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本真课堂,让教与学真正发生 | 行知纵横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关注

  

  本真课堂的理念认识

  真课堂,是指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真实情境下的教学互动为途径,以丰富的教材、鲜活s的案例、真实的课堂活动为载体,以过程性和生成性学习为特征,以学科知识技能获得为基础,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多维度的课堂评价体系为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敢于质疑、学会合作,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诸要素的协调和平衡,回归真实和自然的课堂。

  1. 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其内在规律。为师生发展而教,是教育者应该遵循的教育规律。好的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建立在符合教的规律、学的规律和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

  教的规律。本真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要适应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所以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教的法子取决于学的法子”,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注知识传授和提高能力的关系,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学以致用。

  学的规律。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和学习过程既具有共性的规律,也具有各自的差异。共性规律是指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实质,学习体验由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由量变到质变,思维能力由孩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抽象思维的关键阶段。同时,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也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个性特长等各个方面,因此,好的教学应该是既注重规律又关注差异的教学。

  学科规律。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或游离,或忽视学科特点,背离学科学习规律,从而导致学科教学花时费力,收效不大。本真课堂的构建就是要关注各学科的共性、差异性与特殊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变革。

  2. 立足本体,着眼发展,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

  本真课堂就是在遵循教与学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差异、理解学生情感、促进师生和谐共生的课堂。

  自主型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本真课堂视野下的各学科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要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生活型课堂。教育离不开生活,课堂离不开生活,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离不开生活。本真课堂主张回归生活,在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保持一种张力,让课堂成为一股流动的清泉,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丰富,从而成长。

  本真课堂的育人价值

  纵观当前的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不少热衷形式化、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其中,伪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以牺牲学生的天性乃至健康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高分数以博得一时之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找回属于学生、属于教师、属于课堂教学活动应有的本真的东西。

  1. 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

  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和精神升华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一套符号体系、一套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一批为创建学科体系做出历史贡献的重要人物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等。本真课堂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串符号和结论,更多的应该是不同学科所赋予的一种科学的精神、缜密的思维、探究的习惯、辩证的思想、包容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坚韧的品质、乐达的胸怀以及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自始至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发生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科教学如果失去了育人的功能和价值,便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了,这将是对学生和他们今后所要服务的社会的一种极大不负责任。

  2. 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

  本真教育视角下的课堂应该是由本真的学生和本真的教师组成的多边活动的课堂,它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和分数教育,必须是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关注情感和心灵、直面人的发展而进行的生命成长的律动,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发展性评价的课堂,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德行的意义、教师密切融合社会真实生活的课堂。在教与学的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通过多元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勇气、自主学习的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本领,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真正成长。

  3. 学科活动的育人价值

  学科活动既是学科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且有力的补充。它可以发生在课堂之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堂之外。在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或者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和动手实践,使书本上的单一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并且逐渐整合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观念、态度、信念和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得到学科知识的内化,更得到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深层体验和升华。

  本真课堂的实施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学科课程的定位发生根本转型,学科的课程内容也必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学科教学重点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既解决育人为本的问题,又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本真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重新设计课程结构与内容,打破传统模式,变单一为多元;要以领域知识技能为基础,灵活运用教材,变静止为生成;要以学习方式变革为实现途径,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变结论为问题;要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变单一授业为授业和育人并举。

  1. 打破传统模式,变单一为多元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带来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将催生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随着分层、分类和分项的选课走班教学的实施,普通高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产生较大变化,基于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主流,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你教我学的枯燥模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将应运而生,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训练式”以及“情景创设法”“问题发现法”“任务完成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等等,不一而足,其核心是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学思结合,手脑并用,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建模到出模的过程。相比于固化的课堂模式,“本真课堂”更是一种基于理念层面的课堂,它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做出共性要求,同时也鼓励教师保持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每一位教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所长,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一,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活动结构,大量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其二,与减少教师讲授时间相对应,增加和突出了学生自学的环节,如学生自己看书、自我检测、学生之间讨论、自我总结等。第三,在学生个体自学的基础上,注重安排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等交往性学习活动。第四,注重了学习的反馈和强化环节,如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或教师、同学的评价。第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要因学科、课型、内容、学生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不能“一刀切”。

