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由于我大概是个不安分的人,因为转学、借读、退学什么的,待过很多所学校,包括中学和大学。由此也有许多思考和感悟,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总结的一些想法,甚至可能会把讨论限制到基础科学领域的教育,并不想摆出非常具体的数据、示例作为支撑,权当胡说八道吧,有兴趣看着玩玩。

  首先谈到大学,我们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办大学,要搞高等教育。从社会实际情况和一些教育理论来看,大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 提高公众文化素养2. 提供专业方向的人才这两个目的在良性的运行情况下本应该是承接关系,只有在提高公众素养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更多有志于专业研究的人产生,社会对于专业研究也会有普遍的基本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这两个目的是被割裂的,甚至第一个目的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们可以看到现实里大学经常干两件事情。第一件发生在“不太好”的大学,这些大学往往和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利益关联,缔结合作协议,每年都输送大量学生进入质量参差不齐的企业。它们以为它们在践行第二个目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去的岗位,要么需要企业重新培训,要么干脆就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底层劳动力。而这都与第一个目的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这些大学教学水平所限,但第一个目的的内涵并不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本身。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也往往不会一辈子都只做一个方向的事情,更别说大学短短几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也不足以支撑你一生的工作。知识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而第一个目的的内涵就在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比较清晰地看到大学教育的盲目,将第一个目的错误实践成灌输专业知识本身,然后无效地践行第二个目的。

  从社会上企业的反应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很多企业对现在的毕业生越来越不满意,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只适应给他们划一个提纲去做事,而直接丢一个问题、一个项目给他们,他们就束手无策,很少有人能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做初步的调查,提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但这怎么能是学生的错呢,最该反省的恰恰是大学,而不是把责任丢给这些学生的"懒惰"。

  第二件事主要发生在"比较好"的大学。看起来这些大学的教学水平远超那些"不太好"的大学,但实际上它们做的事情如出一辙,只不过把场地从职业领域搬到了科研领域。

  这些大学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教书",因为老师的教学技术根本不是什么太需要考虑的事情。招老师时没有太多大学会喜欢一个善于教学、启发学生,喜欢研究如何写讲义来引导学生的"老师",都是招剑桥牛津、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的博士博后,都是进来可以帮助学校拿下国家项目的,可以一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的人。也许他们自身都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能力,但是他们不一定有培养学生的意识,尤其是高校不主动倡导这种理念的时候。甚至我在南方某个985访问的时候,一个物理学教授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我是不会去写教材的,在我看来,写教材的都是些科研做不动了,只能上课写教材混日子的人。虽然大部分教授并没有如此极端,但对于"教育"的轻视,在国内的"科研骄子"中间却很有市场。他们认为人生更该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前沿艰深的研究中去,而不是浪费时间来做"老师"。

  这种大学对"教育"的扭曲和割裂,导致现在的大学看起来更像一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生进去以后不是通过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学习研究能力,了解社会生产,思考对人生的规划。而是被灌输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为按规格"量产"做准备。这固然有大学自身的问题,但它背后还存在更深刻的问题,就是教育部对高校考核的指标化,以及带来的恶性循环,这是下一节将讨论的。

  虽然我们经常也能看见,有的导师重视对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尊重研究生自身的思想观念,也有正确实践第一个目的老师、大学存在,比如有的大学允许学生不去上课,只要这名学生参与过课程相关的学术研究,对这门课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以及从政策上鼓励学生参与课外职业、学术实践。但这都是基于个别领导、个别老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换一批人、换一所学校,这些好的方面就不复存在了。依靠个体的意志永远都无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泛的制度。

  总之,大学不是科研院所,大学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无法单纯地只保留"提供专业人才"这一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才是一切的基石,而且是大学无法割裂的目的。

