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伟:青岛大学要与青岛城市共生共赢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18
手机版

  浮山脚下,黄海之滨

  青岛大学崛起于山海之间

  百又十载,弦歌不辍

  砥砺奋进与祖国共同发展

  2019年10月25日

  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

  值此之际

  青岛大学校长夏伟东

  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讲述他与青岛大学的老故事

  寄予他对青岛大学的新期待

  

  夏东伟

  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山东省优秀教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青岛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夏东伟

  INTERVIEW

  

  入校40年,是青岛大学培育了我

  陈志文:1979年,您考上了大学,读的是机电系,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

  夏东伟:我16岁时入读山东纺织工学院机电系,也就是现在青岛大学的前身之一。

  当时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很有想法,最想学的是那时候最时髦的无线电专业。所以,我第一志愿报的是海军电子工程专科学校,想学雷达,可能因为视力或其他原因,没有被录取。在填报普通志愿时,我第一个就选择了电气自动化专业。

  这与我小时候的个人爱好有关系。我的父母是中学老师,他们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我成长发展的包容,我自己喜欢什么,父母就支持我什么。

  我从上小学后跟着父母住在校园里,邻居是一位物理教师,在他家我突然发现收音机可以发声,就很感兴趣,所以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

  到我读初中时,公社里拖拉机开始增加,我们初中学的物理课就是农机知识,这个又引发了我对电动机、拖拉机的浓厚兴趣,那时候我最大的理想是到公社拖拉机站开拖拉机。

  陈志文:您的这个理想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但在当时是非常高大上的。大学,这对您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夏东伟:读大学时,77、78级学长们认真学习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我。那时学校条件不好,但是他们学习极其认真,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深深印在我心里,传入我脑中。

  我是学自动化专业的,直到今天,我对自动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定义仍然历历在目。也就是说在18、19岁学的东西,可以记一辈子。这也表明当年我们对学习的投入,如果没有投入,也记不住这些东西。

  陈志文: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什么叫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夏东伟:是的。1983年我毕业后留校,1984年学校就把我送到清华大学进修。到清华进修,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决定考研究生,1985年9月考取了原山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山东纺织工业学院任教期间,又攻读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陈志文:可以说,您这一辈子基本都在这所学校度过的。

  夏东伟:今年正好是我来到学校40年,我从一名学生,到老师,再到一名管理工作者,是这所学校培养了我。

  陈志文:如果让您回顾一下这40年的经典镜头,您能想起些什么样的画面?

  夏东伟: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我们老师的敬业,对学生的关爱。教我力学的一位老师,我们的作业本开胶散页了,他就用线缝上再给我们。

  我也能想到教我高等数学的老师,那时候可能因为我年龄比较小,学习比较认真,当年他说这就是你们班上的夏博士,果然我也是我们班上第一个读完博士的。

  另外,工作以后同事们的善待、老师的帮助也让我印象深刻,是他们成就了我,让我一步一步从一名普通老师走到了今天。

  在我留校工作不到一年的时候,我的老师们能形成一致的意见,把我派到清华大学进修,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培养。到清华大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厚德载物。

  陈志文:在那时候,这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机会,一所学校每年进修的名额只有几个,更别提送到清华。

  夏东伟:是的。还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影响也很深,在我刚读完研究生返校的时候我的老系主任就对我说:东伟,你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你现在已经逐步地成长,但我要告诫你,要把所有年龄比你大的同事都当成你的老师,要把所有比你年轻的同事当成你的兄弟姊妹。这句话我到现在一直谨记,这种引导教育对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影响深刻。

  

  因城市而生的大学,见证青岛高等教育的百年变迁

  陈志文:今年是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这逾百年的历程中,青岛大学的发展之路是怎样的?

