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以天下大势,明进退得失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是对一位杰出外交家作用最好的赞美。从古至今,我国从不缺少出色的外交家,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各方利弊,退百万之师,保万世基业,捍国之尊严,显不世雄风。外交家雄辩的口才,历来为世人所赞美和羡慕,可是一场惊世的外交行为仅仅靠着口舌的伶俐就能解决问题吗?贾思在文心雕龙之中,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来形容外交家言辞的重量。这绝不是在说言语的重量,而是言辞背后所承载的各方利弊,这一点重于九鼎!今天就来看看外交家是如何藏天下于胸间,权利弊于心头,吐一言而胜百万之师!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晏子使楚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外交家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他们的风采。今天就先从春秋第一外交家晏子身上看一看外交家所必备才智与言辞,如何利用辞保齐国威严!

  很小时候我们就学习过晏子使楚的故事,也知道了楚庄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晏子巧妙化解。这三次侮辱分别是:两次以晏子身材相貌取笑晏子、嘲笑齐国无人;一次以齐人偷盗侮辱齐国“齐人固善盗乎?”故事内容就不多做赘述,我们来看看为何会出现双方的这一次博弈,晏子的回答又有何巧妙之处,以及晏子回答之时和心胸和智慧的体现。

  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是,晋国不满齐景公访问晋国的傲慢态度,于是发兵攻打齐国。此时离齐桓公称霸已经过去百年,齐国面对强大的晋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晋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齐景公选择和楚庄王结盟,以此牵制晋国,减轻齐国压力。晏子使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成齐楚结盟。楚庄王时期,楚国实力强横,楚庄王更是目空一切,藐视天下诸侯,问鼎中原和举鼎暴毙都是出自这位“野蛮”霸主之手。楚庄王虽然蛮横,却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虽然结盟对于齐国来说能缓解生死之危,但是对于处于晋楚争霸时期的楚国来说,齐国这一强援,也是至关重要。但是楚国想在这次结盟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让齐国成为附庸,于是有了三次侮辱晏子以彰显威严的无理行径。可是晏子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心胸,巧妙化解,并促成了齐楚平等结盟。

  第一次小门入国:一个国家使节,代表的是国家的尊严和地位,从小门入,就表示承认齐国低于楚国,是对齐国的一种侮辱。而晏子采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方式,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将晏子身份与楚国身份捆绑在一起,将选择权给到了楚国。这样既能维持国家尊严,又能让两国无论何种情况都处于平等地位,并且两国身份是由楚国选择,不会授人以柄。两国平等地位是齐楚结盟的前提

  第二次齐国无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人口是国家实力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这里看似在嘲笑晏子,其实是在说齐国的衰落。晏子首先说:“临淄三百闾”来彰显出齐国实力,暗示楚王,齐国瘦死骆驼比马大。随后再次采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方式说:“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再次将楚王侮辱自己的点与楚国捆绑在一起。丝毫不给楚国侮辱齐国的机会,并且通过自己与楚国的绑定,再次强调了两国的平等地位。

  第三次齐人善盗:这一次是最直接的针对国家的侮辱,而且有齐人为盗作为铺垫,稍微处理不好,不仅齐国受辱,而且齐人会被冠以善盗骂名。晏子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与前两次直接回答不同,而是“晏子避席对曰”。避席首先说明了晏子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向楚王传达出齐人不可辱的信号,也表达出自己忍耐的极点到了。而接下来第三次采用与楚国绑定策略,用橘子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来说明人也是随地理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里晏子使用的比喻甚是巧妙,因为楚国在淮南,齐国在淮北。橘子在楚国为橘子,在齐国则是枳。用橘子在齐国会向坏演变这一事实,来说明人也有可能会在楚国改变。虽然看似对处于淮北的齐国有所贬低,却也是为了平衡这一类比造成的“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一可怕结论。而从另一层面却也是在告诉楚王,齐国有弊端,楚国内也是存在弊端。也是第三次将齐楚两国摆在了同等地位,为两国结盟打下基础。

