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转】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YSK/detail?uniplatform=NZKPT

  ————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研究述评与反思

  刘娟;张森;卜斯源;5-31

  产业兴旺的农民解读与现实困境

  可靖涵;32-52

  生态宜居的微观实践与农民叙事

  贺聪志;王莎莎;赵泽阳;53-72

  乡风文明的政策实践与农民声音

  唐成玲;陈诺;胡琴;73-88

  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农民的理解与期盼

  王艺璇;89-105

  理解生活富裕:农民的感知与需求

  金炜玲;106-122

  发展转型

  承诺的差异:运动式治理中的个体参与程度

  王颖异;邓燕华;123-135

  乡村的教育“士绅化”——以一个华南村庄为例

  赵杰翔;朱健刚;136-155

  国家化视角下的乡村研究

  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建构脉络及其基本策略

  吴春宝;156-165

  内生责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

  陈军亚;张鑫;166-178

  国家化、民族性与基层治理结构演化——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寨老制”的研究

  任路;179-191港台动漫

  仪表整合:现代国家对农民的生活性渗透与地方建构——基于县域“剪短发”口述资料的分析

  李华胤;192-206

  乡村振兴研究述评与反思

  刘娟 张森 卜斯源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术研究随之涌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关于此主题的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与政策阐释、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城乡关系与要素关联、模式探索与行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维度,并围绕农业转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制度、绿色农业发展、乡土文化风俗、乡村治理转型、人才振兴等焦点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文献基础,但也存在大量反复证明阐释或流于问题表象的分析。以农村社会现实与实践为基础的深入调查仍较为稀缺,由此导致一些研究既未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未能有效回应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农政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乡村振兴研究、政策与行动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研究者应致力于丰富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农民视角以增强对乡村现实的了解,通过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优化问题取向来发现并阐释乡村振兴中的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研究的实践品格,构建“研究—政策—行动”一体化的学术实践框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产业兴旺的农民解读与现实困境

  可靖涵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本研究从农民视角考察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分析所调研的五省十村中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在乡村产业中的处境和对乡村产业的具象需求,展示农民视角下乡村产业政策的推进状况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旺农民”,而当前乡村产业实践还面临重重困境,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首先,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和认知与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存在偏差;其次,农民游离于产业体系边缘,大多数小农户尚未参与具有产业融合特征的产业体系,少数参与者也仅仅从事着临时性、低效能、自负盈亏的产业活动;再次,农民在生产体系中双向脱嵌,既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农业,也无法回到传统农业;最后,农民在经营体系中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农户的合作比较消极,农民的产业主体性尚未被唤醒。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在学术讨论和产业实践方面提出建议,尝试为进一步探讨乡村产业如何惠农兴农提供参考。

  生态宜居的微观实践与农民叙事

  贺聪志 王莎莎 赵泽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实现过程必然会对农民的生计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纳入农民视角。本研究通过微观层面的调研,考察了村庄和农民变迁的新特点,以及在生态宜居建设方面的基层实践逻辑和农民的主体性表达。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计和乡村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重构,农民群体已经高度分化,对生态宜居的认知和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在现实中,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建设实践与农民的紧迫需求之间存在较多偏离,同时农业的绿色转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宜居建设目标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并且,部分生态政策和行动的实施以及风险产业的引入,也可能给乡村带来负面社会后果。要有效实现生态宜居目标,未来相关政策和行动应重视适应农民需求和农村变迁的新特点,做出一些必要调整。

  乡风文明的政策实践与农民声音

  唐成玲 陈诺 胡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和参与者。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之一,本研究从农民的感知、参与和评价考察乡风文明建设行动的政策实践以及农民对乡风文明的整体认知和角色分工。研究发现,农民理解的乡风文明与政策话语中的乡风文明在核心要义、行动路径、对象主体等方面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导致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与农民期待目标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乡风文明的实践困境。这提醒我们,乡村振兴的研究、政策与行动应从农民视角出发,重视传统乡村社会价值观念系统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充分认识和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将立足乡村文化的社会建设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路径。

  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农民的理解与期盼

  王艺璇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了解农民对治理有效的认知、理解、需求是推进和完善乡村治理的必要举措。本文基于在五个省的10个村开展的社会调研,从农民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农民对治理有效的理解和对乡村治理现状的评价与需求。研究发现,农民对治理有效的理解集中在村庄管理和经济发展两个层面,对当前村庄例行化管理较为满意,但对村庄经营性管理满意度不高。因此,农民迫切希望通过提升村干部办事公平公正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并认为村两委和政府是乡村治理的主体,而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主体性不足。