  夏东伟:青岛大学的发展与青岛这座城市是分不开的,也是青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岛从几个渔村变成城市,只有120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德占时期、日占时期。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从胶州湾东岸登陆,借着“山东巨野教案”的由头占领了青岛。

  德国海军战地医院1898年建立,后更名为胶澳督署医院,这是我们附属医院的前身。在德国跟清朝政府多次谈判后,青岛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在1909年开办,设有法政、医科、土木建、商科和农学。其中医科的师资和实践主要是依托这所医院。

  一战中德国战败,青岛由德占变成了日占。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停办以后,1924年在青岛又建了一所私立青岛大学,到1929年停办。1930年在接受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基础上,从济南迁了一部分师生过来,国立青岛大学开办。两年以后,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国立山东大学在迁校过程中停办。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成立了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其中医学院的基础还是德占时期建立的医院和青岛特别高等学堂传承下来的医科。

  这个医学院在山东大学就待了十年,1956年院系调整,就独立为青岛医学院了。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在原址上留下水产系等,后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在黄台路和松山路留下了医学院,就是我们青岛大学现在的医学部。

  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觉得青岛城市的发展依然需要有一所综合大学来支撑、引领这个城市的改革开放。就给当时的国家教委打报告,申请建立青岛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青岛大学题写了校名。198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同意建设青岛大学,当时青岛市民每人都捐了一元钱来支持这所学校的建设。

  青岛大学由中国科大、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援建,后来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又派出部分老师援建青岛大学。在建校初期,中央和省市政府一直将青岛大学作为重点大学进行建设。

  一直到1993年,将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所学校融合发展成为今天的青岛大学。

  从青岛建城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来,不管是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还是后来的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乃至到后来国立山东大学,以及到改革开放以后再次建设的青岛大学,都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一所综合大学支撑。

  首先,城市的发展需要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这是我们发展的定位;第二,从我们融合发展的情况和青岛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来看,教育的百年变迁史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历史。

  

  青岛大学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

  陈志文:青岛大学在青岛的城市发展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夏东伟:这些年经过合并融合发展以后,也在不停地探索,怎么能够建成一所对城市有所贡献,能够引领城市发展的大学。我们现在用两句话来表达:青岛大学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在的青岛市主要领导同志也讲,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我们服务青岛就是服务山东,更是服务中国,也是服务世界。我觉得这是一致的。

  陈志文:最近中央选择在青岛和深圳建设两个示范区,要在青岛建设的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配合这一发展规划,青岛大学有什么考虑?

  夏东伟:中央深改委通过这个决定我们都很振奋,感觉青岛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我觉得青岛这个城市按照中央定位,要建成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这两个任务都非常重。

  我们作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照中央规划的方向来调整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融入到城市发展之中。

  陈志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青岛大学有哪些具体的重大决策?

  夏东伟: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定位的话,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促进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包括文化政策、经济科技合作、人才合作,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

  第二,推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人才合作;

  第三,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艺术教育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包括他们的数学、物理基础学科都比较强,我们要加强交流学习;

  第四,加强人文交流,规划研究方向。

  青岛的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核心区60多平方公里,我们要用一套组合拳的方式,既要把学校办到经贸示范区里,更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能够担负起对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智库作用、人才供给作用。

  陈志文:说到这,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如何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答案就比较清晰了。北大、清华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也有自己的发展道路,青岛大学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体现在您刚讲的12个字: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青岛大学的发展紧扣着青岛新的历史定位。

  夏东伟:我觉得有一些是可以考虑的,有一些不一定能考虑。但是要把我们发展的思想抽象出来,这种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我们不具备北大、清华的条件,他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作为青岛大学,我们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我们的学科专业、科学研究融入到这个城市,至少能够支撑、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地方大学融入青岛的第一点。

  比如说,国内一半以上的高铁列车是青岛制造的,在重要的关键技术问题上也有我们教师团队所提供的技术攻关。第二,立足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既是青岛的母亲产业,也是山东的支柱产业,而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又是青岛大学工学特色鲜明的一个方向。

  

  来源:青岛大学官方微博

  陈志文: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建设的学科是围绕着青岛的支柱产业来定位的。

  夏东伟:是的,材料与纺织学科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我们的纺织不仅在服装和家纺等传统纺织材料上不可替代,还在卫星、宇航服等现代纺织高科技的材料纺织产品不可或缺。

