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高等教育中的活动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专题研讨:高等教育中的活动

  2021-11-20 06:06

  原文刊载于微信公众号“明德行知”

  李亚欣.高等教育中的活动[EB/OL]

  .https://mp.weixin.qq.com/s/dwuOv3ZxJ0Jj3HGDQ7B2qA.2019-05-12.

  文稿整理人:李亚欣

  研讨专题:高等教育中的活动

  关键词:高等教育 活动 干预活动 政治性app进校园 利益与价值冲突 学分制社团 教师的压力 辅导员的角色

  热身:请列举三个高等教育中的活动

  问题一:部分高校强制要求学生上早晚自习,你认为类似的从学校层面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干预的措施是否合理?

  01

  高冰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大学培养目标不同,比如军校,培养的就是军人,必须服从上级命令,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干预没有错。但对于普通大学来说,我们是一个独立、自主、成熟的人,我们选择如何,将来也会为之买单,因此学校不应该进行干预。自由并不是唾手可得的,自律给予我们自由。

  02

  王雯娟:

  我认为学校适度、符合人的心理机制的干预是合理的,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比如学校要求网络博雅按时按量逐渐完成课程,避免期末时大量任务堆积;但是强制自习这种过度干预不合理。一来占用了大学生大量自由时间,学习只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强制集体参与效果得不到保证。比如,不学习的人还是不学,反而会在自习时干扰到学习的人,让他们没有一个好的自习环境。而且,过度干预会激发人的逆反心理,实际的效果很难保证。

  03

  薛晨:

  部分合理,但不合理性大于合理性。

  合理性: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避免学生从紧张单一的高中生活一下子跳到自由的大学生活无法适应。尤其在新生适应期,比如刚入学的几周或几个月内,采用这种方法是有合理性的。一是集体的力量能够帮助减少人的惰性;二是学习方法上有个过渡,都有利于新生的“适应”。但这种制度的关键在于要及时调整、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状态。

  不合理性:①干扰学生已经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好的其他生活计划②每个学生高效学习的时间段不同,每个人真正想学习的时间也不一样③大学是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如果大学生需要强制性学习,就无法达成大学的培养目标,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毕业后可能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04

  王晓旭:

  我认为学校中的任何活动只要与强制挂钩就会显得变了味,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例如采取激励措施。比如学校要求打卡跑步,去年是跑满20次加体育5分,现在是不跑满39次不给成绩。去年采用的看起来像“激励”,对跑步打卡的抱怨就没有现在这样多;今年这种看起来算“惩罚”,虽然实质上差别不大,但在心理上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另一个方法是设置一个既定的目标,和学生协商。比如我的一个同学,他们只要英语考过四级就可以不再参加早自习,所以他们那一届几乎全参加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也很高。所以学校干预学生活动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要采取更妥帖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选项。除此之外,是否强制上晚自习还要考虑到学科性质,比如像教育学和数学就是很不一样的,数学的学习跟中学方式类似,学生对于晚自习不会太抵触。

  问题二:你如何看待政治性较强的活动(例如:学习强国等)进入校园?这些活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01

  朱淳毅:

  首先,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学校内部的政治性活动本来就受外界政治的影响。但今天这样的政治性活动,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多”、“从单一到多样”。因此,学习强国这类app进入校园是一种社会趋势,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其次,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口耳相传的时代有“口耳思政教育”,以凝聚氏族部落;文字和印刷时代会有文本型思政教育,以凝聚家国;当今智能手机普及,是更方便的媒介,出现思政app也可以理解。

  最后,从app思政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能要求太高。理由一:app这种传媒方式适合传递碎片化和娱乐化的信息。简单的思政知识我们从小就一直在学,如同炒剩饭,没有微传媒的新鲜刺激感。理由二:严肃深入的思政知识难以用app传播,受众也比较小,因为深入意味着专精,感兴趣且能读懂的人少。理由三:从大众心理来讲,越强制越逆反,信息越轰炸越“审政治疲劳”,很容易“不走心”、流于形式。

  02

  陈心怡:

  好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事。作为大学生,应当对国家当前的政治政策进行学习,有所了解。

  坏处:当前高校中政治性较强的活动过于强制、流于形式。强制进行学习打卡,安排讲座都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不满。

  总体影响:大概了解了当前国家的一些政治方针政策,但是除了被占用一部分时间,没有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

  问题三:大学中活动背后的利益是否与活动本身的价值冲突?(比如是否计算学时会影响讲座的参与率)

  01

  孙依平:

  1.对于真正想通过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人来说,参加活动是有价值的,即使不给“加分”利益。

  例如:a.技能性活动

  微格课堂:锻炼教师实践技能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升自我认知、完善未来规划

  b.趣味性活动:缓解学生压力、丰富生活

  厨神大赛

  荧光夜跑

  环校素拓

  c.志愿活动:

  2.对于那些被强制的、被(学时/综测分)奖励吸引的、弄虚作假的人,参加活动的价值是很少。因为动机不纯会导致行为敷衍,就不会有实际效果。

  3.在活动的设计方面,有许多活动的初赛都是知识竞赛或理论考试,但有时这些考试是缺乏效度的,往往会筛掉一些真正想参加的人;有一部分活动策划水平低、缺乏吸引力,也使大家很难被吸引。

  02

  蔺含笑:

  我认为大学生参加活动存在部分功利性。有些学生以追求学时和综测为目的,有功利性利益追求。也有学生追求学习和提高,能够实现参与讲座的最大价值。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能否获得利益,取决于该活动是否另设加分,无加分是“有价值无利益”,有加分是“价值利益双收”。但我认为大学生参加活动没必要追求功利。因为学校的“学时”制度,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如果为了获得学时而参加活动,就可能不考虑讲座内容,无法学到适合自己的只是,与学校设置学时的目的冲突,更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所以要提倡无功利目标、精心选择。另外,讲座老师肯定也不希望听众都是来混学分的,不如不设学分;而优秀的主讲人和活动,会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也无需设学分。

  问题四:有部分高校设有学分制社团,有些社团能够获得学分,你觉得这样的设置是否必要?

  (注释:社团按内容大致分为政治思想类、专业学术类、科技创新类、艺术兴趣类、体育健身类、公益服务类等;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按隶属分为校级、院级、系级。)

  01

  陈晟:

  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学分制社团可以提高大家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过我认为哪些社团可以加学分、给社团的哪些同学加学分,还需要加强讨论、精心设计。

  02

  孟宪玲:

  我认为有必要。

  1.体现选择自由。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效果会更好。社团跟博雅选修课相比,因为不限制类别,更能体现学生的选择权

  2.社团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能提供各种舞台,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能力,促进同龄人的学习合作

  3.因为收会员费,经费会用到极致,减少浪费金钱现象,活动的性价比高

  建议:如果设学分,相关的考核评定是否应该由专业老师管理?否则可能存在“评委不专业”甚至“裙带关系”等腐败。专业性较强的的社团适合与学分挂钩。

  03

  陈依婷:

  我认为社团活动参与度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社团成员个人,一个是社团管理者。对于社团成员个人,可能是加入后,发现社团与个人想法有落差,也可能是个人对于社团活动产生疲倦等原因。对于社团管理者,可能是社团举办的活动没能考虑到社团人员的真正需求,没有深入调查成员的想法等。当然,社团能否激发成员的归属感也非常重要。如果社团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氛围很好,社团的参与度就更高。

  问题五:教师在学校活动中是否压力过大,或者是受到学生、领导等各方面压力,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自处?

  01

  钟子扬:

  我认为高校教师的压力很大。高校教师的活动主要有科研、教学以及行政要求下的各种活动。首先,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面临学校和学院层面的业绩要求。因为教师的科研水平影响到学校水平的评估、排名以及领导的政绩,因此这种层级的压力最终会落到教师的身上。其次,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评估,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将一节课上好,尤其是对于一些新老师来说,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事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精力来讲都是巨大的消耗。而后又会受到教学评估的牵制,因此教学带给教师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最后,教师也会被要求参加各种会议或活动。这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从侧面给教师增压。教师面对压力有两种选择。如果觉得这种工作不适合自己的个体需求,或者部分教师想继续寻找自我,可以辞职,去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教师认为自己依然可以坚持,那么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断地在工作中激励自我,使自己在不断地体验中爱上这项工作。当然,学校和学院也应尽力采取措施,帮助老师减少压力,比如引进一些优质师资或科研资源来弥补本校的不足,就像是急缺外文发表的,可以引进外国专家。

  02

  郭诗琦:

  首先,教学的压力之一是满足教务处的要求。比如教务处对于课程成绩的及格率、分数分布等会有具体要求,教师教学要满足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定。对此我觉得要妥协,因为教师个人的创新,很难改变学校管理的大趋势,没必要进行形式上对抗。

  其次,我认为教师应当调整心理,坦然面对学生各种上课反应,不因此给自己过多压力。对真正投入课堂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回复,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不听讲的学生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各人选择各人负责。如果想要改善,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课风格。但难题在于,学生喜欢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而教师自己的风格也是长期形成的,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朝目标努力就行。

  最后,学生会通过评教系统表现自己对该门课程分数的满意程度,其个人因素也会给老师带来压力。我认为教师应当在课程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自己对教学效果、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预期,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决定是否选课、能否接受学业难度、大概能预测自己的分数水平。双方的坦诚有利于消除误会、减少压力。

  问题六:你认为辅导员(或行政人员)应在高校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实际情况与你的构想有哪些出入?

  01

  吴珺瑶:

  辅导员应该承担的角色主要是“安全员”,包括学生的心理安全和人身安全等。“维稳作用”非常强大,是“上传下达”的一个中间力量和“抓手”。但在现实情况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较为疏离。跟高中班主任相比,大学生对辅导员大都不太满意。辅导员保证了学生们总体的安全,但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同学,所以对学生而言,辅导员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行政人员。

  02

  梁文雨:

  行政人员和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是:

  管理者,服务者,伙伴,平等的朋友,引路人。

  但是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在科层制度下,他们可能不得不被迫走向官僚主义,因为这些也是需要的。可能他们最初也是希望能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平易近人的好人,但是理想有时会屈服于社会现实,后来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制度的低效、各环节的推诿等,而变得麻木或懒政。我们也可以尝试理解,想想自己在那个位置上能否“始终做好”。但有时候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选择,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会表现得良莠不齐,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令自己喜欢。

上一篇:万豪国际集团为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下一篇:成人高考,网络远程,开放教育的区别?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