  理解生活富裕:农民的感知与需求

  金炜玲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

  摘要: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对五个省的10个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农民生活状况,了解农民对生活富裕的理解、评价和需求。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生计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困境,家庭收入来源以本地务农和在外务工为主,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教育、医疗等支出构成沉重负担,导致农民增收预期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诸多短板,教育资源上移、医疗资源匮乏、养老服务缺失、就业机会短缺等现状不符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影响农民的生活富裕感知。农民视角的生活富裕,既要求家庭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基本公共服务来提供安全感和幸福感。

  承诺的差异:运动式治理中的个体参与程度

  王颖异1 邓燕华2

  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既有文献多探讨运动式治理的机制与过程,而对参与者卷入程度缺乏深入分析。本文借助运动承诺这一概念,研究运动式治理中个体参与度的差异,指出运动承诺分别与组织资源投入和个人获益预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组织资源投入多寡受到组织拥有的资源总量及其所面对的任务压力的共同影响,而个人获益预期则是行动者基于自身情况对相关激励制度进行评估的结果。一般而言,个体运动承诺越高,意味着其对运动的参与越深,进而能为达成良好的运动绩效奠定基础。

  乡村的教育“士绅化”——以一个华南村庄为例

  赵杰翔1 朱健刚1,2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2. 南开大学中国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摘要: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乡村,带来了乡村的“士绅化”现象。本文以华南地区的T村为例,考察发生在乡村的以教育为主导的“士绅化”现象。研究发现:对“好的教育”的重新认知,使得城市中产家庭进入乡村追寻另类教育模式,他们将自己称作“新村民”,并通过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生产在乡村形成了一个对内有归属感、对外有边界感的教育士绅化社区。与一般认为的乡村士绅化会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教育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原有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和张力,即使部分行动者试图促进“新村民”和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也只是短暂的。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农民社区的融合仍需要有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外来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群体成为虽不是传统社会的“乡绅”,却能发挥传统“乡绅”功能的积极“新村民”。

  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建构脉络及其基本策略

  吴春宝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关键是概念生产。通过努力实现有效概念供给,进而构建出能够理解、解释中国实际和经验的概念体系。基于学术自觉,田野政治学尝试建构了一些具有标识性的创新概念,其中“国家化”便是原创性概念之一。本文从概念建构入手,梳理了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建构的主要脉络。在学术成果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历经了从自发转换到理论自觉,再到超越时空的理论自为阶段。在此过程中,田野政治学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既坚持本土化立场,又凸显概念包容性、开放性及普遍性的建构进路。作为学术努力,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策略,既强化了中国政治学的主体性,又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

  内生责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

  陈军亚1 张鑫2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从脱贫到振兴的乡村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国家发动的政治工程。它由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前提”所规定,内生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容和进程。国家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制度安排及其行动,体现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生责任:它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所决定,并在“人民认同”中获得国家的治理效能。这一政治工程体现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它不仅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权体系,还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改变旧的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将国家政权体系建立在与之匹配的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只有提升到国家这一最重要的政治组织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并从其重要性中解读这一工程成功的政治逻辑,才能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来提高实践中的政治站位。

  国家化、民族性与基层治理结构演化——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寨老制”的研究

  任路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中国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以往的研究在实践上侧重于汉族地区基层治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形态。在理论上更多地从乡村自治角度来加以研究,忽略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介入。本文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寨老制”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家化角度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基层治理结构的内生性演化。在治理单元上,传统国家通过“改土归流”,将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村寨共同体转变为承担国家政治责任的村寨共同体。在治理主体上,传统国家通过“以职代役”,将村寨头人纳入国家建制体系。在治理规则上,传统国家通过“因俗而治”,将乡村习惯法融入成文法。当然,上述国家化的努力也受到村寨特有民族性的影响。在政治责任上,“田荒粮不荒”带来村寨的“越级上告”,“以职代役”的村寨头人“听调不听宣”,“以俗入法”仍难以改变“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在溶解土司制度之后,仍然需要面对“一村一寨”,而非“一家一户”,由此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仪表整合:现代国家对农民的生活性渗透与地方建构——基于县域“剪短发”口述资料的分析

  李华胤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嵌入农民日常生活是国家整合的重要内容。县政在国家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C县自发开展的农村妇女“剪短发”运动中,县域政权精准认识到妇女发式上蕴含的独特农民性,在坚持国家整合的方向和性质的前提下,自主开展专门针对妇女发型的运动式整合,以更加细微的生活渗透将国家意志有效地输入妇女的日常仪表。特殊农民性认识的精准性、国家整合目标的一致性是理解县域政权自主性建构整合策略的基本逻辑。以往研究关注上层国家的整体性整合,从县域单位视角去观察则可以发现国家整合有效性的县治密码。县域单位自主性整合策略的建构路径,既进一步解释了县域在国家整合中的功能机制,也从国家组织角度为国家整合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进路。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YSK/detail?uniplatform=NZKPT

上一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简介
下一篇:哈工大建校100周年!一辈又一辈国之栋梁从这里出发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