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TC专题论坛丨如何赋予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认知能力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将于7月25-26日登陆杭州未来科技城。除了令人瞩目的大会主旨论坛,同期举行的20场专题论坛嘉宾层次高、主题范围广,聚焦模式识别、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多个热门领域,内容精彩纷呈,观点将极具创见和现实针对性。

  智能机器人不仅应该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对环境的认知能力。7月26日下午,由CAAI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国家杰青胡清华,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李智勇担任论坛主席的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认知专题论坛拉开帷幕。随着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认知将迎来哪些加速与突破?锁定本场论坛,让我们共同聆听专家洞见。

  大会官网

  扫码访问大会官网,获取最新会议动态

  加入2020GAITC交流群,了解更多会议精彩内容

  论坛主席

  

  胡清华

  CAAI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国家杰青

  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CAAI理事、IEEETransactionsonFuzzySystems、《自动化学报》、《智能系统学报》和《控制与决策》的编委。先后获国家优青、杰青、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从事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聚焦于低质量、高维、多模态数据的建模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已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用1万余次,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

  

  李智勇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

  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

  湖南省普通高校人工智能方向学科带头人,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视觉感知与自动驾驶,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视听觉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智能驾驶车“未来挑战”全国冠军等。

  论坛嘉宾

  

  王耀南

  CAAI监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大学教授

  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领域专家。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兼任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等职,CCA/CCF Fellow。

  

  徐昕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智能科学技术系主任

  国家杰青

  CAAI理事。研究领域为机器人和智能无人系统的机器学习与自主控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项,作为团队带头人之一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排名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担任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副主编,Information Scie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MC:Systems,自动化学报等期刊编委。

  

  黄晓庆

  达闼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曾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美国UTStarcom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等职。“网络即交换”软交换理论、“云端智能机器人”架构提出人,国际软交换组织发起人。负责开发世界第一套运营商级流媒体交换及IPTV系统。领导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技术创新和研发,提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网络、应用和终端三大基础设施的战略构想。推动TD-LTE成为4G国际主流标准;开创Android系统中国产业链;负责打造中国移动“大云”云计算平台。

  

  Victor Adrian Prisacariu

  牛津大学信息工程与工程科学系副教授

  牛津大学主动视觉实验室负责人,Niantic公司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为移动和可穿戴平台上的实时(语义)AR的计算机视觉方法。研究兴趣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量化、单样本学习和网络结构搜索等。致力于计算视觉,三维重建和运动分析及其在定位和测绘、监控、可穿戴、增强现实、导航和远程操作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谭平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SFU) 终身副教授,研究领域是真实感的三维重建(SfM)技术,可通过真实物体的照片自动对物体进行3D建模。曾任国际顶级学术会议CVPR、SIGGRAPH领域主席、SIGGRAPH和SIGGRAPH Asia大会程序委员,IROS副主编。

  

  丛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国家优青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才。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曾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科院课题。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Springer 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授权7项。

  

上一篇:北大医学部学生进本部遭遇限制,因害怕带病入校?
下一篇:乌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