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重庆机遇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一个重大战略命题。

  对于重庆而言,我国近年来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外重视,对于重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质升级,是一个重大的机遇,需要进一步抓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施重点大学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等以点带面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客观而言,在改革开放前四十年,东南沿海因为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人才、产业、技术、开放等方面的要素集聚上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也为布局在当地的各大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条件。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与东部发达省市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当前,我国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实力亟待提升。一是办学经费投入不足。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1万元,其中东部地区2.3万元,中部地区1.6万元,西部地区1.7万元。可见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办学经费仅有东部地区的7成左右。

  

  二是高水平大学分布东部占比过重。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东部地区较上一轮新增5所,共入选92所,省均8.4所,占总数的62.59%;中部地区新增5所,西部地区无新增,中西部高校总共入选55所,省均2.8所。校均技术转让实际收入方面,东部地区高校是中西部地区的约4倍。可见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在高水平大学发展上有所滞后。

  三是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西部显著偏低。2020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国为9.91年,低于9年的省份均在西部地区;全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为15467人,低于1.2万人的省份均在中西部地区。这不利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储备。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时代里,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必须要率先发展起来,从而为当地的人才、产业、科创、开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撑。而作为中西部高校聚集的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合肥等地,又需要在中西部率先推动高等院校的更高质量发展,并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那么,目前重庆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如何呢?一是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3%,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2所,入选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198个,培养各类高校毕业生110万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34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4000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0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31项。获国家科技奖励17项、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数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全市90%的基础研究项目由在渝高校领衔承担。在渝高校国家级人才突破400人,市级后备人才保持在2000人规模。

  二是仍需要更高水平发展。高水平高校的数量和质量要进一步提升,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拥有高校数量排名前10的省份分别为: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四川、陕西、湖北、天津、湖南、辽宁、黑龙江。重庆暂没有像其他三大直辖市一样,跻身“双一流”高校数目前十之列,目前重庆仅重庆大学、西南大学2所大学、5个学科入选,重庆入选高校和学科不但难以匹敌京、津、沪,和相邻四川入围“双一流”高校8所相比,重庆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头部高校也亟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等的投入,在2020年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分省排名中,重庆并未进入全国10强,显示重庆在高等教育等教育领域的投入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进一步加强重庆发展的高校支撑,有三方面的背景:一是打造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加剧,教育形态模式重塑,这要求我市高校进一步培养学习者能力素养和推动教育现代化。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需要我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和水平。三是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市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对教育服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市进一步抓好国家支持中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东风,将我市建成中西部高等教育强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西部(重庆)科学城

  一是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支点城市。去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要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重庆作为教育部选定的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4个支点城市(兰州、西安、重庆和成都)之一,要进一步加强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战略支点作用。加大经费、政策、人才、环境等资源要素投入,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和区域高校集群的溢出效应,在重庆布局建设体现区域特点、服务国家战略、机制灵活的西南高等教育开放创新综合平台,与西南各地及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共享优质教学、科研、人才、开放资源,协同开展教学研究、大规模教师培训和科技创新,辐射引领西南地区乃至东盟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两江协同创新区

  二是抓好重庆高等教育集群建设。围绕《重庆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于到2025年“重庆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120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在学规模10万人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增1—2个,国家级工程研发平台新增2—3个”等数量和质量目标,抓好高等教育集群的本体建设,进一步扶持重庆大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高等院校资源集聚区的内涵式发展,促进巴南职教城、永川职教城等的跨越式发展,在基础科技和应用转化、创新创业上不断取得突破。同时,建好专业集群,引导各大高校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部市共建水平。去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将全面启动省部共建2.0,加强与中西部省份开展共建地方高校工作,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尤其要抓好“省部共建2.0”的机遇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教育部等与重庆高校的共建,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学位点建设、博士研究生指标分配、人才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对重庆的扶持力度;支持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培养研究生,并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向教育部呼吁,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校以院校共建、平台共享、学科帮扶、科研提升、教学协助、干部派遣、专家支援、师资进修、学生交流等形式对口支援重庆高校,进一步提升重庆高等教育水平。

  举报/反馈

上一篇:俗话说:八字命理师证怎么考,考证流程很讲究你知道吗?
下一篇:全省1.68万名特岗教师:1月10日-2月28日,这场网络研修别错过!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