  穿着新型阻燃纤维材料制成的衣服,消防队员可以走到火里面;高速公路、高楼大厦原来用钢筋水泥经线纬线编制的结构,现在可以用织机织出来,现在在造岛、架桥、修高铁、修高速公路的时候,都有大量应用;高铁、汽车轻量化制造中的高强度复合纤维材料,是用经线纬线编制;医疗领域,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造肾脏、人工瓣膜等,都是用新型纤维材料制成的。

  今天讲的纺织已经完全是科技纺织,当然也是时尚的。我走访了山东的许多纺织企业,车间里已经实现了无人生产的智能制造,比一批我们认为强的制造业走得更往前。所以在服务青岛、服务山东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科是大有可为的。

  陈志文:您认为地方大学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地方大学如何才能发挥地方上的优势?

  夏东伟:我感觉,地方大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能否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我们是一所在山东半岛的大学,怎么把我们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城市优势转化成学校发展的优势,这就是我们发展动力和资源,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

  

  “大而不强”是青岛大学现在的最大短板

  陈志文:过去的20年,中国高校经历了一个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在专业建设中缺少理性,什么专业都敢办。但“双一流”的启动很明确地给了大家一个信号,鼓励特色发展。很多地方性大学都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学科都很齐全,另一方面现在要强调特色,您怎么看待这个矛盾?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地方上的综合性大学,现在有多少个专业,如何定位特色发展?

  夏东伟:从特色发展的角度上讲,青岛大学目前确实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原来有一百多个专业,去年停招了十几个,今年又停了几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是青岛大学下一步发展的主题。

  我们想办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这是办学的初衷。把四所省市属学校合到一块,实现融合发展,也是希望青岛大学能够发展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所以办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的一个初衷,我们必须得秉持,也不会变。在综合大学学科综合的框架下,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陈志文:做减法很难。

  夏东伟:经过了这些年发展,大家也认识到了大而不强是我们目前的短板,只有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学校才能有更好的明天。这在干部教师学生当中,我们基本是有共识的。

  陈志文:反过来讲,大而全也可能是一个长处,容易形成一些学科群。打个比方,现在新工科在不断强调理工融合,这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就比传统的工科类大学更有优势。

  夏东伟:是的。类似于我们在一个专业类下,如计算机专业有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没必要一一补齐,可以在一个专业下进行方向划分,收缩调整的是这种专业。作为一所综合大学,文史哲数理化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如何不能停办,只能办强。

  我们用专业群或人才培养这样一个学科群的概念,来调整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建设,我们青岛大学,大致能形成四个有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专业群或学科群。

  第一,生命与健康。我们的附属医院门急诊量在全国排到第九,是山东半岛地区最好的医院,也是为半岛地区老百姓医疗服务承担任务最重的一所医院。我们要把医疗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医学人才培养优势。

  我们在研究青岛城市历史的时候发现,青岛高等教育时有间断,我们的企业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德国人1898年选址建医院到今天,医院没有停办,这说明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形态。所以说生命与健康,是青岛大学第一个要发展的一个专业群。

  第二,材料与纺织。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多数老百姓不了解,还是原来的老观念,这个专业一志愿报考率并不高,实际上纺织服装学院也可以称为时尚科技学院。我们的蛟龙号,它是有一根绳缆送下去深潜,而这根绳缆就是我们学校的校友所研发,既不生锈,又减轻了重量,还能传递信号,由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以说现在的纺织既是一个时尚行业,也是一个科技行业。

  围绕着这样一个学科群,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到现在产业的新拓展,进入健康领域、医疗领域,对特殊的医用纺织品、防护品有新的需求,要在源头上研发更多的新型纤维,让大家穿得更舒适、更健康、更环保。

  我们在这个领域也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通过我们的制造技术形成服装,让大家穿得更时尚,或者是在新型制造等各个方面应用得更广泛,这个学科群呼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教师教育。我觉得尽管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我们教育的形态,但是当一个孩子牙牙学语,到高中毕业价值观形成的时候,我不相信机器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教育。我认为幼儿园老师和中小学老师的职业不能消失,就意味着我们教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发展永续的过程,这是我们要做的。

