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字水中学校校长王毅:以学校系统建设促育人质量提升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09
手机版

  

  人民网重庆11月14日电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激发改革发展动力”“强化内控制度”……近日,重庆市字水中学校校长王毅在署名文章《以学校系统建设促育人质量提升》中谈到,字水中学以问题为导向,整体设计改革路线图,从学校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学习空间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突破,构建有助于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保障体系。(胡虹、代峥、袁杰)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以学校系统建设促育人质量提升

  ——以重庆市字水中学学校治理经验为例

  王毅

  2022-2023 学年是继续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的第二年。我校全面落实江北区教委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多校点办学模式改革,从整体上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教学管理高效的优势,又发挥各校点在精细化管理、特色发展上的亮点,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之一是创新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综合改革。重庆市字水中学以问题为导向,整体设计改革路线图,从学校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学习空间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突破,构建有助于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保障体系。

  执行教师胡萍介绍本期工作。字水中学供图

  执行教师胡萍介绍本期工作。字水中学供图

  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文化、治理体系、学习空间、教师队伍等保障体系。我校一校三区,设有初、高中两个学段,专职教师近600人,学生8600余人。近五年来,学校通过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综合改革,提升办学品质,推动了学校快速而可持续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改革路线图

  字水中学2004年八校合并,我接任校长时,学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面临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为做好下一步改革的顶层设计,学校把握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发动全校各方力量,开展深入调研,梳理出当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称“教代会”)上通过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绘制了以实施四大保障为重点的改革路线图。

  全校教师共同查找问题,绘制改革路线图,梳理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和发展路径,校长办学主张与教师认同相结合、对策与问题相对应,全方位、系统化设计综合改革方案。

  落实四大保障,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一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激发改革发展动力。高品质的学校教育需要文化引领。学校挖掘、梳理200年字水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吸纳100年治平中学(建于1914年,重庆较早的现代学校)的办学经验,结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正心如字、明德若水”的校训,“陪伴、点燃、生长”的教风,“阅读、思考、表达”的学风,“将学生放在最中央、让师生拥有幸福感”的治校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管理理念,几年发展下来,逐步形成了“做人包容、做事卓越”的校风。学校的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视觉文化识别系统、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行为文化识别系统等的建设都围绕上述理念进行。为了让学校文化深入师生内心,学校每年举行“学校精神伴我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全体人员有了主动谋发展和改革的动力。

  二是推行民主管理,强化内控制度。为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与文件,结合重庆市江北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制定了重庆市字水中学《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规定了学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机制和资产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及其方式方法、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体制等,规定了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是学校制定各类制度的基础。

  学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涉及人、财、物管理的内控制度。重大事项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章程》修订、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制度制定等,凡属教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包括学校年度发展规划和财务执行情况等,均提交教代会审议。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纪检部门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学校实行党务、校务公开,畅通申诉渠道,保证各项决策的公开透明和全员参与。

  为提高治理效能,学校优化运行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针对规模大、多校区的集团化学校容易出现的管理层级多、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本位主义、各自为政造成的管不到位、推诿扯皮、主动性缺失等弊端,学校实行以年级为中心的治理结构体系改革(图5)。党务、教学、德育、安全、后勤等校级领导按照职责分工,通盘管理各条块工作。校区设立校点负责人(校务委员),全面主持校区管理工作,既保障全校性的公转,又促进校区的自转。

  学校设置课程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办公室等职能处室,在各校区设立分中心。处室(中心)和教研组各自提供行政支持和学科专业支持,“双轮”驱动,支持、服务年级组师生发展。学校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双重指导学科教研组开展工作,共同承担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课程建设、举办学科学术年会、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学生学科社团实践活动等任务,推动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在年级设置学科备课组,接受教研组和年级组双重指导,开展同步教学进度的日常教研,将教研组重大研究成果用于实践教学,同时负责本年级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并指导本年级本学科青年教师成长。

  三是优化学习空间。如何为学生创设更便利的学习环境?学校从教学资源的投放改进入手,尝试优化三个校区的学习空间布局。除了严格按新课程实施需求配置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功能室外,还努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建设,并向学生全天开放。学校建立了学科教室,将图书馆向本校及本辖区所有学生开放,24小时无人值守。学校还利用承担重庆市高中历史课程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起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地方历史发展长廊以及文物展厅、作品创作体验室等,设置了“博物馆学”“史思悟”等课程,供初一至高三学生选修。

  四是培养热爱生活、主动发展的教师。为引导教师健康生活,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观,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学校教师员工一起绘制了“字水教师自画像”,提出“精专业、爱学校、会生活、健身心”的目标。

  为把好教师入口关,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师引进体系。构建包括发布招录信息、遴选简历、测试学科专业知识、现场考查教育教学技能、考查跟岗实践、学习地或工作地表现考察等环节的教师招录流程体系,涉及多种优秀人才引进方式,招录高素质、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进入学校任教。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构建了专业发展合格教师、教坛新秀、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教育家型教师)成长体系。每个阶段设定达标指标,每年进行评审,激励青年教师阶梯式成长。同时通过四大工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朝阳工程”,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午阳工程”,指中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成长俱乐部工程”,由名师主持,引导教师主动发展;“夕阳红工程”,鼓励临近退休教师撰写从教经验总结,分享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培养生活情趣,为退休生活做准备。

  此外,学校还通过与重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在承担各类培训项目中锻炼教师,在每学年的“卓越杯”教学技能大赛中推动教师主动发展。学校每年举行川浙渝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建设研讨会,邀请各校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同分享示范校建设的成果,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学校已建设有20门精品课程,其中“传统美德教育”“英语海量阅读”“高中生涯规划”3门课程入选重庆市精品课程,“最后一课——学校离校课程”入选重庆市德育品牌。重庆市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获良好等级,通过市级验收;高中地理课程创新基地通过评审立项, 正在加速建设中。

  学生的知识基础、自主发展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明显增强,学校连续五年获重庆市江北区教育系统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学校的综合改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考察团现场考察学习,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标志着学校治理和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一篇:专家建议将法定婚龄降到 18 岁,认为成年了就应该有结婚的权利,你是否赞同?
下一篇: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俄工大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