  三次交锋过后,楚王对于晏子的才能甚为佩服,而楚庄王内心对于齐国的实力也了然于胸。因此对晏子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楚庄王这一句话,将之前所有的侮辱与不愉快都归结为自己的玩笑行为。但事关国体、国民荣辱的话语真是开玩笑嘛?当然不是,晏子明白这一点,楚庄王也明白,同时两人也达成了一个默契,齐楚两国可以平等地进行结盟事宜的商讨了!晏子成功能够成功在于晏子始终把自己放在与楚国平等的身份之上,两国一荣俱荣。同时在不动声色之间向楚王展示了齐国国家实力。并且在最后隐晦地说出了楚国与齐国两国的弊端,让楚庄王明白两国结盟的优势。晏子锋利的言辞,巧妙地应变,隐晦的利弊表达,始终平等地位的坚持,都是晏子促成齐楚结盟的关键。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烛之武退秦师

  如果说晏子使楚是以舌战群儒,保国家、人民不受侮辱,那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师的代表。 晋楚争霸过程当中,郑国处于两国交战的中心之处,势力远弱于两国的郑国无奈之下只能做了墙头草。在一次帮助楚国攻晋国之后,晋文公终于不再忍耐郑国,联合秦国,发兵灭郑。此时秦国国君是秦穆公,晋国国君是晋文公,春秋五霸中的两个一起进攻郑国陷入巨大危机。从“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可以看出,郑国面临的是亡国之危。在此危难之际烛之武奉命出使,化解郑国危机。

  武(烛是地名,烛之武意思就是烛地叫武的人,以下称烛之武)能够劝说秦穆公退兵,除了烛之武锋利的言辞之外,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对当时天下形势的分析和以及对秦穆公、晋文公心理的把握。秦穆公之时,秦国虽然弱小,但是从秦国多次帮助晋国和对西部国家进攻都显示出秦穆公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一点也是烛之武着重的攻心之处。

  “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晋国强大,秦穆公距离自己的霸业也就更远一步。秦穆公出兵的目的是为了瓜分郑国,为自己的霸业增加筹码。可是烛之武的分析打破了秦穆公的设想,让秦穆公明白,郑国灭亡对于秦国并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大晋国的实力。与此同时许诺秦穆公“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郑国愿意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在秦国东进之时,提供方便。也间接说明秦国如想争霸,需要盟友。最后用晋国“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失信行为在激发秦穆公内心的痛楚:秦穆公三次帮助晋国公子成为国君,却没有得到丝毫好处。让秦穆公彻底放弃晋国会与秦国瓜分郑国的想法。让秦穆公失去进攻郑国的动机。最后利用晋文公争霸期间四处征战灭国的行为来劝导秦国与郑国结盟。最终达成秦国退军并与郑国结盟的目的。

  烛之武之所以在已经成功劝说秦国退兵之后,还要极力促成秦郑结盟,主要是为了应对尚未撤军的晋国。晋国作为当时的霸主级国家,本身已经具备消灭郑国实力。因此在秦国退师之后,郑国依然面临灭国危险。但是秦郑结盟之后,杞子、逢孙、杨孙戍卫的郑国却没有灭国之危。因为烛之武牢牢抓住了晋文公争霸天下的志向。知道晋文公绝对不会做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的行为。因此借秦郑结盟,迫使晋文公退兵,自此也就解了郑国之危。

  在这场外交活动当中,烛之武审时度势对秦穆公、晋文公两人称霸心理精准把握把握;对当时晋国四处扩张带来负面影响的评估;对秦晋两国历史渊源与恩怨的调查与剖析,这一系列综合分析之后,烛之武生动言语的为秦穆公讲述了郑亡对于秦国、晋国的影响,让秦穆公明白了其中利弊,做到了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

  未雨绸缪——蔺相如

  如果说晏其他动漫子使楚是保卫国家尊严,促进两国结盟,烛之武退,秦军是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秦军,那么渑池之会的蔺相如就是两者的结合。蔺相如文保赵惠文王不受秦王侮辱,武退秦军百万雄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仅从语言技巧上来说,蔺相如相较于晏子、烛之武都是不如,甚至可以称为简单粗暴。但是蔺相如对于当时天下局势,双方会面的目的,外交之中的细节把控都做到了极致。

