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叫东北:七下语文7.土地的誓言,知识要点精心整理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22
手机版

  近十几年来,东北人、东北话、东北二人转等词汇成了人们对东北最熟悉的认识,尤其是极具感染力的东北话,连小孩都会来上两句“噶哈呀”“咋整”“你瞅啥”等经典东北方言,但是东北除了这些闻者会说、听者会笑的方言文化,东北还有很多写出经典作品的名作家。

  回忆一下,萧红是哪里人?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东北的吧。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作家群体,叫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主要是由一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青年作家组成,代表人物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等。由于特殊的的群体经历,他们将自己的笔化为号角,吹响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他们第一次将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与铁蹄下不屈的人民、与那一片茂草和高粱糅合在一起,用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粗犷的地方风格,振奋人心。

  东北/黑色的土地东北/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今天,我们就学习端木蕻良的这篇具有强烈爱国色彩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

  2.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字词积累

  1. 读读写写

  碾niǎn 誓shì言 胸膛táng

  嗥háo鸣 山涧jiàn 高粱liáng

  斑斓lán缠绕chán rào 亘gèn古

  默契qì 田垄lǒng 埋葬zàng

  镐gǎo头 土壤rǎng 禾hé稻

  丰饶ráo 污秽huì 耻辱chǐ rǔ

  2. 课外补充

  怪诞dàn 泛滥làn 炽chì痛

  谰lán语 白桦huà林

  端木蕻hóng良

  东北/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文学常识

  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5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这是“东北作家群”中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力作。散文作品有《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炸毁了沈阳北郊的一段铁路,却污蔑是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导致了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本文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整体感知

  1. 标题的含义

  本文题目的要点在于“誓言”,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即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作者把“土地”放在题目的前半部分,突出了“土地”在一个爱国者心目中的地位。

  2.段落大意

  第一段:“我”常常回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思念故乡)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发出誓言)

  东北/秋收后的田野3.全文脉络层次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第一乐章:倾诉,对黑土地的热爱。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第二乐章:回忆,美丽富饶的家乡。

  这时我听见故乡在召唤我……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第三乐章:召唤,故乡召唤惹乡思。

  土地是我的母亲……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第四乐章:美好,难忘曾经的美好。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第五乐章:誓言,立下战斗的誓言。

  疑难探究

  1.默读第一段,勾画出作者在这段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东北景物、事物。铺陈的这些富有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

  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体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东北/红布似的高粱2.“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

  表面上“这种声音”是故乡在召唤自己,实际是作者思念家乡移情于物。故乡令作者梦牵魂绕,情感表达更加浓烈、深挚。

  “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表面是写沸腾的岩浆,深层指作者的心就像沸腾的岩浆,在燃烧。故乡的召唤与作者的心声合二为一,炽烈的爱国情怀。

  3.如何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这句话?

  “埋葬”用于死去的事物,作者的欢笑已经随着“九一八事件”消失,取代的是凄苦。作者的欢笑被埋葬在田垄,作者的欢笑只属于故乡。这句话写出了他沉重、悲愤的心情。

  4.“我”的“誓言”是什么?大声读一读,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

  “我”的“誓言”: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作者对侵略者的强烈的谴责和憎恨,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主题思想

  这篇抒情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一些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或评论哦,谢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您想过这样的问题吗?2022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乙卷,真题分析!
下一篇:常见的美国非移民签证类型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