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硕士,浏阳当村官!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郁琳

  图|刘珂

  北京大学硕士

  在浏阳当村官是种怎样的体验?

  文家市镇文家市村第一书记韩金韬

  正是北京大学硕士

  来看看他的答卷

  

  罗霄山脉北麓,湘赣两省边界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一个被红色文化浸润的村庄——文家市镇文家市村。

  2020年11月,作为文家市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选调生韩金韬首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满怀热忱面对未知挑战;如今,一年多过去,这位北大硕士研究生闯过“语言关”“村情关”和“认可关”,在文家市村第一书记的职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融入

  从“书生气”到“接地气”

  选调生到村任职往往要过“三关”,即“语言关”、“村情关”和“认可关”。韩金韬也不例外,首当其冲便是“语言关”。

  “我原以为同是湖南人,即便说方言差别也不大,没想到浏阳话十里不同音,要听懂难度很大。”韩金韬深知,语言是走群众路线的重要基础,更是与村民对话、获得村民认可的金钥匙,“必须要听懂、学好!”

  

  为了能与村民顺利交流,韩金韬只要有时间,就请村党总支书记带他走村入户、参加屋场会,反复听、模仿说、混熟脸,从村民们的日常对话中了解当地用词用语含义和习惯。从一开始的连蒙带猜、总要问,到后面能听懂80%以上的浏阳话,韩金韬花了整整三个月,因向领导同事请教得太频繁,他还被戏称为“文家市的十万个为什么”。

  “恩在搞嘛哩?”是韩金韬最先学会、也是最常用的浏阳话,问同事工作进度,问村民家中近况、生活所需,随着这句简单的问候越来越地道,韩金韬也开始真正熟悉脚下这一方土地,一身“书生气”渐渐接了“地气”。

  

  韩金韬是湘潭韶山人,先后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就读,红色基因让他变得热爱研究红色文化,来到文家市这个红色文旅小镇后,更是如鱼得水。

  任职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期间,韩金韬沿着盘山公路散步时,看到了一块刻有“文家市大捷遗址”的省级文保单位的标志牌孤零零地立在路边,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文家市村大有发掘潜力的重要红色遗迹:“每次入户走访,我都会找老干部、老党员、老校长聊文家市大捷,后面又找了不少党史资料加以佐证。”

  细心挖掘、耐心整理的功夫没有白费,恰逢“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启动,负责撰写申报材料的韩金韬将“文家市大捷”的最新资料写进其中,经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文家市村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获得了300万元发展资金。2021年4月底,为做好试点工作,韩金韬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转任文家市村第一书记,也开启了他在文家市村的第二篇章。

  带领

  “外地人”变身“本地汉”

  不同于书记助理,第一书记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也肩负着村里的发展重任。

  质疑声并非没有,村民们对这个出身名校的高材生既期待又怀疑:“北大研究生当村干部会不会水土不服?”“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年纪轻、资历浅,能干好吗?”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韩金韬拿出了十足的干劲,他以“文家市大捷”为抓手,为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史料不够丰富,他就找寻浏阳市党史专家和红色革命元勋的后代,了解事件的始末;主题不够鲜明,他就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画家赵天奇创作了11幅“文家市大捷”作品;资历尚浅,他就积极担任2020届湖南省选调生联络员,筹办多地区选调生调研活动,参观学习省内各地的优秀发展经验。

  

  “那段时间,我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结识朋友,‘文家市大捷’的故事逐渐完整,我也艰难地为文家市村的发展,一点点聚集资源。”韩金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也推动了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

  在里仁学校,文家市大捷红色文化长廊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春节前将完成基建,进入布展阶段。”韩金韬介绍,长廊长约20米,届时不仅能为学生们遮风挡雨,还将配以文家市大捷的画作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们能够直观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在上田支部,文家市村养老抚幼中心已经粗具雏形——白墙和隔板分出了游戏区、阅读区、活动区等功能区,甚至还设置了一个晒太阳的小露台作为阳光心理辅导区,将有限空间最大化利用,充分满足孩子、老人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在养老抚幼中心设计之初,为了节约费用且更贴合所需,韩金韬自己动手画图纸,当上了项目的总设计师:“我大学本科学过测绘,但没有进行过类似实操,所以我咨询了网上设计团队、本地施工队,甚至是淘宝客服。”10天不到,韩金韬改出了6版图,当初的不少构思已在养老抚幼中心呈现。

  这些实事,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在文家市村河田党支部书记陈军看来,这个身材高大、目光坚定的高材生,是个“干正事的人”。

  在筹建下背冲屋场的过程中,庙下组的村民们积极响应韩金韬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上户做动员、筹资筹劳筹料等一气呵成,几个月就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党群议事于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陈军说。

  “村情关、认可关”就此打通。

  谋划

  “实干家”也是“引路人”

  要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不得不说教育。

  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大课题,韩金韬常常陷入深思,曾几何时,文家市村的发展远超周边,近几年却略显颓态:“农田交由大户耕种,村民们基本都去花炮厂务工,每个月有6000元的收入,因此有人觉得读书无用。”

  抓住问题根源,韩金韬立即开始行动,他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同学来湖南举办讲座,“不是讲文化课,而是为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拓宽他们的视野。”下一期将到村里举办。

  

  为了鼓励村上的大学生,韩金韬还通过文家市村党总支设立了专项助学基金,对全村新晋大学生开展奖学助学。2021年奖学金名单就公示在下背冲屋场的宣传栏里——全村共有33人考上了大学,每个家庭奖励800元。“希望培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同时也鼓励学子学成归来,将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对这些迈入人生新阶段的学生而言,韩金韬是良师也是益友。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就读大一的刘尾就经常发信息给韩金韬,分享感悟之余,还希望获得支持和帮助——她计划寒假开展公益活动,把更多书籍带回农村,提供给村里孩子阅读,但缺乏具体操作经验。

  “有这种好想法,我肯定是要支持的。”在韩金韬的帮助下,刘尾提出的这项公益活动逐步细化、具化,即将变为现实。

  如今,说起村里的事,韩金韬头头是道,在他笔下,文家市村有着特别的温情:从向阳路到秋收大道再到创业大道,鳞次栉比的楼宇下穿梭着远多于想象的人流,红墙青砖绿瓦的清冽与人车烟火喧哗的热闹交织碰撞着,抬头怀揽那山峦起伏中夹杂的金灿稻田,低头瞥见这大树绿荫下的潺潺溪河,人与自然的和谐跃然心上,处处彰显底蕴。

  回顾任职一年来的点滴,韩金韬还有不少遗憾。“还没有帮村里找到一条合适的产业振兴路径,设计的三节党课还要继续打磨,大伙想办民宿的想法还没落实……”在欧美综艺韩金韬看来,这些遗憾亦是新一年的动力和方向:“现实教育我,基层工作没有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朝着完成、完美的方向不断努力。”

  来源:浏阳日报

  责编:周婵

  审核:刘海雄 宋攀

上一篇:名字中带有“大学”二字,这五所大专学校,办学优势了解一下
下一篇:原创2023元旦晚会观后感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