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作为一个父亲,你合格吗?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父亲,是一个家庭角色,他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里,母亲承担的多是情感的部分,父亲承担的责任和作用则尤为重要。

  

  小时候,孩子们常说: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衣服呢?妈,买好吃的了吗?而跟爸爸永远就一句话:爸,我妈呢?上大学后,对父亲总算多了一句,“爸,我没钱了。”

  有人说:母亲的教育就像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会立刻感到生命的黑暗,而父亲的教育就像是空气,缺少空气生命也会慢慢窒息——亲爱的老爸,作为一个父亲,你合格吗?

  

  1、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调查的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学生,

  调查结果是:

  日本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亲、母亲和日本的著名历史人物坂本龙马;

  美国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亲、球星迈克尔乔丹、母亲;

  中国大陆学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时:父亲排在第十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这个结果从一个方面表明:作为家长,父亲在子女心中的地位明显偏低,同时除了说明子女缺乏感恩意识之外,

  还说明了:父亲的本身存在问题——不重视家庭教育,作为父亲没有在子女的心中产生深刻影响。

  

  2、“父亲”的角色身份及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在许多家庭里父亲似乎越来越忙了,于是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母亲,

  似乎在家庭教育中 “父亲”的角色总是被视为家庭的供养者,父亲的作用被冠以主要是保证孩子成长的物质条件,如学费、衣食、医疗……

  或许在教子过程中,母亲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父亲的言传身教,会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

  “家庭教育”从来不能只靠“半边天”,“父教缺失问题”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亟待解决。

  

  3、父教缺失的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使得父亲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

  因此父亲往往以事业为重,是家庭的供养者,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很多父亲这样认为:天天忙碌的要命,哪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留给妈妈吧,自己实在没有精力。

  

  (2)家庭分工偏差

  在中国家庭里大多数父亲,对子女教育没有母亲那样表现得积极主动和全力以赴,家长走入一个怪圈:父亲的职责是物质保障,负责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而母亲全权接管教育孩子的责任。

  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做父亲的一旦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阵地,母亲就会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或是父亲被过分热情过分负责的母亲,有意无意的排挤出了家庭教育的权力中心。

  

  (3)自身责任意识——要读懂“父亲”真正的含义

  无论是生活压力还是时间紧张、家庭分工总总称之为理由其实更是借口,是卸下作为“父亲”责任的借口。

  再好物质的保障也代替不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真真切切的爱。

  有人说中国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即使有生理上的父亲,但是没有精神上的父亲!

  真正的父亲,是一个坚强勇敢,头脑理智,心胸开阔,重视子女教育的男人。

  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失败的缺憾。

  

  4、“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孩子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孩子期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模仿”。他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父母为偶像。

  研究发现,父亲有着和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这些不同的特征会在和孩子接触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不同的。

  父亲给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偶像,给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

  很多研究发现,男孩子在4岁以前失去父亲的这种情况,会使他缺乏攻击性,倾向于女性化。

  如果女孩子在5岁以前出现了失去父亲的情况,会更易处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的时候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

  可见父亲在孩子这个时期性别角色形成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父亲与孩子交往的主要形式是“游戏”。

  父亲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以一种活跃和令人激动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喜欢这样的交往,他会慢慢的表现出游戏带给他们的自信与快乐。

  一般来说孩子在双亲的家庭中进行游戏,可以在与母亲进行的游戏中学会关心别人、温和、善良,在与父亲的游戏中学会坚强、勇于冒险、热情、乐观。

  这样两方面结合就初步形成了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在与母亲的日常交往中,经常会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在父亲那里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这项调查是耶鲁大学持续了15年,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还有研究表明,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影响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

  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生活中,会帮助孩子扩大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在与孩子的游戏中,利用父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来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父亲在与孩子游戏过程中,多多的帮助孩子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激起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积极反应和兴趣。

  这样则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学校和社会后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教育部传喜讯, 除公费师范生以外, 还有一类学生有机会直接当老师
下一篇: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