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你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

  说的是江苏有小学新学期实行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作业还没完成的,可以无条件停止,且第二天也不需要再补做。

  

  中午和朋友两公婆吃饭,他们家大娃目前在天河区一所数一数二的小学就读一年级。之前他们奉行的教育观念是快乐童年,注重孩子待人接物,生活技能,思维习惯的培养,厌恶超前学习,动辄报班的内卷式鸡娃。

  现在进入这所小学后,发现这种观念是真的顶不住,说好的一二年级没作业呢?倒不是说学校如何,学校是没有强迫必须完成作业的,但是一来课堂进度很快,讲课内容比较深入;二来很多学习任务布置下来,这里打一下卡,那里完成一项什么开放式作业之类的,班上同学家长完成得一个比一个认真,这种氛围下你不会甘心落于人后。

  这两件事情可以联系在一起。

  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基本上保障所有学生能够无条件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你只要人到学校,作业大可以不作,考试大可以应付,分数大可以随意,只要脸皮厚,学校管不着。现在更是发展成了“鸵鸟教育”,大家把头埋在沙子里,大家都可以不知道自己考多少分。

  所以,开头新闻里面提到的“作业熔断机制”其实是多此一举,只要你愿意,可以自己给自己熔断,别说九点,直接一个字都不写都可以。

  怕学校老师秋后算账?别自欺欺人了好吧,学校老师哪有那么大的权力,现在的学校老师有一个算一个,就是弱势群体。

  一个老师假设要教100个学生,哪怕有99个家长都是明事理且支持你工作的,就1个家长认为你不对,并且执意要把事情搞大,这个老师就摊上事儿了。

  那么,什么是不对呢?

  批评学生是不对的,因为可能伤了自尊。

  发布成绩是不对的,因为白纸黑字不允许。

  布置作业多了是不对的,不利于身心健康。

  驱使家长们不去选择躺平的,绝不是老师,也不是学校,而是无处不在的,那该死的焦虑感。

  看个教育文章,就足够能激发你的焦虑感。小升初就小升初,非得打成XSC,学校名字从来不会出现在文章里,用的都是代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多,感受一下。

  

  注:图片来源家长知校,没有不敬之意。它是我找到的最全的汇总,它确确实实帮助了许多家长,我表示尊重。

  然后每年的新闻都是“今年中考xx万人,比去年增长xx万人”、“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xx万人”……如何能不焦虑?

  

  义务教育阶段

  

  中考

  

  高考

  

  考研

  凡此种种,无不让人感慨孩子最好能“赢在起跑线上”。然后从过去大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拼高考,到中考,到小学,到幼儿园,再到学前早教……起跑线越推越前。

  你以为自己已经够卷了,待到挤进了某所名校后,发现孩子同学的家长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这时候,有人让家孩子不用做作业,不需要上补习班,不准超前学习,告诉你考试不会超纲,学历不代表一切,学一门技能也挺好,你怎么想?

  没错,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可怜我tm出生在距离罗马8000公里的地方。

  

  我说这些,不是想帅锅谁,因为这不是家长老师的错,也不是社会国家的错,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的东亚邻居不也如此?

  我当然不是躺平派,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老师会是躺平派,教育对人的塑造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同时我也非常不主张家长采取超越自身家庭能承受范围的过度教育。这里指的既是物质条件层面的,也是孩子心理和能力层面的。

  前者,自身普通家庭,硬是追求民办名校,各种课外兴趣班,全科1v1辅导,我认为那就是过了。

  后者,如果你觉得孩子总是闷闷不乐,丝毫没有童年该有的纯真,以及青少年该有精力旺盛、以及对某些事物的兴趣盎然,那么很可能是过了。又或者,孩子经过努力仍然没有展现出某项技能天赋,家长却依然执着于此,那就是过了。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都是独立的,所以什么才叫合适,什么才叫过度,我没有标准。

  但是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影响到一些家长,当你觉得迷惘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你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当你犹豫应不应该为孩子作出某种选择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答案就是最好的指导标准。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测试题附答案
下一篇: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重难点知识梳理,考试别再错了!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