  完璧归赵可以说是蔺相如外交活动小试牛刀,因为这次出使秦国之时,秦王的目的是摆在明面上的。秦王不会割让城池,帝王之志的秦王也不会因为一件宝物发动两国的战争,最多也就是武力威慑!因此称为蔺相如小试牛刀。在完璧归赵的外交之中,蔺相如把握住秦王不会为了一件宝物发动战争的心理。先是献上和氏璧,显示赵国愿意以壁易城;随后借口和氏璧有瑕疵要回和氏璧,并简单粗暴的说: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秦王取地图显示交易诚意;最后利用秦王帝王之志不会拘泥于宝物的心理,送和氏璧回赵,自己则留下承担罪责。秦国果然在得不到蔺相如之后做出结论: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

  蔺相如真正体现出一个绝世外交家风采是在“绳池之会”。“绳池之会”前秦赵交战,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赵国大败,秦国提出合议,赵国无奈参加了“绳池之会”的和谈。在这个背景之下还有另一个历史事件:秦楚之战。当时秦楚两国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秦赵之战期间,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秦国陷入两线作战。赵国虽然在秦赵之战中落败,但是刚刚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绝不是之辈,况且当时赵国还有廉颇、赵奢(赵括的父亲)名将在世,军事力量绝对不容小觑。因此虽然“绳池之会”赵国是以战败国身份参加的和谈,秦国对赵国发动进攻,根本目的是要与赵国和谈,为攻楚国争取时间,秦国渴望和谈的心理丝毫不弱于赵国,可以说“绳池之会”是秦赵两国都迫切希望的和谈。在这一背景下,再加上蔺相如为此次和谈所作的政治、军事准备,以及当时楚国攻秦的外界因素,让蔺相如能够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参加之会,保住赵国威严不失。

  绳池之会的政治准备:蔺相如与廉颇约定:“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政治准备这才是绳池之会的最大障碍,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商谈和议。怀王前往武关,被秦国扣留。本次秦国攻赵,在攻破石城,也是提出了和谈。因此赵王、甚至在赵国上下都担心,楚怀王的悲剧再次发生。因此出现了“赵王畏秦,欲毋行”,而一旦出现扣留赵王事件,赵国也将会像楚国一样元气大伤。但是蔺相如在审时度势之后,依然坚持劝说赵王参加和谈。但是赵王却始终没能摆脱畏惧心理,以至后面赵王多次被辱,蔺相如以死抗争,保全找过颜面。蔺相如能够以死抗争的最大原因就是连走前:“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的约定。

  渑池之会的军事准备:赵亦盛设兵以待秦,随时做好与秦军继续作战的准备。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队战斗力大涨。是山东六国唯一能够正面抗衡秦国的国家。虽然秦赵战争中,秦国一直处于优势,但是秦国的强大却也让他要同时承受六国的压力。秦国在没有协调好内部以及与其他六国的关系之前,断然不敢出兵攻打有所准备的赵国。这一点从之后秦赵两国倾尽全力的——长平之战可以看出。秦虽然能胜赵,却绝不轻松,必然会元气大伤。此时的秦国还没有做好与赵国一战的准备,更何况赵国已经盛设兵以待秦。

  外界环境因素:公元前279年秦楚鄢郢之战爆发,这场战争由楚国率先挑起,因此是秦国大规模出兵的绝好机会。但是如果贸然大军出动,必然会引来赵国等山东六国的防备与抵触。引起秦国率先攻击赵国,短时间内击败赵国,迫使赵国走上谈判桌。让两国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避免同时与赵、楚两大强国作战。秦王这一目的在之后爆发的秦楚鄢郢之战得到证实,秦国全力攻楚,楚别都鄢城和国都郢城失陷,楚国彻底衰落。

  在这样的完全准备之下,才有了后边蔺相如以“以颈血溅大王”强逼秦王击缻;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这样简单粗暴的外交行为。在达到最终和谈目的的同时,也确保了赵王的安全以及赵国的威严。

  谋定而后动

  晏子以机灵巧变,深明合则两利,促成两国平等结盟;烛之武以天下大势,两王霸业雄心,辨析秦军得失利弊,退秦国百万雄师;蔺相如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简单快捷,护国体,退雄师。三位外交家除了出色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是他们洞察天下大势的能力,以两国之利弊,争一时之长短。利用当下行动的改变,分析改变之后,对天下的影响,一次改变天下!他们的言语承载了天下利弊的重量,自然也就重于九鼎。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下一篇:《滕王阁序》等不用再全文背诵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