  陈志文:教书就是教书育人,机器可以教书,育不了人,因为没有情感交流。

  夏东伟:第四,文化创意。我们国家要到本世纪中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国家。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进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文化、艺术、创意满足精神和健康的需求,这是我们人类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需求。而这种精神的需求无止境,所以怎么能够办好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体育来解决人们需求,也是我们青岛大学作为综合大学要做的。

  生命与健康、教师教育、纺织服装时尚、再加上文化创意,我发现这四个学科群是目前青岛其它高校几乎都做不了的。

  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综合大学是围绕着人的发展培养人,从牙牙学语培养他成长,到一生的健康保障,到怎么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富足,这是青岛大学要做的。我们也有计算机、大数据、数理化、商科等其他专业,但是这些专业要围绕着我们这四个学科群。

  

  青岛大学亟待解决干部问题,人才引进要聚焦

  陈志文:青岛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学科聚焦已经很清楚了,您觉得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吗?

  夏东伟:学校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实施了首席教授工程、特聘教授工程、青年卓越人才三大人才工程。

  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基本上把握三个原则:第一,不问资历,只评价一个人的学术贡献和教学贡献;第二,我们不追求数量,我们追求的是科研成果的质量;第三,我们追求科研成果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长远影响,不追求急功近利的东西。

  但是,人才队伍发展到现在,突然发现我们的干部队伍没有实现同步成长。一个学院发展的好坏,主要取于院长和书记两个人的境界和眼光。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钱固然很重要,但要把学校的建设理念转变为全体教师的行动,是需要优秀的干部进行传递,我一个人嗓门再大也不行,结果就发现我们传递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变形。

  陈志文:从管理学上讲,可以搞鲶鱼效应。举个例子,清华外事处任命了一位外国人做副处长,原因很简单,这位副处长实际上是清华国际化的一个检验员,让国际化进程中的碰撞、冲突、矛盾在外事处的层面上,并进行解决。清华大学要做成世界一流,就要是全方位的,小到某一个管理规则,大到整体的基本意识。

  夏东伟:清华国际化走的比较靠前,我记得若干年前,清华就请国外的专家来参加专业评估,一个专业一个专家团队,多次诊断来进行改进。

  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学者,激发了我们原有的活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有八个字:“做强增量,激活存量”。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把原来的教师队伍带动起来,当优秀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追求卓越就会成为他们的价值选择。

  陈志文:当前,高校的人才引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学校,在人才引进上已经开始聚焦了,有时甚至聚焦到了微观的具体方向上了。青岛大学现在引进的主要是哪一类人才?

  夏东伟:我们前两年对于人才的要求,觉得是大的学科就可以,但是未来青岛大学在人才引进上一定要聚焦在具体的发展方向上,不能完全散开。

  

  论文可取,“双一流”评估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陈志文:青岛大学目前没有入选“双一流”,您对此怎么看?

  夏东伟:这是我最大的痛点。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双一流”是在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当中,才能成长为“双一流”。

  出一批论文,拿一批基金项目,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来说,是对我们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这表明我们的老师有独立探索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要把这种能力进行聚焦,引导团队教师要解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陈志文:现在大家对“双一流”的评价机制争议比较大。明年马上启动新一轮评估,您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夏东伟:我认为“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根本的目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的普通高校2600多所,本科高校1200多所,“双一流”建设现在只有130多所,通过这些高校来引领更多的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杆大学,来引领整体上的高等教育,各自准确定位,在服务区域发展、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作出贡献,整体上把中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所以我觉得“双一流”跟985、211高校比是一个动态的,至少给现在没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看到了一线希望。

  

  来源:青岛大学官网微博

  陈志文:您怎么看“双一流”评估过程中数论文的问题?

