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决定“以工代兵”参战,为何选择去法国!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1915年,时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的梁士怡"对北洋政府派兵参战的计划做了适时的变通,由原来直接派兵支援协约国作战改为派遣华工以支援协约国。用首先提出此计划的梁士怡的话说,这是中国的“以工代兵”战略。

  

  梁士怡这套“明守中立,暗事参战”的策略,可以分为四点加以说明:

  (一)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不独国家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种种之权利;

  (二)德国军械潜艇,世无其匹,然以一德而抗全世界,战争经年,恐终为协约国所击败,故以工代兵,应助协约各国:

  (三)在欧战以法国为最前线,法国壮丁既少,伤亡尤重,则需要华工应以法国为最急,如派遣华工,应先与法国签订优待之工约:

  (四)是时中国尚在中立时期,既不袒德,亦不应袒法,断不能由我政府与法政府直接交涉,只可由商人出名,代政府负责,以免德国报复,及残害我国海外华侨。R

  以上四点是梁士怡基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从政治观点出发,为使中国脱离孤立状态,并提高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而拟定的一套“以工代兵”的参战原则,这可视为中国参战之议屡遭日本压制后的一种变相参战行动,颇为用心良苦。

  

  从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来看,中国“以工代兵”的参战方式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增加了重要砝码。

  除了政治动机,经济因素当也在考虑之列,国家贸易的巨额入超,一直是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计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输出共695.5亿两,输入共932.4亿两,入超之数达 236.9亿两。

  结果国内实业不兴,失业者多,值得鼓励大家向外发展。

  很多有志之士认为:“华工出洋利益甚多,中国人多事少有一人出洋作工则国中少一人饮食,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理财要义,一利也;中国与外国通商每年金钱流出以亿万计,故国家日益贫弱,多数华工出洋则寄回工资或相抵,二利也:中国工业不兴,由此机会出洋学习工艺,回国后可以发展实业,三利也。”

  

  此外,在法国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的蔡元培、李煜瀛(石曾)等人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出发,也极力赞成派遣华工出洋。李煜瀛认为,相比在国内作工,派遣华工赴法有以下好处:

  (一)出国后可得普通常识,放大其固有之窄小眼光,开展其闭塞心理;(二)入工场作工,可渐习机械的运用与科学的技能;

  (三)与法工人常处,可习其团体生活组织能力;

  (四)参加欧战中之工作,赌其惨状,或可引起中国人兵凶战危之心理,与共同抵御强暴之必要:

  (五)工作之报酬,其家中可月的接济;

  (六)自己除每日生活外,尚能积有余资;

  (七)借此机会,可施以教育:

  (八)因其外国文之需要与智识欲的兴起,渐有求学的倾向,在出国作工之人本身着想。彼等浅薄心理,总以出洋比在国内为强,且因此家中不愁费用,自身亦可谋得温饱,而又可得外国人常常接洽,学得数句外国语,归亦足以荣其乡里。”

  

  由以上八条可见,蔡元培等爱国有识之士人赞成派遣华工出洋,主要是从民族立场出发,着眼于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社会进步。

  当时法国工业、科技发达,制造业精良,在旅法的华侨有识之士看来,法国更是西方文明的中心,派遣华工赴法工作,对于中国社会的改良,自是大有裨益。

  尽管中国于一战之初因国家软弱以及英、日的反对而对一战采取观望态度,失去外交主动权,但北洋政府“以工代兵”政策应时而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工代兵”的方式加入协约国,进而争取战后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地位。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很难进的十所国际学校招生要求
下一篇:2021年下半年湖南师范大学成人学历育学生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报名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