  实践证明,本真课堂是争辩的课堂,争辩产生智慧,凝炼思想,张扬个性;是充满疑问的课堂,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思维的动机,诱发思想的火花,培养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走向生活的课堂,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生活应用之中。恰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2. 科学分析教材,变静止为生成

  新课改要求教材选择和结构设置更倾向于时代性,使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发展。课堂教学做到教与学的本真,教师应该依据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是应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学行为的主体,让教材不再是静止的“仓库”,而是成为灵动的“泉源”。

  教材分析是上好课的必要准备,但是,分析方法是否恰当、内容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备课中的不足,纠正教材分析中的偏差,并为下一节的教学做好铺垫,从而使教材分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本真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地理教师宋莹执教的《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一则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很好案例。上课伊始,宋老师通过一组判断城市功能区的图片导入本节课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用“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递变图”和“地租等值线图”指导学生探究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设计了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如:住宅区是不是只有居住功能?工业区可以有居住功能吗?为什么住宅区占比最多……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以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学科素养的养成过程。同时,也能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和多层面思考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理解。

  3. 改变学习路径,变结论为过程

  学生对于学习意义感的获得与建立,是衡量本真课堂教学优劣的价值起点标准。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需要寻求自我与知识之间的价值联系,并不断地通过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内化知识,丰富素养,促进自我生长。本真课堂教学要引起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那些内容,学习那些内容有何价值,怎样学习那些内容”等问题形成正确的理解和价值认同,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并在动作、思维、情感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性。

  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学习路径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任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平铺直叙”为“问题导学”,变“提供结论”为“探究答案”,变“演绎法”为“归纳法”,将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现实生活、人生状态、生活经验产生丰富的联系,将知识作为探索的对象,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4. 厘清教学目标,变授业为育人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完整的人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目中有人。教学的最佳状态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到震撼心灵的文字,没有自发探求过一个问题,没有对人类灿烂文化发出赞叹,就没有受到真正良好的教育。本真课堂从知识传授走向核心素养培育,就是要极大地释放学生的潜力,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促进和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本真课堂的评课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真课堂所倡导的课堂评价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要手段,以目标、教师、学生、资源四个层面为主要评价维度,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要策略,以课堂教学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遵循教与学规律、是否将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是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为评价导向,评出课堂教学的“本”和“真”。

  1. 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方向,它的确立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阶段目标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水平、学校文化的独特性等因素。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力求合理、具体、清晰,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脉相承。

  适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易得当,循序渐进。新课的导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点的确定要合适、准确,有针对性。

  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得怎么样,可以从学生发言的质量与次数、练习的正确率、情绪状态、投入程度等做出判断。

  2. 教师的课堂推进与应答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教师抛出的问题、设计的环节、点拨的内容、传授的方法、总结的规律等等,无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体现层次性、逻辑性、开放性、关联性等。

  教学重心下移。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够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并给予灵活的处理和解答。

  重视教学评价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归纳和总结学生的不同观点,能够对于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并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指导意见。

  3.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质量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因此,课堂评价也要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其一,自主学习,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思考和学习的质量等等;其二,生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互动讨论时间,保证研讨质量,能够相互倾听和补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其三,表达与质疑,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独到见解,敢于质疑。

  4. 课程资源的转化与运用

  开发与运用文本资源。教材是教师授课的载体,教师一方面要研究和关注教材中的图画、注解、课后积累、前后内容的联系与组合等内容,但同时也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适当引入相关的文本资源,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式学习。

  开发与运用生活资源。课堂教学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这种联系不仅帮助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提升方面的进步。

  转化与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在学习中遇到的阻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等等,这些我们称之为生成性问题,也是一项有益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给予合理的引导和点拨,不被预设的教学环节所束缚,一个真实的课堂便显现出来。

  回归教学原点,构建本真课堂,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国内刊号CN51-1677/G4

  国际刊号 ISSN1672-8181

  摘自 | 《时代教育·行知纵横》(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指导)2020年9月下旬刊/栏目:教育思考

  编辑 | 张競之

  -END-

上一篇:今日起,考生可查高考录取信息了
下一篇:“往届生”成了“应届生”,最后到底是得意还是失意?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