  夏东伟:在论文的问题上,我认为只数论文是不对的,但也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抛掉也是有问题的。

  陈志文:习总书记讲的“去五唯”核心是不能“唯”。我个人认为,对于像青岛大学这样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校来说,过度强调学术评价、强调论文发表,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研究与现实需要脱节或者是错位。

  夏东伟: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尽可能挤出来时间,在山东这些代表性的行业,带着我们教授团队走访。我们作为地方大学,首先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要引导教授、研究生进入企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我现在有一个愿景,我也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作过汇报,希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能够支持青岛大学,携手把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当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时候,我相信青岛大学的纺织服装学科也一定是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一流学科,我现在要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来推进我们的学科建设。

  陈志文:这非常吻合地方大学发展定位,在结合地方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沟通能实现自己的定位。

  夏东伟:实际上在推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时候,越沉下去越会发现重大科学问题。而这种科学问题,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斯坦福大学一战以前并不是很有名的学校,它和硅谷湾区的结合,我觉得恰恰像是青岛大学和胶州湾区结合,这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陈志文:在解决实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这是地方性大学发展路径的一个参考。

  夏东伟:是的。当我们的地方产业能够成为世界级产业的时候,我们这个大学难道还仅仅是地方大学吗?

  

  校长职位并不意味着权力,而是一种决策判断能力

  陈志文:回到个人,您觉得自己最大特点是什么?

  夏东伟:我做事比较执着,另外,我觉得我在管理干部队伍当中,属于思想比较解放的。

  举个例子,我在自动化学院做院长时,学院有几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我那时就在思考,这些专业能否组成一个专业类,以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们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不能只会设计一个VCD,当随着DVD、蓝光高清步入的时候,他仍然要有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而这个能力的获得需要更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不是过度专门化的知识。

  2000年在研究美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四个专业,在省内第一个提出按院招生,学生入学两年以后再选择专业,这在国内也是比较早的。

  陈志文:中国现在的大学教育跟英国更像,偏向专业教育,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而美国更强调通识教育。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开始强调通识教育,但20年前真的还做不到。

  夏东伟:正是因为搞专业大类培养,我们把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整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国家基础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的雏形。2006年,我们正式获批国家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没有这种改革的引领,就没有我们资源配置的优化,就没有今天青岛大学这些示范实验教育中心。

  我们现在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另外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陈志文:我觉得您特别务实、扎实。从教师到高校管理者,您怎么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身份?

  夏东伟:当我选择了做行政管理工作以后,基本上就把我的专业放下了。我原来作专职教师时,对不间断电源的设计一直跟产业结合很密切,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我认为工科教师首先要成为优秀的、合格的工程师,然后才能成为大学的专业教师。

  一个工科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工业伦理环境、工业经济技术成本。如果对产品设计对人类未来的影响都不知道,也不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课老师。

  陈志文:您现在是青岛大学校长,您觉得副校长与校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夏东伟:感受最大的就是,我做副校长的时候都是做一件件具体的事,我要把这个事情做到一个程度,做了校长以后,感觉我更大的是一种对学校发展的责任,做好学校发展的方向战略等一系列的选择。

  做副校长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校长是一种权力,做了校长以后,我突然发现更多的是需要责任担当和决策判断力,在诸多的要素面前,怎么能够保证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是具有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力,这对我个人包括对我们的领导班子实际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时时告诫自己,校长这个角色,一要判断准我们学科发展的方向,二要服务好全体教师。通俗来讲,怎么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让他们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这是我做校长首先要做的事情。

  陈志文:您对青岛大学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

  夏东伟:实际上,青岛城市的定位就决定了青岛大学的发展目标。最终按照我们的规划,一定要把青岛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城市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青岛大学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是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2001年,我们请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来制定了五年事业发展规划,这是我们合并办学以来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当时我还是自动化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规划中的三步走战略到今天没有变,牢牢的印在了我们这些当时的中层干部脑中。第一步,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到2005年要走到同类高校的前列;第二步,到2015年要把青岛大学建成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把青岛大学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

  当时还提出了进入新世纪以后办学的思路,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走高质量有重点的发展道路。这个思想到现在依然没有变,所以青岛大学的发展,第一是规划引领,第二是重视人才,第三是融入区域。

  我是青岛大学四校融合发展的亲历者,从我们文化的融合,制度的融合,到今天融合成一所快速发展的综合大学。虽然我们一届又一届领导在变化,但是学校的战略目标没有变化,这是青岛大学能走到今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END

上一篇:北交所来了
下一篇:大学专科有哪些专业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