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是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职责和任务。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制企业的移交,非公经济党支部的增多,我们街道辖区的党员人数在迅速增长。现有机关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8个,非公经济党支部21个,直管党员792名,在职在岗党员85名,无职退休党员282名,流动党员22名,困难党员68名。如何在新时期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素质,已成为我们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用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来衡量,党员队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一些党员长期忽视、甚至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思想空虚,是非不辨,方向不明,缺乏清醒的政治辨别力,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思想上庸俗,精神上萎靡,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革命意志衰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贪心不足,沉湎于实用主义和所谓的关系学,热衷于一些消磨意志的低级趣味,有的甚至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等;

  三是一些党员组织观念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规置若罔闻,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乃至拒不执行党组织做出的决定。还有一些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能严于律己,甚至违法乱纪;

  四是一些党员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对党的理论创新不理解,对改革开放的政策有疑虑,对社会发展中新事物求全责备,说三道四;

  五是一些党员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缺乏党的主旨意识,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追求享乐主义,不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工作,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

  六是一些党员缺乏责任和大局意识,工作和学习上得过且过,不能在急、难、险、重的紧要关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是一些党员脱离群众,不能主动维护群众的利益,不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不同人民群众商量,不能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的利益。

  三、措施办法

  针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选准突破口,切实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在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创新党员退出机制、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严管发展党员入口。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要对工作中表现认真负责、优秀的对象积极培养,对各行业中业绩突出,表现优良的进行推荐,严格按照培训、发展、公示等程序规范公开操作,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确保党员质量,由以往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转变。

  二是创新党员退出机制。要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不能让其滞留在党内,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制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暂行规定》,严格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对确定为不合格限期改正的党员,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做到“无情”评议处置,“有情”帮教转化。对受劝退、除名处置的党员,不能“一出了之”,而要扎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其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是注重日常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支部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做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化的倾向,在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每年“七一”前后,结合纪念党的生日,组织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竞赛、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党员的热情与奉献意识,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锻炼,并有针对性地向党员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探索新途径,努力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积极探索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支部的阵地作用,从市直、区直机关里以做志愿活动的形式,让富有一定政治理论的专家、干部来社区讲党课,也可请离退老同志组队义务为党员们讲课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入党时间长的党员,注意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深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对年龄较轻、入党时间晚的党员,注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提高党员电化教育普及率。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要把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把电化教育纳入到对党员的经常教育之中,把电化教育纳入到对党员的专题教育之中,把电化教育纳入到各项培训之中。

  三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挖掘培树先进党员的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报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奋发工作,锐意进取。

  (三)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针对越来越多的党员、职工、群众没有被党组织所覆盖、所影响的现状,要加强探索与研究,着力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网络化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入手,切实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在深入挖掘社区单位党组织丰富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凝聚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要求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教育及邻里团结互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根据老龄党员的需要充实组织生活内容,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及时参与社区工作,发挥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着眼提高素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法律知识普及,使党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二是建立灵活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本着方便、快捷、实效的原则,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接转临时组织关系,党员外出后,应凭《党员证明信》,主动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接转党员正式组织关系,以利外出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并缴纳党费。对流入的外地党员,各级党组织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流动频繁,地点不固定的,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其教育管理。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另一方面,建立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对于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和外出6个月以上,因流动地未建党组织而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和原单位党组织定期联系,汇报思想,按时缴纳党费。

  三是立足新的实际,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而党建工作存在空白点的状况,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尽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使党组织的覆盖率达100%。同时,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来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本着“业余、灵活、小型、分散”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争创党员模范岗、党员责任区、科技攻关、义务奉献等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中逐步建立起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上一篇:黄荣怀: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下一篇: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