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文艺复兴国际论坛新建一流学科落地与实践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2022 年 12 月 18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2022)文艺复兴国际论坛在腾讯会议召开。本次论坛学术聚焦点:以“艺术技术学”为学理依据,通过创立“丝绸之路国际实验室”,打造“情景体验非遗教学空间”;其“学以致用”的目标,是更新美学美育与艺术教育装备系统,为“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培养”提供物质模板,为“产教融合”提供实践案例。

  论坛背景

  本届论坛开幕之际,正值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项目“艺术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结项,除了已发表的数十篇核心期刊论文之外,由丁方任主编、张昊/关家敏任副主编的《艺术技术学教程——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应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特别是与书本配套的法海寺壁画手工教具,初步构成了教材/教具/教室/课程/师资五位一体的新型艺术教育装备系统雏形,这些结项成果不仅开辟了将大国艺术工匠、非遗技艺传承纳入学历教育的直通路径,而且在新艺科建设领域竖立了一个交叉学科样板,获得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艺术技术学教程-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应用》正式出版发行

  

  论坛部分演讲嘉宾照片

  参会嘉宾

  本次论坛的学术召集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同时发言专家还包括清华大学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北京大学美学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春芳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河北东方学院校长吕一枚教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学院陈恩海院长、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陆云、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向莉、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学术团队成员仲文高级研究员、张昊博士、孙含露博士。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兴美术馆执行馆长左古山等主持。

  演讲内容

  本次论坛的主题“新建一流学科的落地与实践”,对应目前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标是通过政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具有强大产教融合功能的高端教学科研平台——“丝绸之路国际实验室”。

  论坛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艺术技术学”结项。第二单元:“新艺科”建设视域下的美育研究。第三单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方案发布。分别由左古山博士、张昊博士、仲文研究员主持。

  在第一单元中,丁方教授提出“东方文艺复兴” 的学术理念及其方法论——艺术+科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并参照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进一步提出了“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理架构与建设流程。该学科建设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聚焦“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等问题,旨在为中国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演讲梳理了艺术技术学由学理构建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以及通过设立高端实验室平台而达成“产教融合”的路径,同时重点展示了艺术技术学科研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

  

  丁方教授演讲ppt封面

  张昊博士作为本重大项目的主要执行人,对丁方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有机延伸,演示讲解了艺术技术学的学理如何下沉到教材/教具的研发之中,如何为构建新型艺术教育装备系统夯实基础。张昊博士的演讲展示与丁方教授的发言相辅相成,构成了“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开发套装传统壁画教材/教具

  在第二单元中,李睦教授演讲站在美育的高度上来为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通识性教育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案例。他认为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致力于让学生培养新的思考习惯,打破固有的理性思维局限,将课程过程分为教师的讲授,实践、讨论、写作、阅读、考核六方面并进行整合,来形成当代艺术通识性教育的完整闭环。

  赵超教授演讲提出了要把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商业等领域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式教学,为培养具有“艺术与科学”交叉知识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领导型设计人才探索新的模式。

  向勇教授指出了数字创意实验室的构建要以艺术连接、数字创意和价值共生为理念,在数字文化产业与创意管理、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艺术介入与城乡文化营造、艺术传播与对外文化贸易等领域开启了多样化、多类型、多层次的实践探索,为参会者带来了诸多启发。

  顾春芳教授的演讲指出了美育的课堂应该成为生动活泼的、带有浓厚的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观赏性、趣味性、游戏性的课程。并提出了“综合性美育”“沉浸式美育”,以及“开放式美育”的模式,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和习惯思维,创造全民重视并践行美育的社会氛围。

  王廷信教授通过对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的回顾,指出应改变自上而下社会系统教育对自下而上个体审美自觉的遮蔽,为探寻符合中国当下现实的正确美育方略,提供了具有重要启发价值的思考维度。

  潜伟教授的演讲重点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概况,通过其建设目标、创新特色、建设内容,以及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的探讨,展示了纯理工类综合大学启动“文理交叉”的新型学科建设的强劲势头。

  孙含露博士的发言从新文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以艺术加科学语境下的“艺术技术学”研究入手,为我国及“一带一路”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提供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教融合的学科设置体系,从而解决美育的瓶颈问题,非常具有针对性。

  第三单元,仲文研究员的发言探讨了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适应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目标的需要,必不可少的就是艺术技术学建设与创新实践教育的范式,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吕一枚校长详细介绍了河北东方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成果,并且正式公布了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与河北东方学院达成的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围绕艺术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展开文物修复、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国际实验室打造等诸方面的合作。陈恩海院长、陆云会长、向莉研究员也依次围绕艺术技术学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创新传承方面进行了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于2014年就开始进行“艺术技术学”一流学科建设,其主办“文艺复兴国际论坛”至今已有八届,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历届论坛主题从“东方文艺复兴”先行理念到“艺术技术学”学理构建,从“丝绸之路国际实验室”的创新举措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实践,始终以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致力于探索完善中国高校创建一流学科的新道路。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交叉学科建设的指导精神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积极推动新建一流学建设,为打造新的“学科特区”与“人才培养特区”的人大模式而做贡献。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乡村学校线上教学,家长没时间监督,应该如何保证质量?
下一篇:你不知道的湖南大学,2021湖南大学信息大数据一览图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