  前面提到,大学教育变成一种产业,不仅仅是源于大学自身教育规划的盲目,而且背后一定存在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由于我们高等教育事业曲折的历史,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都是客观事实。而大学数量众多,各自的结构纷繁复杂,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成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再困难,通过学习国外经验,深入调研本土情况,也能够制定一个相对合理良性的制度来平衡教育资源的投入。反观实际操作,当初基本上忽略了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社会定位,自身专业结构,而是主观地根据建设目标,比如我们需要一所怎样的大学,搬出一套指标,用来评价所有的大学。这完全是搞反了,理应是制度适应大学实际情况,现在却成了大学去适应制度。最终也导致了一系列令人遗憾的结果。

  后来我们都看到了,八九十年代的并校热,经常有几所大学,一个搞工程技术,一个搞文理,一个搞医学,为了适应评价标准,评上985/211,合并在一起。这里面既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专业和学校之间是否需要合并,合并后的一盘棋是否会破坏原先那些院校的发展机会;也没有拿出相对完善的、经过充分讨论研究的后续发展规划。单纯只是为了满足指标,赚取头衔,拿下经费。而教育资源也确实是按照学校的等级来投入的。

  这些操作的结果,就是今天高校的相似性和阶层固化。由于评价方案单一,评价等级高的学校分到的资源更多,它们就更有能力全方位聘请专家,垄断高中生源,从而持续保持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低的学校资源贫瘠,对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无法获得优质的高中生源,而几乎没有发展的机会。高校的阶层固化就此形成,top校对985形成全方位碾压,985又对双非一本形成全方位碾压,高校体系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局面。而且各个高等级高校也逐渐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集团内部会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维护高等级高校的整体利益。

  更糟糕的是,这种阶层固化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高校之间的等级已经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会根据这一点来对毕业生进行筛选和贴标签。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差学校的学生没有获得什么教育资源,从而这些学生有能力的可能性也远低于好学校的学生,于是他们可以很方便得从好学校往差学校排序录取员工。这看似天经地义的选拔机制,其实是高等教育的悲哀。这种选拔机制也反过来PUA高校,让高校开始失去自身特色和优势,一味地模仿那些高等级的大学,它们只不过是全方位缩小版的985。对比国外的高等教育体系,他们有的学校也许排名不高,"综合性"也不够,但是往往具有自身的特色和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仍然颇具好评。他们背后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考察的地方。

  孟德斯鸠说过,有权利的人都倾向于把权利发挥到极致,这在高校体系也是一样的。那些高等级的学校在获得了教育资源和社会认可之后,除了保持已有的利益,还会进一步开创新的权利,比如互相推荐学生入学,交换学生,建立交流合作平台。也许有的高校并没有刻意用这些方式来加剧阶层固化,他们认为他们只是在搞教育交流。然而在阶层固化已经比较严峻的背景下,任何这样的尝试都将带上阶层性质。高等级的大学越是交流合作,就越倾向于互相输送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很可能交换过,互相参加过夏令营,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各个学校的课题组。反观那些低等级大学通过传统考研制度上来的学生,相形见拙,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提前接触各个教授,没有机会和他们尝试合作。这也是近年来在高等级大学中,推免制度逐渐取代传统考研制度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留给有志于成为专业人才的低等级高校学生的路已经不多了,考研内卷严重,高等级高校还一年比一年削减统招名额(甚至有的专业已经宣布不再招收统招生)。从统计来看,留学成了一种看起来很好,背后却无可奈何的选择。

  除了上述讨论,高校招聘实际上也深受阶层固化的影响。985的就一定要海外顶校,本校的博士即便能力再强,成果再多,也不是优先考虑吸收的对象。双非一本的就一定要清北中科大中科院的,末流985的也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另外还根据高校的评价指标来评价青年人才,你擅长什么,对教育和科研分别有什么样的想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来了以后能把学校的指标拉高多少,能拉到什么项目,具有什么样的学术人脉,方便让学校早日跻身进入更高的阶层。而指标化的评价方案,正是阶层固化的根本原因。

