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谈话要杜绝“好好先生”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考察谈话是了解被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现实表现情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前,在干部考察谈话中“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现象还一定程度的存在,让考察失真失灵。因此,在干部考察过程中,只有杜绝“好好先生”的出现,才能确保考察“货真价实”。

  首先,主要领导不能当“好好先生”。提拔使用领导干部,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推荐考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的单位负责人错误的把下属被提拔数量的多少作为自己政绩的一项指标,误认为下属提拔得越多,自己管理越有方,干部成长快,自己脸上有光,于是在考察谈话中当起了“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对被考察对象身上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收到群众举报也充分不闻,千方百计为其打掩护,有的甚至还向组织打包票、说好话;有的即便说了一些被考察对象的缺点与不足,也只是些“学习不够深入、创新精神不足”等此类无关痒痛的话,不能见人见事见思想。因此,“一把手”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守党性原则,本着对自己、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参与到干部考察谈话中,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其次,谈话对象不能当“好好先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一单位部门,同事之间彼此熟悉,相互了解也较多,工作中,干部的优缺点也会一览无余。但在干部考察时,一些干部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别人提拔不了也轮不到自己”的心态,甚至怀着“先走一个才能为后人腾位子”等想法,在考察谈话时不讲真话、不说实情,以一种“君子成人之美”的心境顺水推舟做人情,迎合考察对象,将党员干部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抛诸脑后,丧失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所以,党员干部在考察谈话中要有事说事、单刀直入,杜绝谈问题含糊其辞、遮遮掩掩,甚至为被考察对象不足之处找借口托辞。

  其三,考察组成员不能当“好好先生”。考察组成员带着组织的重托和信任,肩负着“识人选人”的重要职责使命,尤其不能把干部提拔任用当成是对某些长期工作于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怜悯”与“施舍”。考察过程中,该走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更要善于察颜观色听声音,特别是要注意倾听那些不同的意见,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谈话更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并进行必要的深入了解;考察结束后,要客观公正的向领导汇报考察情况,杜绝轻描淡写和言不符实,更不可只“栽花”不“挑刺”,不让那些民意不高、反映不好、品行不正的考察对象进入任用程序,真正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得以提拔任用。

上一篇:“称银行卡异地被盗刷 持卡人状告发卡行”案二审开庭
下一篇:厦大新生大数据出炉:12370名新生男女比例1:1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