遇,“三好”兑现为考场上的“特权”,现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利益化趋势,已经背离了评选的初衷。

  此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提出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意见,现在“三好学生”引起越来越大的非议,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一定在某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当初推行三好学生评选的时候,“三好”主要是一个理想的培养目标,“三好学生”也主要是一个荣誉称号。随着该项评选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好学生”称号具有了越来越高的“含金量”,“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利益化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评选三好学生的程序也受到质疑。围绕有限的三好学生名额,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权力和金钱因素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各种暗箱操作的手法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构成名副其实的腐败案件,在学校和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评选程序不够科学和规范,管理和监督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三好学生”的高“含金量”对竞争者产生了强大的利益驱动。那些为了拼抢“三好”头衔而明争暗斗的人,他们已经没有兴趣关心“三好学生”原本应该具有的荣誉含量了,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获取现实的利益。

  争当“三好”升学机会更多

  在分数上的优势降低了,对成绩处于中等的综合素质较好的考生来说不“合算”了吗?事实恰恰相反,这更说明了综合素质评价在中招工作中的重要性!长宁区中招办主任曹永稼解释,随着推优生计划的扩容到30%,部分学校开始才拿出5%的招生名额试行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零志愿”“推优生”录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考生的综合素质高将为他(她)带来更多升入理想学校的机会。

  市教委负责人也指出,目前,上海正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当德育评价体系建成后,本市可能取消“三好加分”政策,并对学生进行两个纬度的评价:智育和德育分开评价,不再将德育的荣誉合计分数加到智育上。

  [相关链接] 湖北率先取消“三好加分”

  从2005年起,湖北省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将只作为荣誉称号,一律不与升学挂钩。这一做法受到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是学校激励先进的一个办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提高综合素质确有积极意义。将“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与升学脱钩,不是否定“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而是减少评选的功利性,使这两项荣誉变得更加纯净;同时可以使升学考试更加公正公平。

上一篇:玩具总动员!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在海门举办
下一篇:[新民观察]“星星的孩子”就业之路在何方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