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跑偏了的《起跑线》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09
手机版

  

   

  中国有句热门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意思是让孩子在尽可能早的时候占据最有利的教育资源,受最好的教育,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近,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成为了一部印度电影的主题,并且受到了很多中国观众的认可。

  尽管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但《起跑线》这部电影的喜剧色彩非常浓烈,主人公的行为常常让人捧腹,却又着实能让很多中国家长找到共鸣。

  因为服装生意发家的一对中年夫妇从小都是公立学校毕业的,妻子对此总是心有不甘,不愿女儿再经历自己经历过的教育环境。她不断重复着,公立学校什么都学不到的,女儿会害怕跟别人沟通,如果别人说英语她就会很惶恐,她会不适应社会,然后她会孤独和沮丧,如果她开始吸毒怎么办……因此执意要为女儿寻找最好的私立幼儿园。

  挑学校就涉及学区问题,这一点跟中国类似。于是,夫妻俩搬离了丈夫几代居住的老家,买下了富人区的一套别墅,而这只是帮助他们获得了入学面试的资格而已。紧接着,他们请私教为女儿以及自己的入学面试作各种奇葩的准备。

  可实际上,学校最在乎的并不是学生本人,而是选家长,选阶级。这对夫妻尽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却并非出自真正的精英阶层,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背景和出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女儿落选了。

  父亲想要行贿校领导,却发现即便是金钱也无法打败阶级观念。不得已,夫妇俩将最后的希望瞄准了留给贫困人群的名额。

  他们在贫民区租了一间房子,伪装成贫民,过起了难以忍受的生活,只为了应付学校的审核。正当他们的伪装难以为继的时候,善良的邻居阴差阳错地帮了他们,甚至为了帮助他们的孩子筹措学费,不惜制造交通事故,还无私地拿出了自己受伤的赔偿金。结果这对夫妇的孩子抽到了最后一个名额,而邻居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幸运。

  这是整部电影最大的悲剧,习惯了贫穷的人,懂得善意、信任和互助,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许谁也活不下去。同样,他们相信政府的照顾政策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公平。

  可实际上,私立学校并不乐意接收这些孩子,即便夫妇二人最后坦白自己窃取了别人的名额,校长在贫民和暴发户之间,还是选择了后者。

  遗憾的是,如果前面的故事,让人们看到身为父母为了孩子起跑线竞争而洋相百出、狼狈不堪的真实写照,那么电影的最高潮处却严重跑偏。

  夫妻二人内心有愧,终于在女儿开学典礼上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揭露了校长的嘴脸。但父亲慷慨激昂的一番讲话,却只是认为,富人阶层的孩子,不该争抢、比拼这样的教育资源。甚至,当他们决定把女儿送往贫民窟邻居的孩子所在的公立学校时,那里的校长认为,公立学校之所以教育资源落后,是因为富人阶层不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在任何社会,对于富人阶层而言,他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无可厚非的,并不涉及道德层面的问题,就不成为他们受指责的理由。至于有些有钱人利用非法手段,通过不正当竞争,而占有不该属于他们的资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法律和政府监管来约束。

  说到底,这部电影的落脚点其实是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上。最优质的资源在任何社会都是稀缺的,想要获得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电影真正应该呼吁的是国家和政府要承担起大部分合理分配资源的责任,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的公共教育,保证他们的上升空间,而不是让富人阶层主动让出他们的选择自由。(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8-04-27 第5版 文化)

上一篇:第十五届全省见义勇为英雄和先进分子(群体)名单和主要事迹
下一篇:泰国托儿所枪击案已致38死,当天下雨大半孩子未到校躲过一劫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