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毕竟清华,校庆宣传片都得用王家卫的演员阵容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这部电影突破重重阻拦,清华大学宣传片《无问西东》终于在第六个年头和观众见面了。

  1923年,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本校教师汪鸾翔的作品被选为校歌歌词,「无问西东」就取自《清华大学校歌》歌

  其实,清华大学建校初就有校歌,词曲是由清华大学外籍女教师凯瑟琳·西利所作,所以是英文版。

  后来清华新心学创建人贺麟先生认为「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反而代表着一种幼稚的西方文化」。所以古意悠扬、词旨隽永的新校歌应运而生,沿用至今。

  想想片名《无问西东》的渊源,再看看这部宣传片,多线平行叙事和分段剧情首尾拼接却透着西方电影工业的工整,实在是黑色幽默。

  导演野心勃勃想打造如《云图》一般气势恢宏的轮回,把一条时间线掰成四段同步进行,但四段故事没有顺理成章搓成一条线,而是在影片行将结束之际尴尬的串在一起。

  《无问西东》海报《无问西东》按时间线梳理,分别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由陈楚生饰演的清华高材生吴岭澜,文科成绩优秀理科成绩垫底,但耻于弃理从文,在一次泰戈尔演讲中理清迷茫,选择文科。没想到文科歧视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吴岭澜(陈楚生饰)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组成西南联大,吴岭澜已完成学业留校任教,王力宏饰演其学生沈光耀,之后成为飞行员参军报国,在战斗中牺牲。

  沈光耀(王力宏饰)沈光耀服役期间,常驾飞机给饱受战乱的当地难民空投物资,黄晓明饰演的陈鹏正是当地的战乱遗孤之一,也曾受过沈光耀恩惠,也许是被西南联大的老师带回北京接受教育,陈鹏后来成为清华学生。

  陈鹏(黄晓明饰)陈鹏这段故事的信息量最丰富,他和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胡家华饰演的李想情同手足。陈鹏喜欢王敏佳,但还没表白就被调进保密单位工作。

  在陈鹏工作期间,王敏佳因虚荣心驱使编造自己曾和毛主席合影的事情被人戳穿,文革之中风声鹤唳,连带着例如勾引老师等莫须有的罪名,王敏佳迅速被批斗,而李想为了支边梦想与王敏佳划清界限。

  王敏佳在一次批斗中,被鸡血沸腾的群众围殴,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陈鹏却如有心电感应正好请假回京,见到的已是浑身鲜血的王敏佳昏死在广场上,他独自抱着王敏佳到郊外挖了一个墓坑,王敏佳却奇迹转醒。

  王敏佳在殴打中被毁容了,陈鹏痴心不改,他们将墓碑立好,就当告别过去,陈鹏带着王敏佳回到自己家乡,而他在打点完毕一切后返回工作岗位。

  王敏佳(章子怡饰)第四段是现代戏,张震饰演的广告公司职工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被算计。他资助了一户贫困家庭,老领导得知后以切身经历叮嘱张果果与那类人口保持距离,不要被赖上。

  怎么办,好像和上一段陈鹏的故事串不上了,导演灵机一动,诶这不还有个李想吗。

  于是在某个清明节,张果果一家惯例去扫墓,被堵在北京高速路上,张果果说要不改天吧,爸爸立刻不答应了,娓娓道来,我和你妈支边那时,有次在雪原上迷路,李想叔叔留下了所有补给,自己牺牲了。

  明白了,在这等着呢。

  张果果(张震饰)一部宣传片就码出了王家卫御用阵容,又背靠着百年清华的气魄,难怪《无问西东》从开始筹拍就备受关注。

  之后此片又因题材敏感档期延后,在中国目前的奇特语境之下,「题材敏感档期延后」仿佛是诚意之作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让人不免想一窥究竟。

  窥完觉得不吃亏,故事都讲完整了,演员演技也到位,章子怡一枝独秀,张震中规中矩,歌手出身的陈楚生王力宏有惊喜,就连总裁出身的黄晓明也返璞归真。

  《无问西东》摄影由曹郁担任,全片弥漫着自然温暖的褪色感,这可能是胶片摄影带来的。

  《无问西东》剧照每个环节都已经到位,拼凑起来却平庸了,想必责任在导演身上。

  不可否认,清华提琴队在雪天冻湖边合奏、难民营唱诗班在暴雨和轰炸声中歌唱,这些画面都很唯美,但可惜形式大过内容,就有种自扇耳光逼你心疼感动的意味。

  形式大过内容也同样能用来评价《无问西东》的叙事结构,平行交叉叙事确实很有观赏性,但也得考虑剧本的实际情况吧,除了章子怡黄晓明一条线,其它三条线太薄弱了,四线并行起来没有一点史诗气质。

  尤其是张果果那条线太正能量,老领导直言自己也曾帮扶过一户贫困家庭,后来贫困户的家人亲戚全找上门,于是叮嘱张果果小心。结果张果果帮扶的这家人懂事的不得了,老领导的伏笔就成了废笔,一把不开火的枪为什么要摆在台面上。

  《无问西东》剧照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毛病也常发生在很多有表达欲望的中国电影身上,导演给电影拟定了一个很高明很内涵的中心思想,迫不及待的想让全体观众夸一夸,又怕观众鲁钝看不出,该怎么办。

  干脆就让演员口述中心思想,但有些观众看电影不专心会遗漏,也不要紧,一定还会再口述一遍。《无问西东》就是这样,几位主演都有一次独白戏,翻来覆去的说「坚持本心,守护信念」。

  《无问西东》剧照拍历史题材,导演如果心态成熟就不会总想着和时代较劲、一定要把某个时代面面俱到的展示,而是把目光放在角色身上,由角色将时代的故事抽丝剥茧。

  比如《霸王别姬》《活着》这两部常被人提起的神作,在刻画文革时期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没人会将这部作品称为描述某个时代的作品,因为导演专注在角色身上,信息量反而会发散,最后就像一部编年史一样丰富。

  可以减少放在描绘宏观环境上的精力,讲好主角的故事,时代就不言而喻了。也不需要反复喊口号点题,把意犹未尽的机会留给观众各自领悟,效果会更好,不过难度也更大。

  还有一点很可惜,在抗日战争如黑夜笼罩之时,清华大学南迁的教师团队中陈寅恪、钱钟书、冯友兰、华罗庚、闻一多等等大师巨匠,群星璀璨为中华文明护航,这才有史诗气质,但导演却只在最后彩蛋部分给他们留了惊鸿一瞥,主角命运也没和大师们发生实质性勾连,电影在主角们自说自话中结束了。

  电影开拍时,主演都没结婚

  电影上映时,主演都有娃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3+1+2”统考,陕西新高考方案2025年起实施
下一篇:55岁上财副教授涉嫌性骚扰女学生被开除:曾长达13年不发表论文?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