  推免制度简称保研,最早本就是源于几所顶校的内部交换本科生读研。后来作为对统招研究生制度的补充而被广泛推广到大范围内施行。本身这种制度推广出来是有益的,的确可以弥补统招的一些弊端。比如推免一般都鼓励学校举办夏令营,学生提前熟悉导师;比如推免一般不会只以应试来选拔学生,而是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如科研竞赛,社会活动。

  但问题就出在推广的时候并没有发展这些好处,合理化选拔,强化监督,反而保留了许多坏处。其中最严重的恐怕要属阶层性质。我们可以思考,推免作为一种统招补充,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选拔合适的人才攻读研究生,而不是作为一种荣誉或者附属特权而存在,它应该是一个完善的补充机制,或者说实验机制,而不是一个破坏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的"特别渠道"。但现实就是,推免是讲名额的,这个名额是根据学校的等级依次往下分配的,高等级高校享有绝大多数名额,然后施舍一部分给中等级的高校,低等级的高校则没得保。这可能是方案设计不周,但更有可能是阶层固化带来的利益集团默认了这种推广。所以上面我们也提到,在阶层固化已经严峻的情况下,任何高等级高校的创新尝试,都将带上阶层性质,高等级的灵活与宽松都是建立在对低等级的歧视和垄断的基础之上的。

  关于这一点,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声音,就是"如果二三本的也能保研,那么人家高考努力考上985还有什么意义?"。这完全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想法。首先,我们且不谈高考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地区差异,高考本身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选拔考试。难道你高中努力几年,考上北大,而有的人高中比较迷茫,考了个二本,你就一定要一辈子都比别人过得好吗?就一定要一生都占据比别人更多的资源?无论别人大学期间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即便你在北大浑浑噩噩混了四年?没有这样的道理。选拔机制就是应当阶段性的不断校正,不断根据上一阶段的表现来重新评估资源分配。就推免来说,即便可以不固定划给非保研院校名额,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保一个,有确实优秀的,参与过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多篇论文,有多项竞赛奖项,又为什么不能参与推免呢?今天的局面与阶层固化有着很深的联系。

  关于职业化教育,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中职和高职才是职业化教育,本科不算。所以很多精力都花在了中高考分流上。但由于阶层固化带来的学历歧视,以及人口问题带来的学历通胀,都导致本科里低等级的学校既不容易升学,又不容易就业。

  虽然中职和高职目前的教学环境不算很好,在社会上也存在歧视问题,但好歹它具有一点好处,就是定位清晰,至少给予学生大量的专业技能训练机会。而低等级本科院校就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掌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资源远差于高等级本科,于是在升学和做研究上完全没有竞争力;由于是本科,课程安排主要是理论知识居多,专业技能训练机会少,在对口的下游岗位上竞争力也不如高职。况且由于学历通胀,现在专升本,自考本科等等也比较普及,就就业市场来讲,低等级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存在理由。

  所以从规划上来讲,就目前已经形成的社会背景,低等级本科也许应当根据个人意愿,对于就业导向的,可以和企业合作,多采取专业技能上的训练来加强他们的就业优势;对于希望升学做研究的人,也应当尽量和高等级学校或者科研院所合作,让他们拥有一定量的科研资源去发展研究能力。但可想而知,由于利益关系,都是很困难的。

  虽然上面讨论的比较多的是阶层固化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低等级学校的困境,但这不代表高等级学校由于资源的丰富,就普遍把高等教育做得很好,正如最开始对于高等教育目的的论述。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学不是象牙塔,它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社会是"处处讲关系,事事凭人脉",那么大学也不可能幸免。但大学同时又因为教育的性质,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教育兴,则诸事成。

  Monsoon

  2022.8.22

上一篇:你不知道MOOC,你就OUT了!
下一篇:国家开放大学报名前必看-13个常见问答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