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新规落实仍需多方共建共治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08
手机版

  本报记者 刘波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产品日益普及,在满足大众休闲娱乐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行为失范的社会现象,进而演变成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

  为此,国家新闻出版署积极展开调研,听取多方意见,制定相应举措,于11月5日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知》以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树立未成年人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六大方面为着重点,为日后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

  除此之外,《通知》还规范了游戏运营商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标准,具体落实内容包括,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游戏时间节假日不得每日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同一网游企业提供的付费服务,未满16岁网游充值每月不得超200元人民币,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50元等。

  直击痛点监管意图明显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新闻出版总署专门发文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可谓用心良苦。网络的过度普及,在颠覆我们生活方式之余,也彻底改变了青少年的娱乐渠道,而与之相伴相生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已十分严峻,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深陷,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课题,也是一项社会治理挑战。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显示,在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其中,64.2%、71.3%和86.9%的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生拥有自己的手机,而该范围人群的触游比例则高达64.2%,且近十年来,低龄化的趋势明显加剧。

  数字是冷冰冰的,但背后潜藏的社会现象却让人触目惊心。

  据多家媒体报道,广州,一名13岁孩子用一个月时间,将父亲用于做手术的5万余元救命钱充入手游之中;张家港,10岁的孩子在三个月中,先后拿走家中6万余元,用于升级游戏装备;山西某11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汉中,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不幸身亡;咸阳,一位母亲因某游戏含诱导消费因素,在自己9岁孩子累计充值近31万元后,愤而将该游戏平台告上法庭……

  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荒废学业、甚至诱发违法犯罪,近年来,因沉迷网络游戏所引发的极端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成人都难以抗拒的游戏,正一步一步,瓦解青少年的意志,危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儿童问题研究员陈晓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沉迷网游的原因复杂多面,并非单一成因主导。由于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心理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外界事物影响。网络游戏逼真的场景、酷炫的动画,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恰好突破了现实社会的桎梏,予人极强的控制需求。加之游戏的互动性、升级奖励机制又有着巨大的强化诱导作用,为了获取成就感、满足虚荣心,而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来换取技术、等级和装备。

  其次,从心理层面上来看,在游戏成瘾现象中,网络游戏只是一根导火索,真正的炸药,是孩子心理上的缺失。

  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大部分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监管。以至于让手机、平板成为无所不能的“带娃神器”。因年幼时过度接触网络,为所欲为地在游戏中畅玩,导致此类青少年无法发展出应有的自控能力。直到父母察觉孩子深陷其中,又未能及时做出合理的引导,单单一味地粗暴禁止,最终激发逆反心理,难以挽回。

  《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环境特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沉迷于游戏的未成年人,往往学习生活过度单一。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常常被忽视,却在团队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孤独,但在游戏中却有不少素未谋面的“战友”。现实社会中失去的成就感和认可度,通过浸润游戏却能完整获得,学校、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的缺失,让孤立的少年不得不从游戏中去寻找快感和刺激,体验虚拟世界中别样的精彩。

  陈晓认为,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上述成因,本次《通知》的出台,监管意图足够明显。其中所含六项举措,覆盖面不可谓不细,均是针对时下痛点,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做出更为深远的考虑。

  本次《通知》既是对网络游戏企业与平台的要求,也是对监护人履行未成年人监护义务的指导,意味着过往某些灰色地带的乱象,再也没有了和稀泥的温床,更理清了家庭、学校和游戏之间产生扯皮推诿以及权责不清的混沌状态。若执行得力,相信会在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制度落地仍需多方协商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此次《通知》中除了新提及的“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和其他几项措施,此前都曾出现在政策层的设计中。早在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此后,网络游戏提供商也都已出台相关的实名认证与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身份识别以及上网时长都做了有关限制。

  然而,从具体实施情况看,相关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落实。据业内人士透露,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未成年人可以方便的利用成人注册、或者用网上购买的账号轻易突破防线,让所谓的实名认证与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而网络游戏运营方出于利益考量,明知此类问题存在,却并不对用户身份加以严格核实。上述人士坦言,如果不严加治理这一问题,新规之下,未成年人照样可以不受限制地玩付费游戏、享受付费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依旧难以真正落地。

  为防止未成年人暗度陈仓,曾有专家提出从技术端寻找防止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的新思路。例如在游戏领域引入人脸识别机制,用户在注册时录入数据,且在每次登录进行人脸识别。不过,此举也引发大众对未成年人隐私保护以及网络生态建设的担忧,而此种技术手段是否适用网络游戏治理,仍需更审慎考量。所以,如何盯紧触网末梢,仍面临比纸面推演更复杂的考验。

  对此,教育学专家刘维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想真正达到有效治的目的,相比涉及过于广泛的技术应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推进,共同履行监护责任,或是现阶段让各项规定落地见效的更好选择。

  以家庭为例,其实让青少年适度接触优质游戏也可以成为家庭教育方式之一。刘维东提出,作为补充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质和规则,这与我们在生活中去理解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则并无二致。尤其是通过全身心投入,能够帮助未成人迅速沉淀出理解本质、掌握规则的能力,这往往是在书籍中难以获得的交互式体验。

  所以,孩子接触电子游戏或者玩电子游戏不可怕,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同样能避免沉迷。但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规则意识,不能根据自己的情绪来教育孩子,更不能因为自己当时的心情好就放任孩子。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的同时,尽量陪伴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发现并满足他们内心中的需求,还可以借此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或许才是防止孩子网络成瘾最关键的力量。

  更进一步的说,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依赖性日益严重,与目前我国原创优质游戏实力的缺失,产业趋利严重导致畸形的现象密不可分。而社会主流力推的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却没有从制度的牢笼里挣脱,往往流于表面、内容空洞,难以托举玩家对游戏的根本信心,进而很难将孩子们从成瘾性的劣质游戏中释放出来。此次新规的出台,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为游戏划定出更加有针对性和靶向性的命题范围。也是对大厂商如何开发出符合政策、精神的优质游戏,让制度一步到位的重大考验。

  总而言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治理是一个复杂且关涉社会多方面伦理的系统工程。未来,如何摸索出一个共建共治的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治理系统,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社会、学校、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单靠管理部门的努力绝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上一篇:双语动画短视频《接力》上线 浓缩祖孙三代妇产科医生真实经历
下一篇:直播淫秽视频案不能止于查处网络“女主播”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