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双证班”泛滥 凸显管理缺位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10
手机版

  利用高校品牌资源大办“技能+学历”班牟利

  移花接木“双证班”泛滥凸显管理缺位

  目前,一种“技能 学历”的招生广告正吸引着广大高考落榜的考生。这类招生广告大多打着正规普通高校的旗号,对高考落榜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仅据本报记者对浙江10余所普通高校的采访了解,这类“技能 学历”的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万人。

  “技能 学历”对高考落榜生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双证”,即技能证书与高校学历文凭。但参加这类“双证”教育的学生在入学前大多不会知道,他们拿到手的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与他们的期望值有太大的距离。

  招收“技能 学历”班的普通高校大多由这些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双证”教学的实施。这些继续教育学院以学校的品牌资源为代价,把“双证”班的招生权、办学权转包给与高校无隶属关系的公司或个人。这些公司和个人缺乏办学资质,有的甚至是社会闲杂人员,他们办“双证”班的主要目的无疑就是牟利。

  于是便出现了目前“双证”班的怪象:打着普通高校的旗号招生,通常按“三本”全日制院校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1.2万元左右),但与“三本”院校的课程安排大相径庭,实施的教学计划类似业余教学,每周一般只安排3-4个半天,外加一些技能课程,到“毕业”时发的只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夜大、函授的文凭。这类“双证”班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待学生和家长发现上当受骗,人已入学,学费已缴。杭州某普通高校“双证”班的毕业生去年曾集体到教育主管部门“讨说法”,原因也出于此。

  由于“双证”班并不融入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计划,“双证”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多远离校区。比如杭州下沙大学城四周就有2万余名“双证”班学生散居在工业厂房或公司宿舍,他们的住宿区距校园近的有3-4公里,远的有8-9公里。由于居住点分散,又游离于高校管辖范围之外,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普通高校之所以热衷于开设“双证”班,其重要原因同样是为了牟利。据本报记者了解,开设“双证”班的承包人通常要将学费收入的40%左右交付给普通高校。以每生1.2万元计算,这是一笔投入成本极小,却是十分可观的额外收入。这笔钱究竟花在了何处,值得追究。

  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作出规定:从2007年起,部属院校停办成人高考全日制班与自考助学班,也不准与其他机构合作举办上述脱产班。教育部要求,进一步理顺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严格校外合作办学审批、检查和监管,慎重选择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机构,严禁与个人、非法人单位和不具备条件的机构合作办学;严禁在开展业余形式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活动中与其他机构合作;严禁转移和下放教学权和办学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招生录取的职责和权利;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机构代理招生。

  2008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中指出:必须严格遵守独立自主办学原则,招生、教学、管理为同一主体,不得以联合或合作形式办学,不得转让办学权。招生宣传必须真实、准确,助学机构名称、类型、办学地点、学历层次、食宿条件、收费标准、证书类别、颁证方法等须逐一明确。不得以承包方式将招生计划层层分包,不得通过中介或非本单位工作人员招生,学校要对招生行为承担责任。同时规定,如发现以下问题之一的即视为不合格:招生、教学、管理不是同一主体,以联合或合作形式办学,转让办学权;未经审核同意擅自在校外设点办学。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浙江等地的“技能 学历”班基本处于“三不管”状态,教育主管部门不管,教育考试部门不管,劳动人事部门也不管。目前,浙江对普通高校“学历 技能”双证制班存在严重的管理缺位现象。省、市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招生计划、宣传资料、收费标准、财务管理、安全保障完全放任自流。

  “技能 学历”双证制班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挤占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的教育资源,同时冲击削弱了自考改革。教育部将“学历 职业”双证制教育作为构建终身制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举措,也作为自考适应社会需求的改革方向。为此,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正在逐步推出“中小企业经理人”、“物流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自考本科与相关部委、相关行业职业证书衔接的改革试点,这是一种以质量与实效为前提的自考改革试点。而“挂羊头卖狗肉”的“技能 学历”班却移花接木,借着普通高校的品牌谋取私利,严重滞缓了我国自考改革的进程。记者万润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上一篇:色情腐敗成貪官“流行病” 專家:僅懲處一方不夠
下一篇:南航研支团在贵州支教一年都做了哪些事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